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42

天启年,明军获得大胜,史称“宁锦大捷”

我要新鲜事2023-08-29 19:44:140

明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兵犯宁远,七年(1627)皇太极兵犯宁远和锦州,均遭惨败。明军获得大胜,史称“宁锦大捷”。

一、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既获得夺取沈阳、辽阳和广宁的巨大胜利,又遭遇汉民反抗和严重旱灾的巨大困准,怎么办?聪明统治者的办法是发动战争,缓和内部矛盾,抢掠粮食吃饭。

天启六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大军,指向袁崇焕坚守的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明辽东经略高第,阉党分子,胆小如鼠,命令自锦州到山海关,军民全部撒退到山海关以内。妇需老病,背井离乡,死尸载道,一片悲声。宁前道袁崇焕却坚决不撤,率领兵民万人,守卫宁远。高第命令他撤,他说:“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明史·袁崇焕传》)别人说他兵单势薄,他说:“独卧孤城以挡虏耳!”拒绝经略高第的错误指挥。

战前,袁崇焕率领军民修缮城池,坚壁清野,清查内奸,部署红夷大炮。刚部署完,后金军号称20万大军到宁远,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二十三日,后金军四面围城。袁崇焕指挥从城上放红夷大炮,“一炮歼敌数百”。后金收军回营。

二十四日,后金官兵用楯车推着兵士,靠近城墙挖城打洞。袁崇焕亲自带勇士从城上用铁丝吊火球顺下烧后金挖城士兵。后金穴洞攻城,又遭失败。城上施放红夷大炮,炮打之处,一片火海,八旗官兵,死伤遍野。兵士抢运尸体,到远处砖窑焚化。天晚,后金军撤回大营。

二十五日,努尔哈赤亲自督战,后金军再度蜂拥攻城。八旗兵退缩不敢前进,巴雅剌(护军)挥刀督阵,兵士进而再退,退而再进。突然,火炮再击,所击之处,一道火海,八旗官兵,人仰马翻。突然,哭声一片。从城上遥望,一员大将受伤,用皮革包裹,众兵抬着,号哭奔逃。这个受伤的大员,有人认为就是后金军统帅努尔哈赤。

二十六日,后金军一部继续攻城、掩护撤退,一部涉冰渡海,烧略觉华岛。

宁远之战,以明军胜利、后金军失败而结束。

努尔哈赤因被炮击伤,当时消炎药不行,便以温泉疗伤,可能感染败血症,同年八月十一日,一代雄杰天命汗努尔哈赤死亡。

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为雪父之仇,也为巩固汗位,又策划发动进攻宁远和锦州的宁锦之战。

二、宁锦大捷

明军取得宁远大捷后,天启帝提拔袁崇焕为辽东巡抚,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一条关宁锦防线。辽东经略王之臣驻山海关,巡抚袁崇焕驻宁远,总兵赵率教驻锦州,分兵御守,互相援应。宁锦之战分为两个战场:锦州和宁远。

锦州激战。天启七年(1627)五月十一日,皇太极率领八旗军,分左、中、右三路,指向后金军进入辽西走廊的第一座坚城,锦州。

十一日,后金军兵临锦州城下,距城一里,安营布兵,包围锦州。皇太极先派人招降,明守城总兵赵率教应付、和谈、拖延。第二天,皇太极率军攻城,赵率教督兵严守。皇太极战不胜,又和谈;谈不成,再攻城。和战交替,半个多月。赵率教坚持“凭坚城”、不出战。这是袁崇焕指示他吸取沈阳贺世贤、辽阳袁应泰的教训。皇太极见锦州城攻不下,便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围困锦州,亲率主力去攻宁远。

宁远激战。二十八日,后金军进抵宁远。皇太极说: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清太宗实录》卷三)

袁崇焕派出名将满桂率精锐出城,背依坚城,上有火炮,两军驰突,马颈相交,矢镞(zú)纷飞,炮火配合,明军骁勇杀敌,后金军招架不住,先退缩,再撤退。明军跟进,追杀不放,敌军大败,退回锦州。

皇太极率军退回锦州后,发动八旗官兵,再次攻打锦州城。明军全面御守,施放炮灰,八旗不敌,败下阵来。

总计,宁锦之战,先锦州,后宁远,再锦州,明军官兵,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敌败而去。这是“数十年未有之武功也!”(《袁督师事迹》)

明军为什么能战胜后金军?

自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向明朝挑起战争以来,到天启六年(1626),八年以来,连失八城,而这次宁锦之战,却恰恰相反,后金一败再败,而明军一胜再胜。

两军胜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但是,真理是朴素的、简明的,明军之长是“凭坚城,用大炮”(《明史·袁崇焕传》),之短是野战争锋、马颈相交;后金军之长是“集中兵力,骑兵冲突、拼死决斗、速战速决”,之短是攻占坚城。

明朝辽东巡抚袁崇焕的高明之处是:“凭坚城,用大炮”,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沈阳贺世贤、辽阳袁应泰、广宁王化贞等都犯下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错误。

这些是明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基本原因,也是明军连失八城的基本教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