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政变成功后,为何马上除掉上官婉儿?换作是你也忍不了她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吕温评价上官婉儿
唐朝景龙四年,也就是公元710年,懦弱半生的唐中宗李显去世,随后不久大唐又迎来了一段风云涌动的历史。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作为反派的韦皇后被杀,为李隆基后来的登基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政变中被杀的不止是韦皇后一个女子,还有一个女人,她便是唐朝有名的上官婉儿。韦皇后专权被杀可以理解,上官婉儿从某个角度来说算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方,既然如此她为何还会被杀?
实际上,若是了解上官婉儿早期的人生也就不难理解这其中的缘由,不要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换做任何一个皇帝都忍受不了有这样女人在身边。
那么,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上官婉儿的故事。
上官婉儿的坎坷人生路
公元664年上官婉儿出生,她的父亲名叫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一位高官。从某个角度来说,上官婉儿也算是名门之后吧,荣华富贵将伴随着他一生。

可是,随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她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话说唐太宗死后其子李治继位,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将武则天纳入了后宫,后者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通过种种手段武则天先后当了皇后,又在前朝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但这样的动作也惹得唐高宗很不高兴,李治便有了废除武则天的想法。
当时,为唐高宗起草诏书的人刚好就是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武则天最终没有被废,可此事却被她记在了心里。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执掌大权,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上官仪一家全部被问罪,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被没入掖廷。

在掖廷为奴期间,上官婉儿的母亲对其要求十分严格,不但教给她读书写字,还教育宫廷礼仪。十多岁时,上官婉儿已经是一个才女了,聪敏异常惹人喜欢。
公元677年,13岁的上官婉儿受武则天的召见与考校,因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女皇的认可,当即就免除了她奴隶的身份,并让其当自己的“贴身秘书”。
武则天称帝后,女皇帝诏书大多都是上官婉儿起草的,深得皇帝的宠信,靠着这一座大山她慢慢开始涉及政务,权力也在日益增加,成为了武周时期的风云女子之一。
古语有云“前有车,后有辙”,或许是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影响吧,唐朝的历代皇子都有当皇帝的心,也都有着篡权夺位的想法,以至于经常发生政治动乱。

武则天执政晚年,因过度宠信身边的面首,以至于李唐皇室遭到了迫害。无奈之下,李显联合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下台、李显登基称帝。
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在这场政变中却投靠了李显,所以事后得到了唐中宗的重用。不过,唐中宗虽然是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当的却有一些窝囊,完全被自己的皇后架空。
韦皇后的野心与上官婉儿改换门庭
历史上的唐中宗害怕自己的老婆、妹妹,甚至对自己的女儿都无可奈何,不出所料为唐朝的政权带来了一堆的隐患,这也给上官婉儿提供了可乘之机。
跟着武则天执政那么多年,在政治方面上官婉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人生目标上也有着清晰的规划,所以在前老板倒台后她便投靠了另一位主人,此人就是韦皇后。

当时,上官婉儿建议韦皇后效仿武则天称皇称帝,建议安乐公主效仿太平公主。在权力面前有谁顶得住诱惑,韦皇后很快被上官婉儿说动了,开始做各种专权的准备。
她先是建议唐中宗减少天下百姓的赋税糜役,以此来收买民心,随后又提拔落幕的武氏一族,使得支持李唐皇室的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先后被杀。
可以说韦皇后大权在握几乎都是靠着上官婉儿的策划,所以后者又在唐朝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局发生了变化,太子李重俊不满韦皇后的作为发动政变,差点就夺权成功。
或许也是因为此事吧,上官婉儿觉得跟在韦皇后身边没有未来与前途可言,于是乎她便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人,此人便是唐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

神龙政变中太平公主出力不少,事后被李显封为“镇国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她有着母亲一样的野心,韦皇后专权时太平公主也在暗中安插人生、积累权势。
唐中宗执政末年,太平公主的势力非常强大,上官婉儿便抛弃韦皇后进入太平公主的麾下。对于后者来说,上官婉儿的投靠无疑是一大助力,两人在朝堂上串通一气、左右朝局。
公元710年,李显驾崩朝政大权落在了韦皇后的手里,朝廷上下全部被她安排成自己的人。李显有儿子,按理说应是儿子继承皇位,可是却有人劝说韦皇后效仿武则天,太平公主对此自然很不满。
发动政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太平公主对此事一直犹豫不决,但随着一个人的出现他下定了决心,这个人就是李隆基。

唐隆政变,上官婉儿被杀
李隆基的前半生也十分坎坷,其父李旦虽然是皇帝,但却被武则天完全架空并监视。直至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他才得以进入朝廷为官,后来到地方上发展。
经历了武则天夺权,又经历了神龙政变,种种的事情都给李隆基传输了一种思想“只要政变成功,我也能当皇帝”,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他找到了姑姑太平公主。
在地方上发展多年的李隆基手里有兵马,太平公主在朝局中又有势力,得知韦皇后要效仿武则天称帝,两人便联合在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
此次政变因李隆基一方准备充分,所以毫无阻力地便冲入了皇宫,韦皇后及其背后的势力全部被铲除,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再度登基称帝。

唐隆政变政变中有这样一幕,上官婉儿当夜打着灯笼迎接李隆基等人,还拿出自己与太平公主共同草拟的遗诏,证明自己与太平公主是一伙的。
然而,李隆基却毫不犹豫地将他给杀了,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不明白,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一伙,而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伙,不久是说李隆基与上官婉儿也是一伙的吗?既然如此李隆基为何又要杀她呢?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李隆基有一颗皇帝的心,他发动唐隆政变就是希望自己能登上帝位。通过上面的讲述不难发现,上官婉儿就是一个弄权之人,从武则天到韦皇后再到太平公主,有她的地方政治就不稳定。
试想一下,哪一个皇帝会允许有这样的人存在,哪一个皇帝能忍受自己的权力被别人夺走,所以说上官婉儿并不是死于唐隆政变,而是死于她之前的所作所为。

除了上述一个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女儿。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是盟友,但事后为了权力必然会成为敌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唐睿宗李旦与唐中宗李显很像,二人都是相对软弱的皇帝,以至于在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势力进一步高涨,甚至能够直接干预政务。
李隆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不希望姑姑尾大不掉,太平公主也不希望未来的皇帝有能力,以免脱离自己的掌控,以至于曾经的盟友成为了敌人。
眼看着朝局脱离了掌控,李旦干脆把皇帝直接禅让给儿子李隆基,这大大超出了太平公主的预料。为了保障自己的势力,太平公主便想发动政变杀了李隆基,可后者却先发制人铲除了她的亲信。

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了“先天政变”将太平公主赐死在家中。由此观之,李隆基或许早就想到自己与太平公主会有这样一场较量,既然如此为何不趁早削弱她的势力呢!
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一方的人,而且政治手段、影响力都非常的强大,这样一个人未来必定会成为自己的登基的阻力,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杀掉的好。
总的来说,不管上官婉儿效忠哪一方,她对李隆基都是一个威胁。效忠李隆基,唐玄宗会怕她在未来弄权,效忠太平公主,唐玄宗又害怕他成为自己的敌人,唯有直接杀了才能解决所有的担忧。
关于上官婉儿被杀一事,许多人都认为她是在唐隆政变中被“误杀”的,其实是那些年中她不断弄权把自己送入了绝境之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作的”。
苏秦简介:战国纵横家,合纵六国抗秦(鬼谷子的徒弟)
对于苏秦,大家肯定不陌生,他是鬼谷子的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其成名事迹是组建六国合纵联盟抗秦,并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可惜苏秦没高兴多久,就在齐国被刺客诛杀,死前为了抓到刺客,他还被五马分尸!一、苏秦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54:180000世界十大帝国排名:大英帝国位居榜首(人类历史上影响巨大)
我们经常听见“帝国”一词,特别是在学习近代历史的时候,总能够看到有关于帝国的字眼。那么,大家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是帝国?世界十大帝国排名清楚吗?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45:260002汉桓帝是傀儡皇吗(不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感慨桓、灵之世,但实际上,汉桓帝在位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外戚势力,夺回旁落的皇权,并且成功稳定了朝局。然而,桓帝在处理朝政方面表现平庸,再加上对宦官的过分信任,最终导致他一朝被视为东汉灭亡的起点。桓帝的朝政成绩虽有,但能力和决心并未达到挽救东汉命运的水平。我要新鲜事2024-01-17 21:32:230000古代促销手段:“三碗不过冈”(古人也会搞促销玩套路)
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古人一般都是比较质朴的,反而是现在的人套路越来越多,让人逐渐难以招架得住,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古人都质朴的,也有一些古人十分会玩套路,比如说《水浒传》中就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套路,就是“三碗不过冈”。古代促销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35:260000爱尔兰什么时候成为共和国的:1949年(法律上承认其地位)
爱尔兰原本是英国的一部分,之后从英国脱离出来,完成了独立。爱尔兰是什么时候成为共和国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爱尔兰什么时候成为共和国的爱尔兰指的是一个地理区域,但是在谈到国家本身的时候,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之分。北爱尔兰由6个郡组成,是英国的一部分,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一个由26个郡组成的独立国家。爱尔兰最终成为共和国的时间是在1949年。爱尔兰成为共和国的经历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6:14: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