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爵究竟是不是饮酒器?铜爵的三种形制,重新定义青铜爵
一般认为爵为“饮酒器”或“温酒器”,如今这个观点似乎有被推翻的倾向。如果我说文中所见皆为“青铜爵”,很多人一定不会同意。根据知名学者孙机老先生在2019年的最新考证,这些青铜器都可称之为“爵”。而且,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有学者提出过此类观点。

西周“鲁侯爵”,前有流,后有尾,杯身有鋬,杯下为三足。其造型基本为传统意义上青铜爵的造型。这件青铜爵上有10字铭文,其中4字为“鲁侯作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带有自名的青铜三足爵。很长时间我们也觉得青铜爵的造型就是这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其实,爵除了三足爵,还有一种瓒形爵,一般称之为“青铜瓒”或“青铜勺”。1976年宝鸡云塘出土的西周“伯公父瓒”,其铭文为:“伯公父作金爵,用献用酌,用享用孝。”造型为瓒型却自名为“爵”。
两件同时代,造型不一样的青铜器都自名为“爵”,或许,这正是《仪礼·士虞礼》说所说的爵分两种:足爵与废爵。所谓的“废爵”或许就是无足的爵。
在这两种爵之外,还有一种雀形爵介乎二者之间。其造型整体为鸟形、圆腹的杯身。在宋代的《新定三礼图》中有图录。1978年在薛国故城4号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的此类鸟(雀)形爵。

《说文》中有:“爵,礼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持之也,所以饮。器象雀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但其配图却为青铜瓒,显然,瓒也是爵的一种。并且,因为青铜瓒的体型较大,在手持其柄饮其酒时需要小口小口地嘬饮,因此,便会发出类似鸟鸣的节节足足之音。那么,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三足爵会不会同样是饮酒器呢?
“乳钉纹青铜爵”,二里头遗址,有“中华第一爵”的美誉,1975年出土,距今3500年。洛阳省博物馆藏。
最早的青铜爵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并且在同时期的其它遗址中再无此类青铜爵出土。铜是十分珍贵的材料,而青铜爵的出现要早于青铜鼎,可见青铜爵在当时一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最早的青铜爵不太可能作为实用器具,更可能是作为某种礼器,或者祭器。
再结合此后诸如青铜斝、青铜觚等青铜酒礼器群的出现,或许可以推断至少在二里头时期,爵至少应该是一种酒器,但并非是统治者或贵族的日常饮酒器。

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青铜爵的造型并不适用于日常饮酒,举爵之后很难一饮而尽,仰头过猛的姿势也很不雅,况且古代的酒纯度低,沉淀物又多,用小容量的青铜爵来饮酒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另一方面,青铜爵过于珍贵,并不适合在日常中使用,而是在某些重大场合用于浇酒敬神。其使用方法或如下图中所见。
一些爵在刚出土时爵杯内尚有香茅草的残留物。这恰好符合文献中所说的天子在祭天时,持爵,将酒沿着束好的香茅草叶将酒缓缓地注入玉璧的圆孔中。这样一来,关于爵柱的功用之谜也解开了。
安史之乱:李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影响了千年的历史轨迹
安史之乱是河朔集团和关陇集团矛盾的总爆发,两集团的矛盾最早可以溯源到六镇之乱,关陇集团建立北周、隋、唐后一直对河朔集团打压,河朔一些世家则把唐庭称为伪朝。安史二人是河朔方面选出的代表,代表河朔方面向关陇集团讨说法讨官职,当然结果也看到了,关陇大伤元气,河朔取得某一些方面的自治(把安史父子四人列为四圣,大建四圣祠也只有河朔敢搞)。我要新鲜事2023-12-22 20:28:560003在宋代 梁山好汉们吃二斤熟牛肉的愿望是否靠谱
《水浒传》中描写了梁山好汉们豪爽大气、热爱美食的生活,经常出现吃大口肉、大碗喝酒的情节。然而,在北宋时期,耕牛不仅是食用肉,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梁山好汉想要每日吃上两斤熟牛肉的生活,是不现实的。一、牛肉的来源推测1.梁山好汉主要吃的是“非法牛肉”他们抢来的赃物中包含各种来源的牛,无论这些牛是谁的,他们都吃的是“非法牛肉”。根据宋代法律规定,私自宰杀牛属于触犯刑法的行为。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9:13:320000坊间传闻,包拯是被宋仁宗毒死的,这是为什么?历史真相又如何?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包拯以公正严明闻名青史,被人称为包青天。然而,坊间传闻,说铁面无私的包青天竟然是被以仁义著称的宋仁宗所毒死的,这是什么情况呢?包拯当官的时候,皇帝是宋仁宗赵祯。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既然庙号是仁宗可想而知,这个皇帝是以仁德而闻名天下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历史对宋仁宗的评价很高,而且在他死的时候,连辽国的皇帝都不禁为其流泪,可见其仁德之能。我要新鲜事2023-07-30 20:13:150000李白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将进酒》感染力强(影响力广)
李白一生为中国的诗词也贡献了无数佳作,其也当之无愧是中国诗词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关于李白一生的作品中后人最难超越的一首诗,众人观点不同,但在所有候补作品中呼声最高的便是李白的《将进酒》。李白曾经有着绣口一吐,便露出半个大唐的美誉,不少人认为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是李白凝聚豪放与才气的巅峰之作。一、《将进酒》感染力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43:550000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 究竟是干嘛的(间隔大臣距离)
宋朝官帽上的两根长翅是为了能够防止大臣窃窃私语,间隔距离所存在。在观看一些宋朝的影视剧时,都能够发现很多的朝天官员以及皇上,全部都戴着一顶帽子在帽子的两边,则是有两根长翅特别的奇怪,但实际上这些长翅都是有着一定用途的,官员和皇帝都要带。宋朝的早朝我要新鲜事2023-03-16 02:5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