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爵究竟是不是饮酒器?铜爵的三种形制,重新定义青铜爵
一般认为爵为“饮酒器”或“温酒器”,如今这个观点似乎有被推翻的倾向。如果我说文中所见皆为“青铜爵”,很多人一定不会同意。根据知名学者孙机老先生在2019年的最新考证,这些青铜器都可称之为“爵”。而且,在更早之前就已经有学者提出过此类观点。

西周“鲁侯爵”,前有流,后有尾,杯身有鋬,杯下为三足。其造型基本为传统意义上青铜爵的造型。这件青铜爵上有10字铭文,其中4字为“鲁侯作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带有自名的青铜三足爵。很长时间我们也觉得青铜爵的造型就是这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其实,爵除了三足爵,还有一种瓒形爵,一般称之为“青铜瓒”或“青铜勺”。1976年宝鸡云塘出土的西周“伯公父瓒”,其铭文为:“伯公父作金爵,用献用酌,用享用孝。”造型为瓒型却自名为“爵”。
两件同时代,造型不一样的青铜器都自名为“爵”,或许,这正是《仪礼·士虞礼》说所说的爵分两种:足爵与废爵。所谓的“废爵”或许就是无足的爵。
在这两种爵之外,还有一种雀形爵介乎二者之间。其造型整体为鸟形、圆腹的杯身。在宋代的《新定三礼图》中有图录。1978年在薛国故城4号墓中还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的此类鸟(雀)形爵。

《说文》中有:“爵,礼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持之也,所以饮。器象雀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但其配图却为青铜瓒,显然,瓒也是爵的一种。并且,因为青铜瓒的体型较大,在手持其柄饮其酒时需要小口小口地嘬饮,因此,便会发出类似鸟鸣的节节足足之音。那么,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三足爵会不会同样是饮酒器呢?
“乳钉纹青铜爵”,二里头遗址,有“中华第一爵”的美誉,1975年出土,距今3500年。洛阳省博物馆藏。
最早的青铜爵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并且在同时期的其它遗址中再无此类青铜爵出土。铜是十分珍贵的材料,而青铜爵的出现要早于青铜鼎,可见青铜爵在当时一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最早的青铜爵不太可能作为实用器具,更可能是作为某种礼器,或者祭器。
再结合此后诸如青铜斝、青铜觚等青铜酒礼器群的出现,或许可以推断至少在二里头时期,爵至少应该是一种酒器,但并非是统治者或贵族的日常饮酒器。

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青铜爵的造型并不适用于日常饮酒,举爵之后很难一饮而尽,仰头过猛的姿势也很不雅,况且古代的酒纯度低,沉淀物又多,用小容量的青铜爵来饮酒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另一方面,青铜爵过于珍贵,并不适合在日常中使用,而是在某些重大场合用于浇酒敬神。其使用方法或如下图中所见。
一些爵在刚出土时爵杯内尚有香茅草的残留物。这恰好符合文献中所说的天子在祭天时,持爵,将酒沿着束好的香茅草叶将酒缓缓地注入玉璧的圆孔中。这样一来,关于爵柱的功用之谜也解开了。
历史学家承认伪造了古希腊?古希腊的存在饱受争议
有一部分自称是历史学家的人承认古希腊是伪造的。实际上关于古希腊真实性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不少专业的学者对古希腊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过质疑,并且还举出了一系列证据。可惜的是,关于古希腊是否存在没有人有资格能够给出准确的定论。而关于古希腊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有些人选择相信古希腊文明的悠久历史,而有一些人则认为古希腊确实不存在。一、真实的资料太少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55:120000忽必烈是谁的儿子 忽必烈的父亲到底是谁
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元朝在他的带领之下走向繁荣,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古代地域最大的地方,很多的外邦民族都对元朝俯首称臣,忽必烈的父亲也是有名大将军,忽必烈也是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是谁的儿子,一起来看一下。一、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3:54:450000同为亡国皇帝,为何李煜和宋徽宗两人评价天差地别?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有些君主天生具备政治家的才能,能巧妙运用权谋,乐于参与政治斗争,操控王朝的统治。而有些君主则明显缺乏这方面的特质,让他们成为统治者是一种生命的错误定位。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都是这样的例子。李煜以“千古词帝”的称号闻名,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词作,他的文学成就是不可否认的。我要新鲜事2023-11-05 19:54:500000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是否真的“非其所长” 不要被陈寿给骗了
蜀汉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底子并不强大。尽管诸葛亮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提升了蜀汉的经济实力,但与魏国和吴国相比仍有不可比拟的差距。骑兵在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蜀汉并没有适宜驯养战马的北方地区,导致他们无法像魏国一样培养大量的骑兵。如果魏国训练一匹战马需要50两银子,那么蜀汉可能需要花费100两银子,而这对于蜀汉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一、诸葛亮在军事方面并不逊色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46:5100002014年河南一石壁内发现遗骨,保持射击姿势,当地领导:严格保密
“喂喂喂!老王,你快过来看看这是个啥东西?”“啥啊,大呼小叫的,我看看。”老王说罢不以为然地凑了过来。“啊呀!这是…这是个死人吧!”2014年春天,河南沁阳市西北方向的关爷坡上,老王领着村里的几个青壮年上山打猎。他们本来想着打点野鸡、野兔回去吃,没想到却出现了一具森森白骨。几人听到动静后马上围拢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最后决定让老王拿个主意。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2:16: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