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助朱棣夺得江山后,入庙与青灯为伴
朱元璋,姚广孝,宋濂都当过和尚或道士,后来朱元璋称帝后,专门给和尚道士开了一次考试,考儒学,为夫人诵经祈福,已经48岁的姚广孝,也参加了,可惜没考上,见到了燕王朱棣,转而投奔他。

姚广孝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那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的志向也不在医术上,而在于庙堂,但元朝当官,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他一生中的蕞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王位。

后来姚广孝,虽然已经位极 人臣,但是他却并没有沉溺于权势之中。朱棣特许他还俗,并赐其俗名,但是他还是不改僧相,仍居僧寺,清净自修,且重新监修了《明太祖实录》及《永乐大典》。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想招揽文人的归附,他就主持编撰了一个百科类的全书,叫做《永乐大典》。
当时还不叫《永乐大典》,朱棣召集当时南方文人代表解缙,让他编一本书,把天下的书全囊括其中。
解缙召集一帮文人,大概花了一年多时间,很快就把它编成了,朱棣一看生气的说:“这是糊弄我”,所以就把这姚广孝叫来了。
姚广孝精通三教,儒释到三家都打通的,不像谢晋是个儒生,所以他编这种百科类书的时候,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占主要地位,甚至占大部分道家的、道教的、佛教的他都排斥。
在姚广孝的主持下,召集了更多的文人才子,广泛的搜集,因为他没有仕途当官的局限,他的眼光和格局,比一般的文人更宽更广,心胸也很有包容性。
所以在编撰过程中,没有条条框框,大量的图书都集中搜集起来,编撰的书就非常有概括性,可以它称之为百科全书。
因为这本书,编在永乐年间,所以朱棣很高兴给它起了的名字叫《永乐大典》。
姚广孝在政zhi上有很高的谋略,在他的鼓励之下,朱棣才敢起兵反。在他的建议之下,朱棣才可能顺利的绕过官军,拿下南京,在他的主持之下,留下了一部《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后来渐渐都散失了,我们现在都看到的不足百分之一。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是这嘉靖年间的副本,永乐年间的原本不知所终。

觉得姚广孝和梅长苏很像,辅佐一个人成就帝业,然后悄无声息。功名利禄都无法满足他,只能说改变历史才能让他有满足感。
姚广孝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僧侣到权臣,公元1418年,也就是永乐十六年,八十三岁的姚广孝,在庆寿寺病逝,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
清朝这些官职为正三品 还世袭罔替 不过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0:35:320000戎姓起源和来历:大部分源自外夷族(匈奴族归顺被赐姓)
戎姓是一个源流非常繁杂的姓氏,其中主要源自古时候的外夷族和上古时期的少昊金天氏后裔狁戎氏,外夷族起源包括了两个,一是周朝初期的匈奴族,当时有人出征中原被周太王赐姓戎,戎在当时就表示西域地区。二是源自西周时期的古戎国,是东夷族建立的,附庸于齐国。戎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少昊金天氏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20:290000豫让简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在古代有不少的刺客侠士为朋友两肋插刀,更有甚者会“士为知己者死”,而《史记·刺客列传》中就记载了不少这样的人,而古代四大刺客中就有豫让,那么豫让到底刺杀了谁呢?刺杀到底成功了没有呢?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豫让这个人物吧!豫让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10:390000慈禧带着光绪出逃 日本人拍下故宫照片(旧时故宫)
慈禧在带着光绪出逃之后,故宫显得有一些破败。故宫可以说是当前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一个旅游景区,另外是皇家宫殿最显著的代表。故宫是在明朝修建起来居住者,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十多位帝王,以及记载着两个朝代的诸多历史,在1900年8月份,我国已经被西方国家给侵扰的无法抵抗。作为当时最高掌权人的慈禧则是最后决定带着光绪帝出逃,而在此时故宫已经成为了一座没有人管理的空城,日本人堂而皇之的进入到了故宫。我要新鲜事2023-10-12 20:00:040000皇帝的第一次是谁教的 大多数皇帝和宫女(皇帝指定宫女)
皇帝在古代就象征着至高无上,天下都是皇帝的。人们虽然仰望着皇帝,但是对于皇帝的家事还是非常津津乐道的,例如皇帝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的第一次是谁教的,或者皇帝的第一次是给了谁呢?皇帝的第一次是谁教的皇帝的第一次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育错误则是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像末代皇帝溥仪,就因为被太监误导,导致心理留下阴影,最终溥仪终身不育。而古代皇帝结婚都很早,一般在12岁就开始成年礼。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8:4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