他是五代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战将 连赵匡胤都比不上他
五代史,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时期,常常被人们忽略。这个动荡不安的五十年间,却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与三国末年相比,五代的混乱局势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赵匡胤的出现功不可没。他的建立宋朝的举措,让长期身处战乱之中的民众再次感受到了安定和幸福。

赵匡胤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早在后周时期,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他就成为了一名将军,并在南征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后周的后续发展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某个人的存在一直是赵匡胤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那个人还在世,赵匡胤就无法成为自己时代的第一人。他从寒微出身,在动荡的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五代第一位君主。
没错,这个人就是后周的皇帝柴荣。他能够登上皇位,实在出人意料,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仅凭聪明和勇气远远不够。幸运的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郭威视为义子。巧合的是,郭威自己没有亲生儿子,于是柴荣有机会踏上历史舞台。

虽然柴荣成为皇帝纯属偶然,但他并没有松懈。他明白,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一开始,他就将自己的邻居置于敌对的立场,因为只有统一,战乱才能终结。那个时候他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没有战功,没有自己的势力,也没有声望。在一夜之间成为皇帝后,他周围的人并没有真心地归顺。就在这时,北汉又气势汹汹地发起进攻,柴荣立即决定亲自出征。他的想法是攻破北汉,而不是仅仅将敌人拒之门外。
没有人相信他!他们认为他只是一时冲动,或者是有勇无谋之辈。在高平陵一战中,原本处于全线溃败的局面下,他奇迹般地扭转了战局,一战扬名,再无人敢小视他。

他不仅仅是出色的军事统帅,还是五代时期的第一位君主,这一点是无数后来的人共同认同的。他胸怀壮志,渴望成就类似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伟业,统一中原。他做好了所有准备,然而,命运却不给他机会。他刚刚当上皇帝的5年后就去世了。而后来的赵匡胤则完全按照他既定的路线行事。如果柴荣能多活一些时间,他的光芒绝对可以媲美甚至超越赵匡胤,成为另一位伟大的君主。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详解刘备三顾茅庐的真实原因
提到《三国演义》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对三顾茅庐这样一件事情表示非常的熟悉吧,应该不会有人对此感到陌生,那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呢?我们先简单的回忆一下三顾茅庐到底说的是什么,其实三顾茅庐又被称之为是三顾草庐。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03:530000靳准是怎么死的:被堂弟靳明杀死(发动平阳政变)
在十六国时期,时局不稳,而当时汉赵的皇帝却十分昏庸,平日里不理朝政,反而每天沉溺于酒色之中。而靳准不仅是当时的大臣,还是国丈,他的两个女儿同时当上了皇后,那么靳准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接下来就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靳准是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28:540001张仪是怎么死的?他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倡导和平)
了解过战国时期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张仪这位人物,在乱世中是非常厉害的角色,他虽然不是国家的统治者,但他确是统治者的辅助者,张仪当时受到秦惠王的欣赏,和他的能力和三寸之舌离不开关系,张仪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最后张仪是怎么死的?一起来看一下。一、张仪是病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13:340000李斯功勋卓著,嬴政为什么要赶走他?他又是如何留下的呢?
纵观历史,我们看那些强大的朝代或者说皇帝,无一不是用人的高手,而那些不纳忠言、甚至驱逐人才的人结局都不是很好。而战国之时,秦国之所以崛起,也是这个道理,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嬴政,都在从各国吸纳人才,而那些六国士人在本国得不到重用,才会慕名而来,所以才会有人说,灭亡六国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已。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赶走李斯呢?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0:31:2000001954年周恩来受命到张治中家,点名要见保姆:你还记得毛主席吗?
1954年的一天,毛泽东得知周恩来要去拜访张治中,特地嘱咐道:“恩来啊,你去文白先生家替我找一人,并给予照顾......”张治中是蒋介石的昔日旧部,亦是国民党内有名的“主和派”,在抗日战争后期极力主张以政治方式解决中共问题,促成国内和平。也正因此引来蒋介石的疑心,毛泽东、周恩来不愿看到这位共产党的老朋友成为第二个张学良,动用一切力量将张治中留在北平。张治中自此开始跟随共产党。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1:56:4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