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几乎没战胜过项羽,为什么却当了皇帝,这是什么原因?
在秦末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刘邦应该说是笑到最后的人,可是当时谁都看好的项羽却最终失利,这让很多人扼腕叹息,所以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项羽之所以会输给刘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项羽本身性格的缺陷,还有就是刘邦独有的驭人之道。

其实,在项羽推翻秦朝之后,声势达到了顶峰,所有的诸侯都惧怕他,包括刘邦在内,但是正当所有人觉得项羽可以建立一个和秦朝一样辉煌的朝代的时候,他的做法却让很多人失望了。因为他选择的建都地点不在关中,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乡彭城,这就充分显示出了他不具有这种成就王霸之业的能力,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巩固胜利,而是去和自己的同乡炫耀,这就注定了他敌不过项羽,这是他失败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项羽在用人方面是远远赶不上刘邦的,就简单的对比一下他们身边的人就会发现,项羽身边的谋士仅范增而已,而刘邦那边可谓是人才济济,随便挑出一个就是可以安邦定国的饱学之士。而且可笑的是,他们有很多是项羽赶走送给刘邦的,因为他实在是不会识人。众所周知的是韩信,项羽觉得韩信此人没有骨气,瞧不起他,不重用他,结果韩信愤而离去,而陈平也是如此,因为人品问题被赶走,结果在刘邦那边混得风生水起。

我们来看刘邦是怎么来处理与下属的关系的,当初,虽然韩信没有尺寸之功,但是刘邦依然开语音无条件地满足他的要求,其实刘邦是很高明的,哪怕他看走了眼,也一点都不会吃亏。因为这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个特别重视人才的人,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让他的麾下,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而当后期韩信建立丰功伟绩的时候,刘邦的态度有没有转变呢?
肯定是有的,刘邦心思多疑,对于韩信的功勋,他除了欣喜之外,更多的就是恐惧了,他怕韩信会有其他的心思,整日战战兢兢的,但是他可以做到丝毫不漏,甚至当韩信占领了齐国,向他请求做一个齐王的时候,他虽然火冒三丈,但是却在转瞬之间想好了应对的计策,让韩信心满意足。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是项羽的话会怎么样,他一定不会忍让这一点的,或许会直接出兵剿灭韩信也说不定,这就是挺忙两个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刘邦能够容忍下项羽不能容忍的,所以能够得到项羽得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可以逆袭,首先离不开他的驭人之道,他懂得接纳别人的意见,也知道如何去让不同的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这一点是项羽做不到的,其次就是项羽一直以来的助攻,为他送去了许多的饱学之士。项羽是英雄不假,所以他注定孤独,没有人可以和他并肩作战,而在争夺天下的路上,他一个人是不足以对付刘邦的千军万马的,而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
刘邦论功行赏,为何把毫无军功的萧何排在第一?而张良位居62位?
刘邦统一天下后,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分封功臣的问题,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在面临分封时不断争功,因此朝廷为了分封的事,议论了一年多了,也没有定下来,这里面有个小故事,能说明当时分封功臣的难处。这个故事说的是刘邦看手下功臣都三三五五地聚集在一起议论着什么,于是问身边的张良,这帮人在议论什么,张良很聪明,看出功臣分封悬而不决的问题,于是张良就故意对刘邦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我要新鲜事2023-10-06 19:38:110000宋徽宗简介:北宋第八位皇帝,金军兵临城下时让位于太子
宋徽宗赵佶这个皇帝,大家肯定有所耳闻,他就是那个逼得宋江和方腊起义,后来金军兵临城下,立马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的人。不久后发生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灭亡,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连带着许多皇子皇女都被金人掳去,惨遭蹂躏,不久宋徽宗就在异国死亡,实在是可悲!一、宋徽宗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4:44:360000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考虑定都南京,王稼祥反对:蒋介石是浙江人
“主席,休息好了吗?”1949年3月23日早上,周总理见到毛主席后,询问他睡眠情况。“睡了四五个小时,有精神。”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周总理担心毛主席身体吃不消。毛主席非常兴奋地告诉他,“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有精神。”毛主席口中的“赶考”是指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周总理很自信地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5:55:480000皇帝临死前问话妃子 妃子八个字保住命(武则天计谋)
武则天告诉李世民他死后自己就出家。武则天14岁入宫,就表现出了与其他女子的不同之处,她头脑机智,做事果敢利索,很快就引起了李世民的关注。两个人的年龄说是爷孙也不为过。后来李世民在测国运的时候得知武代李姓。一时之间,武姓被人推向了风口浪尖,生性多疑的李世民开始怀疑武则天。试探防备我要新鲜事2023-08-09 21:02:360000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著名诗人:杜牧的生平与称号(唐朝诗人)
杜牧,杜牧擅长写七言的诗句,诗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咏叹历史,抒发内心。同时杜牧还有“小杜”、“杜樊川”等称号,类似于王维和孟浩然称为“王孟”,杜牧与李商隐也被后人称为“小李杜”,与之相对的“大李杜”指的是李白与杜甫的称呼,杜甫也被叫做“大杜”。杜牧流传至今的诗仍有很多,他的诗有受到杜甫、韩愈的影响。一、杜牧的生平与称号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51: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