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正黄旗人都有通天纹,通天纹是什么,古籍为何说通天纹开不得
清朝,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众多朋友的印象里,都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王朝。这个王朝见证了国家的鼎盛也见证了国家的悲伤历史。
说到这里,很多爱好读清朝历史的朋友肯定疑问,通天纹究竟是什么?清朝正黄旗人所引以为傲的通天纹又是什么呐?为何古籍言“通天纹开不得”?别急,这层层疑问我们一个个来回答。
咱们先来讲讲正黄旗,其实关于“正黄旗”这个词,很多爱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是经常听说,在古装电视剧里对“正黄旗”也有对应的解释。其实这是清朝“八旗”中的一种,也是八旗中满洲人最多的一个。
这时候肯定有朋友疑问?“八旗”又是什么呐?“八旗”其实就是八支队伍,可以说,“八旗”是皇帝直属下最为信任的八支队伍。当然,想要成为“八旗”成员的首要条件就必须是满族人。

话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任命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四个部落的首领。最初努尔哈赤编整黄、白、红、蓝这四旗。后来等到1635年,将四旗进一步细分成为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就已经日渐完备,并伴随这清朝一整个王朝直至结束。可以说,“八旗”制度在奠定了清朝的繁荣稳定同时又使清朝逐步走向衰亡。同时对应,“旗人”可以享受相应的特权,成为与平民不同的一个类别。
“八旗制度”伴随着清朝的诞生也推动着清朝灭亡,清朝末期,社会资源不均,内忧外患,八旗子弟依旧享有特权,银钱军饷一样不差,严重的贪污腐败也使得清朝财政吃紧,负担不起日常开销。从而进一步加重赋税,百姓受苦,生活基本温饱都是问题,战乱频频。
书归正传,“八旗子弟”的待遇中最令我们现代人羡慕的当属“包分配且可世袭”,话说清朝进入中原以后明令禁止所有八旗子弟做生意,只能从仕或从军,也就是做官或者当兵。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八旗子弟去经营一些不利于皇室声誉的工作。而且八旗子弟一旦到了当兵的年龄,只要是军队里缺人,八旗子弟便可补录,并得到自己相应的军饷和银钱。这种世袭包分配的待遇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
在“八旗”之中,“正黄旗”的旗色是最为纯黄,是皇帝最为亲信的一支队伍,可以说是皇帝的贴身“锦衣卫”,这里面的士兵是皇帝的亲兵乃至亲人,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择。可见“正黄旗”在清朝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而且对于皇帝而言“正黄旗”也是八旗之中最为信任的一支队伍。
一、 通天纹是什么?
其实,所谓的“通天纹”根本不在人的脸上,而是人手掌中的一条贯穿掌心的纹路。据笔者查证手相学相关知识,通天纹,另外被人们称为“穿钱线”,大概位置在人的手掌中部从手指头穿越手掌中心部位延伸到手腕的一条掌纹。读者朋友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掌心有没有这条线,“通天纹”在手相学中却有记载。
传言,通天纹在左手的人往往更加聪明、事业有成,而右手拥有通天纹的人则是具有强大的决策能力和聪慧过人的头脑,那双手都有通天纹的人则是拥有与天地沟通的能力,一生会大富大贵。当然,传言毕竟是传言,本身这一说法就具有强烈的玄学意味,其真实性是不可推敲的。但是现如今有人将“正黄旗人”和“通天纹”两词捆绑在一起,仔细对比古籍可以发现,这一说法其实是立不住脚的,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关。

还有很多朋友印象中的“通天纹”位于人两眉之间两条竖着的线,其实这是“天文柱”。“天文柱”在面相学上也是有考究的,尤其在京剧脸谱中出现的格外频繁,在许多三国人物,比如董卓、吕布等人都有这种纹理。但是在京剧脸谱中对“天文柱”的讲解并没有一个固有的标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天文柱”大多出现在年龄较大的人的两眉之间,由于长期郁结、忧思所生。古话言“相由心生”,这些人常常情绪低落,紧缩眉头,久而久之在两眉之间挤出细纹,这种细纹的形成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抬头纹”是类似的。
二、为什么清朝正黄旗人都有通天纹?
可以说清朝是距离我们现实生活最近的一个朝代,对于现代人来说清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从努尔哈赤的铁马冰蹄推翻明朝、建立清朝,再到中国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可以说,清朝的历史就是国之兴衰的祸福相依。
要说清楚“正黄旗人为何都有通天纹”,首先要搞清楚“正黄旗人”于“八旗”有何意义。“清朝八旗”制度是在努尔哈赤一统女真族之后建立的满族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自努尔哈赤带领军队一路南下推翻明朝,建立清朝后,中原开启了满洲人统治的历史。而努尔哈赤也将中原百姓按照户籍分为了民人和旗人。
民人主要包括大富农,种地者,读书人以及通过层层选拔入朝为官的汉籍臣子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汉族人。
可以说,“旗人”与“民人”之间的区分已然奠定了“旗人”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
而“旗人”则是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八旗子弟”,“八旗”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为了进一步掌握权力,又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划分到皇帝手下亲自统领。
据史料记载,在满人入关前正黄旗和镶黄旗这两支队伍是由最高首领直接统领,剩余的六旗则是分配给最高首领的侄子们统领。
直到顺治帝登位,才正式形成了今日人们所说的较为完善的八旗等级制度,并将八旗分为了上三旗和下五旗。
那么为何清朝正黄旗人都有通天纹呐?这就与一个传言有关。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天,一小偷于街上盯住一位气度不凡、衣着富贵的2男子,这位小偷他经验丰富,小偷是位惯犯,他直冲冲的快步走向中年男子,用自己的身体撞向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并顺势拿走对方腰间的钱袋子。
但令小偷吃惊的是,在二人发生碰撞时,小偷看清对方的面目,看的一愣,吓得手中钱袋子落地。小偷也因此被捕,将这件事情记录在案。 根据卷宗记载,这个小偷是因为看到的中年男子额间的“通天纹”而吓得一愣,这才被抓。这“通天纹”正是满族正黄旗男子的标志。清朝正黄旗人与通天纹这一词之间的联系也因为这个故事而充满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可以说,清朝正黄旗人将“通天纹”与“正黄旗”联系起来,似乎将“通天纹”看成皇族专属印记,进一步展示正黄旗人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尊贵。
第二点则是,将“通天纹”的误会成“天文柱”也有皇室子弟长期忧国忧民有关,眉头长期紧缩因为在额头形成两条竖着的细纹,这与人长期抑郁,爱发脾气也是有关系的。古时候勤政爱民的皇帝并非清闲的职位,由于当时环境的限制,各种饥荒、洪水、贪官污吏、权力争夺使得清朝众多皇帝压力山大,在额间形成两条细纹,也就是面相学中的“通天纹”。
为何清朝正黄旗人要将“通天纹”与自己联系起来呐?其实啊,历史上但凡是出身富贵的天选之人,身上总要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和传奇色彩:刘邦斩杀白蛇,孔子出生的传说等等等等。而“通天纹”则是“正黄旗人”对世人的一种展示,是皇族的印记和荣耀。所以,关于“通天纹”的传说也是种种。
三、为何古籍言“通天纹开不得”?
“通天纹开不得”这句话大多是源于面相学和手相学,即通天纹一开,便会祸患无穷。但具体并未史料记载考究,其真实性有待商榷。可以说“通天纹”一词本身就具有迷信色彩,因为历史局限性而使其充满迷幻色彩。
在面相学来看,“通天纹”是指两眉之间两条竖直的细纹。这其实是长期郁结忧思所致,气郁不结长时间肯定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身体精神会承受不住,因而人们常说“通天纹开不得”。

清朝可谓是由盛转衰的一个王朝,这其中有干旱、饥荒、兵乱,从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打下清朝基业,到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盛世繁荣,再到清末光绪、傅仪的走向衰落,清朝这个离我们最近的王朝经历了太多故事。“通天纹”也从侧面反映出皇室对于国家的权衡把握,尤其是遇到干旱、饥荒年代,皇帝长期眉头紧缩形成细纹更是常见。
在手相学来看,“通天纹”是指贯穿手掌中央,由指根到手腕的一条纹路。更有传言“通天纹”是富贵、聪慧、勇猛的象征,可以说是充满了迷信色彩,是不可信的。很多朋友手掌心可能会有这么一条纹路,但是至于其中的讲究是没有具体文献可以参考探究的。以至于“通天纹”一开,祸患无穷。更是没有历史史料可以证明。
四、结语
可以说“通天纹”是清王朝皇室的象征,也是皇室尊贵身份的一种固执。从“八旗制度”到“正黄旗”再到“通天纹”,都是清王朝集中权力,掌握民心的一种符号和手段。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对于自己是否拥有“通天纹”也不必执着,毕竟有关“通天纹”的定义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对于现实生活在的我们而已,应当“活在当下”,努力用自身的双手和努力去争取自身的幸福生活,有无“通天纹”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积极努力生活才应该是我们的常态。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发展是无限的,虽然我们没有“八旗子弟”一出生的富贵身份,但是不管出生在什么环境,都要心怀希望,努力向前。现代社会并没有“八旗制度”限制人们的发展,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就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82岁老人第三次结婚,婚礼当天,他发现新娘是失散60年的结发妻子
1997年的某天,重庆市的一处角落里,一场低调而又特殊的婚礼,正在有条不紊地举行着。这场婚礼的特殊之处在于,新郎邱大明已经82岁高龄了。新娘刘泽华稍小一点,但也已经80岁了。历经了大半辈子的风霜,这对“夕阳红”恋人,对婚礼并不是很看重。仅仅是请了几个平时关系好的亲友聚一聚,便算是完成了仪式了。转眼间,夜幕降临、宾客散尽,“老两口”终于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聊聊天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00:4800010古代时期的赘婿 地位有多低(古代赘婿)
古代时期的赘婿地位不比杂役高多少。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都是男尊女卑的社会。一般来说都是女子嫁给男方,并且成为男方的住家保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相夫教子,不过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男的嫁到女方的家里,这种形式叫做入赘,而这样的新郎则是会被称之为赘婿。赘婿是在古代时期第一位比较低的男性,说出来他们是某个府里的工业,但实际上他的是相当的低。古代赘婿我要新鲜事2023-10-12 19:55:340000同样都是大学士 左 李两人可以称宰相 曾国藩为何不行
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0:45:030000被朱镕基点名,“一问动京城”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是什么来头?
1998年,在朱镕基总理任职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600名国内外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他们想通过这位新总理透露的信息,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香港回归后的规划。朱镕基总理说话铿锵有力,简单明了,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记者招待会的氛围也相对严肃。不过当轮到一名女记者提问时,朱镕基总理一改铿锵有力的措辞,微笑着说:“你们注意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给她一个机会,我很喜欢看她的节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21:230001用17年给儿子拍20万张照,儿子留美2月自杀:父爱毁掉了他一生?
2021年3月5日,刚刚去美国留学2个月的张一得从高处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刚刚20岁的年轻生命,让人唏嘘不已。优秀的孩子猝然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对孩子的父母表示同情。可是张一得的父亲张岳却因为儿子的去世,遭受了大量的网络攻击。张岳不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在广州妈妈的育儿圈里非常有名,是一位网红育儿博主,网名“一得他爹”,在育儿网上拥有大量的粉丝。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3:35: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