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助朱棣夺得江山后,入庙与青灯为伴
朱元璋,姚广孝,宋濂都当过和尚或道士,后来朱元璋称帝后,专门给和尚道士开了一次考试,考儒学,为夫人诵经祈福,已经48岁的姚广孝,也参加了,可惜没考上,见到了燕王朱棣,转而投奔他。

姚广孝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那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的志向也不在医术上,而在于庙堂,但元朝当官,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他一生中的蕞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王位。

后来姚广孝,虽然已经位极 人臣,但是他却并没有沉溺于权势之中。朱棣特许他还俗,并赐其俗名,但是他还是不改僧相,仍居僧寺,清净自修,且重新监修了《明太祖实录》及《永乐大典》。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想招揽文人的归附,他就主持编撰了一个百科类的全书,叫做《永乐大典》。
当时还不叫《永乐大典》,朱棣召集当时南方文人代表解缙,让他编一本书,把天下的书全囊括其中。
解缙召集一帮文人,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很快就把它编成了,朱棣一看生气的说:“这是糊弄我”,所以就把这姚广孝叫来了。
姚广孝精通三教,儒释到三家都打通的,不像谢晋是个儒生,所以他编这种百科类书的时候,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占主要地位,甚至占大部分道家的、道教的、佛教的他都排斥。
在姚广孝的主持下,召集了更多的文人才子,广泛的搜集,因为他没有仕途当官的局限,他的眼光和格局,比一般的文人更宽更广,心胸也很有包容性。
所以在编撰过程中,没有条条框框,大量的图书都集中搜集起来,编撰的书就非常有概括性,可以它称之为百科全书。
因为这本书,编在永乐年间,所以朱棣很高兴给它起了的名字叫《永乐大典》。
姚广孝在政zhi上有很高的谋略,在他的鼓励之下,朱棣才敢起兵反。在他的建议之下,朱棣才可能顺利的绕过官军,拿下南京,在他的主持之下,留下了一部《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后来渐渐都散失了,我们现在都看到的不足百分之一。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是这嘉靖年间的副本,永乐年间的原本不知所终。

觉得姚广孝和梅长苏很像,辅佐一个人成就帝业,然后悄无声息。功名利禄都无法满足他,只能说改变历史才能让他有满足感。
姚广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僧侣到权臣,公元1418年,也就是永乐十六年,八十三岁的姚广孝,在庆寿寺病逝,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
史前最神秘的古玩,罗马十二面体(罗马时期的宗教器具)
罗马十二面体是考古学家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地发现的一种古玩,罗马十二面体制造于公元2到4世纪的罗马时代。对于这个东西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以及它是谁发明的等等一位问题,科学家至今都未能给出答案。揭秘罗马十二面体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460001慈禧老佛爷过七十大寿 没人能做出合身衣服(慈禧过寿)
慈禧不让裁缝碰她的身体,就无法去量尺寸。要是说到底是哪个人摧毁了大清王朝那么一定是慈禧。慈禧虽然作为一个皇太后,但是她每天想的事情就是如何去享受,而且折磨自己手底下的人根本不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发展的更好,在1904年的时候,慈禧也马上就到了七十大寿,作为老佛爷,过寿肯定是非常隆重的,所以就这句话去做一身新衣服,可是在做衣服的时候却出现了很多意外。裁剪衣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25:350000夏侯渊在汉中身败名裂是哪一年(公元219年)
汉中之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其中夏侯渊在公元219年正月被黄忠斩杀,曹操在218年9月就已经到了长安,为何没有前往汉中救援夏侯渊呢?简单捋一捋时间顺序:1、公元217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派张飞、马超等人进入武都郡,屯兵下辨;2、公元218年4月,刘备亲率法正、黄忠、赵云等人进攻阳平关,和夏侯渊对峙;我要新鲜事2024-01-11 19:18:400000历史上那些名字土到掉渣,但是很出名的人,你们太任性了
用农具砸死李自成的那个人叫张二狗,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刀捅死了安禄山那个人叫李猪儿。安禄山死的冤……朱元璋原名朱重八,陈友谅又名陈九四。估计是老爹正在打牌,随口取得名字。西汉末年被赤眉军拥立的建世帝——刘盆子。我大汉皇帝名字就不能文雅点?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刘小猪)。萌且霸道……元朝历史上有好几个宰相叫“脱脱”。汉末名将——宇文黑獭,这名字还算正常。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6:150005水浒传晁盖怎么死的真相,其实宋江才是幕后真凶
晁盖本来是梁山的一把手,但是自从宋江来了之后,他的地位日益被架空,晁盖怎么死的,阴谋论认为是宋江为了当梁山老大,设计害死了晁盖。明眼上看晁盖怎么死的,是被带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射中面颊,但实际上暗箭伤人还带名带姓的并不会发生在史文恭身上。一、晁盖怎么死的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37: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