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未封号 死后未追封 乾隆嫡子永璂 被母亲连累的一生
乾隆皇帝与那拉氏的情感之路经历了起伏和变化。起初,乾隆皇帝对那拉氏的感情很深,多次提拔她的家族成员,并将她升为皇后。然而,后来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乾隆皇帝可能对她产生了怀疑,最终在她去世后并未给予她应有的荣誉。

乾隆皇帝对那拉氏的感情最初是深厚的。在1738年1月23日,乾隆册封那拉氏为庶妃,赐名娴妃。1745年12月9日,那拉氏升为娴贵妃。皇后富察氏去世27个月后的1750年8月11日,乾隆帝封那拉氏为皇贵妃,并让她掌管六宫内务,晋升为皇后。
同时,乾隆帝还在1750年8月15日追封那拉氏的父亲讷尔布为一等承恩公,而那拉氏的母亲朗佳氏则成为一品公夫人,孙讷苏肯也袭爵为一等承恩侯。这一系列的封赏显示出乾隆皇帝对那拉氏的家族予以重视和提拔。
1752年6月7日,那拉氏为乾隆帝生下了第十二位皇子永璂。乾隆帝对永璂的诞生非常重视,他不仅写诗来纪念,还在奏折中让大臣与他共同分享喜悦。这表明乾隆皇帝非常关心那拉氏作为皇后所生的这位嫡子。1753年7月23日,那拉氏为乾隆帝生下了第五位皇女。1756年1月22日,那拉氏又为乾隆帝生下了第十三位皇子永璟。

然而,在1765年3月,那拉氏陪同乾隆帝进行第四次南巡时,两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疏远。据史书记载,乾隆帝在南巡期间有意立一位歌姬为妃,这让那拉氏十分愤怒,她甚至剪掉了自己的发髻。史书还记载了乾隆帝派福康安提前将皇后送回京城的事情,并称那拉氏“疯了”。
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皇后那拉氏去世后,乾隆帝发表谕旨称:“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
乾隆帝对那拉氏的处理虽然狠心,但他的话语并没有完全否定那拉氏的品德。他一方面承认她在皇后地位上的端庄和稳重,另一方面却怀疑她受到了某种蛊惑。乾隆帝的态度让人难以理解。

曾经辉煌一时的那拉氏,在她生前被剥夺了皇后的尊号,并且死后没有一个独立的墓地,而被葬在纯惠贵妃苏佳氏的墓穴中。
纯惠贵妃苏佳氏与那拉氏一样,在雍正年间侍奉乾隆,并生下了皇六子永瑢和皇十五子永琪。她在乾隆帝去世后被追封为纯妃,享有妃位待遇。可能是出于某种政治考量或其他原因,乾隆帝没有将那拉氏重新追封为皇后,而是将她葬在了纯惠贵妃的墓穴中。这段历史的具体细节和乾隆皇帝的真实感情只能通过历史文献和史书来推测和了解。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白朴等(第一为窦娥冤作者)
古代诗词是文化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而在元代,戏曲形式的剧目也逐渐开始兴盛起来,元曲主要是采用每本四折,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的方式组成,再在开头或折间加楔子,那么其中有最具代表性的元曲四大作家及其代表作是什么呢?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0:19:390001造成阿部定事件的真正原因,占有欲超过了情爱产生的悲剧
1936年日本阿部定事件不仅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深远,在如今的社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改编的《失乐园》也受到一直好评,只是结局却大相径庭。爱到深处到底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事情,在此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变态,同时也是死亡,但是这都源自于阿部定的占有欲。真正的原因是占有欲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9:59:260000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起义失败后神秘失踪
在动乱的年代总是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起义,而首领则多数都是男性,但也有特例,唐赛儿就是个女性,她是明初时期白莲教的女首领,而唐赛儿起义也是明朝时期十分重要的社会事件,在当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唐赛儿起义失败后,她本人则不知所踪,还被演绎成了神话传说。唐赛儿起义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11:270004“初唐四杰”中最惨的诗人,病情严重连孙思邈都治不好,悲伤投河
现在我们一说起“初唐四杰”,都会由衷顿生膜拜之情,他们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前辈,将唐诗从萎靡浮华的宫廷戏作解放出来,扩展到了洋洋大观世界,一举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唐诗不会成为诗歌艺术的巅峰。然而,“初唐四杰”在当时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33:0800001976年周恩来在临终前交代邓颖超:不要忘记吴石他们!吴石是谁?
“不要忘了吴石他们几个同志……”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自知时日无多。弥留之际,他朝着身边的邓颖超开口交代着自己的“后事”。在周总理的这些临终嘱托当中,除了对于自己后事的料理意见外,还有一个叫作“吴石”的名字令他念念不忘。许多年以来,因为周恩来工作的特殊性,他的身上背负了许许多多事关党和国家的“绝对机密”。所以在刚刚听到吴石这个名字时,邓颖超也猛然一愣:这个吴石到底是谁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6:45: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