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几乎没战胜过项羽,为什么却当了皇帝,这是什么原因?
在秦末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邦应该说是笑到最后的人,可是当时谁都看好的项羽却最终失利,这让很多人扼腕叹息,所以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项羽之所以会输给刘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项羽本身性格的缺陷,还有就是刘邦独有的驭人之道。

其实,在项羽推翻秦朝之后,声势达到了顶峰,所有的诸侯都惧怕他,包括刘邦在内,但是正当所有人觉得项羽可以建立一个和秦朝一样辉煌的朝代的时候,他的做法却让很多人失望了。因为他选择的建都地点不在关中,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乡彭城,这就充分显示出了他不具有这种成就王霸之业的能力,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巩固胜利,而是去和自己的同乡炫耀,这就注定了他敌不过项羽,这是他失败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项羽在用人方面是远远赶不上刘邦的,就简单的对比一下他们身边的人就会发现,项羽身边的谋士仅范增而已,而刘邦那边可谓是人才济济,随便挑出一个就是可以安邦定国的饱学之士。而且可笑的是,他们有很多是项羽赶走送给刘邦的,因为他实在是不会识人。众所周知的是韩信,项羽觉得韩信此人没有骨气,瞧不起他,不重用他,结果韩信愤而离去,而陈平也是如此,因为人品问题被赶走,结果在刘邦那边混得风生水起。

我们来看刘邦是怎么来处理与下属的关系的,当初,虽然韩信没有尺寸之功,但是刘邦依然开语音无条件地满足他的要求,其实刘邦是很高明的,哪怕他看走了眼,也一点都不会吃亏。因为这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个特别重视人才的人,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让他的麾下,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而当后期韩信建立丰功伟绩的时候,刘邦的态度有没有转变呢?
肯定是有的,刘邦心思多疑,对于韩信的功勋,他除了欣喜之外,更多的就是恐惧了,他怕韩信会有其他的心思,整日战战兢兢的,但是他可以做到丝毫不漏,甚至当韩信占领了齐国,向他请求做一个齐王的时候,他虽然火冒三丈,但是却在转瞬之间想好了应对的计策,让韩信心满意足。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是项羽的话会怎么样,他一定不会忍让这一点的,或许会直接出兵剿灭韩信也说不定,这就是挺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刘邦能够容忍下项羽不能容忍的,所以能够得到项羽得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可以逆袭,首先离不开他的驭人之道,他懂得接纳别人的意见,也知道如何去让不同的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这一点是项羽做不到的,其次就是项羽一直以来的助攻,为他送去了许多的饱学之士。项羽是英雄不假,所以他注定孤独,没有人可以和他并肩作战,而在争夺天下的路上,他一个人是不足以对付刘邦的千军万马的,而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赵云的妻子是谁叫什么名字 赵云的妻子马云禄厉害吗
历史的书籍对赵云妻子记载都比较模糊,在《反三国演义联盟》中记载着赵云有一位同样武艺高超、气度不凡的妻子,叫做马云禄。是马腾之女、马超之妹,熟通兵法并为蜀国收复了许多蛮荒之地,打过无数胜仗。也被刘备称作蜀国女子中最能打仗的,也是蜀国的武公主。一、赵云的妻子马云禄厉害吗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31:220000李莲英埋葬母亲 排场到底有多大(李莲英葬母)
李莲英在埋葬自己母亲的时候,流水席办了35天之多。在我国晚清时期出现了几个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除了慈禧之外,可能大家听说的李鸿章和曾国藩也比较多。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不算是什么坏人,也绝对算不上好人,就是在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要知道在晚清时期,李连英作为慈禧身边贴身伺候的太监,他的身份地位是比较高,而李莲英葬自己母亲的时候,排场是相当的大。风光大葬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1:48:530000推背图是谁写的:相传为李淳风袁天罡所写(历代不断修改)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致力于预测未来,因此也就有了不少的预言书,比如说非常有名的玛雅预言,它的预言就曾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而我国古代也有一个叫做《推背图》的预言书,那么你知道这个推背图是谁写的呢?推背图是谁的著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推背图是谁写的传说《推背图》是唐太宗命令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推算大唐的气运所写出来的一部书,书中都是两位占卜大师对于唐朝以后的重要事件的预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5:44:440002宫女只是放了个屁 却被慈禧给打死(残暴慈禧)
慈禧对于下人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可能一次不小心会搭上自己的生命。在我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封建王朝。出现过令人耀眼的大秦和大唐。也出现过像明末清末这样的腐败时期,虽然封建王朝时期大多都高开低走。但是清朝末期却已经走到了极端。在八国联军时期。清朝已经无法再继续坚持。其实封建王朝能够延续那么长时间和封建王朝的一个制度有关,就是后宫不得干政。可是在清朝末期慈禧却垂帘听政。统治了清朝将近半个世纪。慈禧干政我要新鲜事2023-07-17 21:29:340003他被粟裕称为一生之敌,被毛泽东誉“勇如虎”,却被许世友击败
这是开国上将许世友最经典的战例之一。经典之所以叫“经典”,是因为它很少出现。虽然许世友善于打硬仗,恶仗,但在谋略上并不擅长,而此战许世友却指挥得非常高明。再者,打仗得看对手。如果对手是个“菜包子”,让你随便吃,那你打胜了也不能算经典。就如同你打败了一个普通叫花子,那不叫牛;但你若打败洪七公,那你就牛了。闲话少叙,书归正传。(一)设巧计“围点打援”,下狠招“围魏救赵”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2:19: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