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功勋卓著,嬴政为什么要赶走他?他又是如何留下的呢?
纵观历史,我们看那些强大的朝代或者说皇帝,无一不是用人的高手,而那些不纳忠言、甚至驱逐人才的人结局都不是很好。而战国之时,秦国之所以崛起,也是这个道理,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嬴政,都在从各国吸纳人才,而那些六国士人在本国得不到重用,才会慕名而来,所以才会有人说,灭亡六国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已。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赶走李斯呢?

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学到本领后也来到秦国,嬴政虽然小,但是也十分倚重他,他们两个人共同铲除了权倾一时的吕不韦,也惩处了嫪毐这种奸臣,那个时候,他也才二十多岁而已,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可是,正当他准备向六国用兵之时,却在谗言之下驱逐了李斯,与他一起的还有六国的其他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由于一个叫作郑国的小角色,他在水利方面的天赋很高,来到秦国也是这个目的,然而,由于他不是秦国人,所以秦国的那些皇室就借着诋毁他想要把六国的那些人才一起赶走,把属于自己的权力抢回手中。偏偏在很多人的诬告下,他们认定郑国想要在秦国修筑水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让秦始皇无暇东顾,给六国争取时间。而郑国当初介绍李斯给吕不韦,他们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有人进言,想要把李斯在内的六国人都赶出秦国,秦始皇应允了。

所以,就出现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一幕,来自六国的人都被赶走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而这其中地位最高的人就是李斯,他们请求李斯,向秦始皇求情来帮助他们,李斯也因为心中充满了悲愤,所以挥毫给秦始皇写了一封信,秦始皇看到后,觉得自己对于他们是有愧的。又考虑到秦国有现在的成就就是因为吸纳人才,如果因为郑国就大肆驱逐六国人,此后秦国的发展就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了。

所以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全部被秦始皇给召唤回去了,他也不想让皇族的势力过于巨大,需要有人来平衡一下,所以他对功臣都是很丰厚的,李斯也是荣宠一生。不过,在他去世之后,李斯由于违背本心,选择胡亥去做秦朝的皇帝,最终才自食其果,被赵高所杀害,让人感叹。
野史故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奇闻异事
石勒的桃花源、夜哭谷的奇闻、苻坚梦断淝水等。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历史阶段。这段时期从西晋末年持续到北魏,统一北方,中原大地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动荡和分裂,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留下了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野史故事,接下来分享几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野史故事。1.石勒的桃花源我要新鲜事2024-08-22 13:22:370005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典型以少胜多的战役(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主要是在牧野地区发生了一场战役,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当今的淇县南、卫河北地带,牧野之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武王伐纣。在这个战争期间,武王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损失惨重,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激化了社会矛盾。直到最后商朝兵败而亡,天下才结束动乱。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吗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04:250000鳌拜手握40万兵权 为何至死没谋反(未有过谋反之意)
鳌拜手握40万兵权,至死都没谋反,正是鳌拜从内心就没有谋反之意。君子在一个国家之中是属于最大的。国家的掌权者如是手下的臣子,有一些掌握政权的肯定是会被忌惮的。一旦一个人实力过大之后就很容易生出谋逆之心。可是在这些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却是属于例外,鳌拜手里面拿着40万兵权,却到死都没有取代康熙。鳌拜没谋反之意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2:44:100003康熙千古一骂的原因,姚启圣身在满族心在汉
姚启圣作为康熙身边最出名的谋士之一,但是在历史中却传有康熙对姚启圣千古一骂的事情,其实关键就在与姚启圣其实是一位汉人,而康熙是满族人,姚启圣希望能够尽自己的能力改变满族人的陋习,并且发扬汉族人的优点,可惜的是,就算是一身才华,也无法改变一位满族皇帝的内心,甚至还落得一身骂名。康熙千古一骂为姚启圣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3:48:5900001812年拿破仑率领61万大军入侵俄国惨败而归,仅余3万兵马,托尔斯泰对此说了两句酷评
近日来,俄乌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双方互不相让,战争的结局如何,很难预料,此不多论。只是此战争一起,许多人给俄罗斯民族送了一个称谓,叫“战斗民族”。对此说法,有人赞同,有人不屑,那么俄罗斯究竟是不是战斗民族?咱们先来看一段历史:战无不胜的拿破仑雄心勃勃地要统一欧洲,曾率61万大军气势汹汹入侵俄国,但最终大败而还,仅余3万残兵败将。那么战神拿破仑为何败得如此之惨?对之,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曾两句酷评!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5:05: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