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何宁愿重用外戚 也不愿意亲近宗室
外戚是外族成员无皇位继承权,宗室作为皇帝的兄弟、子侄等成员,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对皇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古代历史中,外戚和宗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皇帝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然而,有趣的是,许多皇帝更愿意重用外戚,而不是亲近宗室。

宗室作为皇帝的兄弟、子侄等成员,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对皇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尽管大多数王朝都有明确的皇位继承规定,例如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古代人的寿命较短,皇帝很难预料自己能活多久。如果宗室成员权势过大,太子的继承地位就会不稳固,皇位的顺利传承也将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外戚虽然与皇帝关系亲密,但毕竟是外族成员,他们并无皇位继承权,唯一的途径就是篡位。然而,古代人普遍怀有忠君思想,篡位的风险极高。一旦失败,整个家族都将面临灭亡的命运。即使篡位成功,也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历史上成功篡位的外戚并不多见,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王莽和杨坚。然而,这两位篡位者所建立的朝代都很短命,这与他们登上皇位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关联。

与此不同,宗室的存在对皇位构成了长期而巨大的威胁。从秦朝到清朝,宗室一直都是皇位最大的威胁因素。以秦朝为例,赵高助秦二世登上皇位后,为了防止其他人效仿,他杀害了所有的兄弟。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梁王刘武、隋朝杨广对太子的谋害、唐朝玄武门之变、宋朝赵匡义的斧声烛影、明朝朱棣的篡位、宁王的叛乱以及清朝多尔衮的专权,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尽管许多宗室起兵造反并未获得成功,但他们始终是皇位最大的威胁。
如果皇帝失去民心,宗室造反将获得许多人的支持,即使不支持也会选择保持中立。毕竟,这些宗室同样拥有继承权,对于很多大臣来说,无论谁登上皇位都一样。例如赵匡义和朱棣篡位后并没遭到多少人的反对。
外戚的权力往往是皇帝赋予的,同时也依赖于太后或皇后的支持。一旦太后失势,外戚的地位也会随之倒台。然而,宗室与王朝共存,皇帝不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因为历史上存在大量无子嗣的宗室成员,如果将他们全部铲除,就可能导致皇位的不稳定和王朝的衰败。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和王朝的稳定,一些皇帝更倾向于重用外戚。外戚往往没有宗室那么强大的继承权威胁,同时他们与皇帝有着亲属关系,更容易建立起忠诚和信任的关系。皇帝可以通过提拔外戚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网络,依靠他们来掌握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重要权力,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外戚的权力过大也会引起其他贵族和大臣的不满和反对。他们可能认为外戚没有足够的血统地位和资历来担任重要职位,而且外戚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地位来谋取私利。因此,外戚在历史上也经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和攻击的对象。
外戚和宗室在古代历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之间的权力博弈和斗争是王朝政治的常态。皇帝需要权衡利弊,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重用外戚还是亲近宗室,以实现自己的统治目标和维护王朝的稳定。
有病的白娘子!
《白蛇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盘杂交文化的大烩莱,它最恰当地证明了:实用主义的华夏文化不具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男主人公许仙,代表的是地地道道的世俗。那《白蛇传》为什么选择穷读书人——许仙做人间代表呢?《白蛇传》先由读书人创编,自私的他们很自恋,当然把自个做了人间的优质代表。流入民间后,民也愿意许仙代表民意,因为在古典时代,民的出路主要是做读书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7:38:25000080年里根为竞选总统大放厥词,邓小平:我们穷,但也有自己的分量
中美关系无论在中国外交关系中,还是世界格局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中美关系是否能够正常化,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台湾问题。1979年1月1日,在邓小平同志的不懈努力下,美方终于在台湾问题方面妥协,双方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再进一步。中国一直在台湾问题上一向立场坚定、决不迁就,而美国因几任总统的换届,在处理台湾的问题上,总是曲折迂回、麻烦不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1980年美国大选前后。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35:130000古代权力机构中书省 主要职责是哪些(古代职权)
在古代中国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之一,负责起草审查和发布诏令,以及监督和指导地方政府的行政工作。中书省的职责非常重要,因为它负责协调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国家的行政体系顺畅运行,可以说没有了中书省整个国家的政务都要变得混乱。起草诏令我要新鲜事2024-01-21 21:58:410002前半生励精图治 后半生四入佛门 梁武帝萧衍
萧衍,作为南梁建国之初的皇帝,一度被誉为一代明君。他以勤勉节俭、废寝忘食、专注政务而著称,堪称枭雄之才。然而,他的晚年却经历了一段与以往形象截然不同的时光,因为他陷入了佛教的痴迷,并且整整40年未娶妻。历史记载中,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除了皇后和贵妃之外,将所有妃嫔遣散,后来更是完全不沾女色,专心修行佛法,达到了虔诚的程度。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55:2700052003年杨利伟在太空听到敲门声,13年后谜底被揭开,多亏当时冷静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内蒙腹地上空急速掠过一个橙红色的光点,仿佛一颗坠落的流星。片刻后,流星落地,尘土飞扬,等到烟尘散去之后,人们才看清这颗“流星”的真面目——神州五号返回舱。早就守候在着陆点附近的工作人员一拥而上,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返回舱中航天员杨利伟的状况。在几位航天医学专家检查完杨利伟的健康状况,杨利伟解下身上的各种束缚带,摆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缓缓走出了返回舱。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5:31: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