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还政李唐的五功臣为何会被唐中宗舍弃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皇,她建立武周王朝取代了唐朝,统治天下达15年之久,用铁腕手段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她任用酷吏打击唐朝宗室,豢养男宠维持皇帝生活,到了武则天晚年,由于她80多岁的高龄,经常生病,陪在她身边的只有男宠出身的张氏兄弟。
张氏兄弟就是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两人,作为武则天宠幸的男宠,两人依仗女皇的权势开始弄权,插手朝政,甚至逼死太子李显的一子一女,只因为他们私下议论张氏兄弟专权,作为太子,李显仍然没有安全感。
朝廷中暗流涌动,武则天晚年对朝政的控制力减弱之后,各方势力开始争权夺利,首先是张氏兄弟,两人依靠武则天成为朝廷最有权势的人,一旦武则天去世,两人就没有依靠,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在朝廷中站稳,才能持续荣华富贵。
武则天
其次就是太子李显,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在唐高宗去世后,李显曾经短暂当过皇帝,但被武则天所废,还被流放到庐陵,后来又被武则天迎回立为太子,李显一身经历坎坷,在武则天晚年时期,更是担心张氏兄弟会夺了他的江山。
最后就是朝廷的官员,武则天建立的是武周王朝,一旦武则天去世,李显就会即位为帝,朝政就要归于李唐王朝,从政治角度出发,官员希望李显即位,但是朝中的张氏兄弟显然是炙火可热的权贵,是政治不稳定的因素。
武则天病重之际,朝臣都无法见到女皇,武则天的身边只有张氏兄弟,如果持续下去,很有可能给张氏兄弟政变的机会,宰相张柬之、崔玄暐联合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并将计谋全盘告知太子李显,得到了李显的认可。

神龙政变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政变是打着恢复李唐王朝的旗号进行的,政变有两个目的:一是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是逼武则天退位,由李显即位,终结武周天下,恢复李唐王朝。
在政变进行之前,张柬之、崔玄暐派人迎接李显,结果李显有些害怕,有些不敢去,他很怕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大臣们好言相劝,李显才最终上马,政变计划先斩杀张氏兄弟,再面见武则天逼宫。
张柬之率领羽林军先斩杀了张易之与张昌宗,然后所有参与朝臣与李显一起进入武则天居住的宫殿,武则天大惊,张柬之直接告诉武则天是奉太子的命令斩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武则天知道自己儿子李显软弱,企图忽悠李显回去,但被桓彦范等人逼着传位给李显。
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没有办法,只能照办,之后政变的大臣开始大肆搜捕张易之、张昌宗的党羽,全部斩首示众,第二天,武则天颁布良书,让太子代为处理国政,第三天,武则天传位于李显,自此,神龙政变结束。
李显即位之后,就是唐中宗,开始论功行赏,神龙政变中功劳最大的是五大臣,分别是: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
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五人合称五王,这是唐朝第二次封异姓王,在此之前,只有唐高祖时期封了两位异姓王。
但是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的结局并不好,全部被贬官、流放,然后要么忧郁而死,要么被人杀死,那么问题来了,这五人明明对唐中宗李显有拥立之功,为什么结局这么悲惨?

张柬之
1、张柬之
张柬之在第二年先是被贬官,宰相之职被罢免,不久改任襄州刺史,后被流放到泷州(今广东罗定),不久郁郁而终死的时候已经82岁高龄,死的时候离神龙政变过去仅仅一年多点。
明确地说,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均死于武三思之手,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差一点成为武周王朝的继承人,武则天在位时,武三思权势滔天,武则天倒台之后,唐中宗李显上台,武三思与李显是儿女亲家,又是姑表兄弟,武三思仍然受到李显的信任。
李显为人懦弱,他的母亲武则天非常强势,自古以来,母强就子弱,李显即位之后,纵容韦后干预朝政,韦后有政治野心,想当武则天第二,武三思也有政治野心,想进一步掌控朝廷,韦后与武三思暗中勾结起来,组成武韦集团,企图夺取最高权力。
李显的女婿王同晈看不惯武三思与韦后勾搭,联合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想暗中刺杀武三思,结果消息泄露,王同晈等人反而被武三思杀死,看着武三思在朝中胡作非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劝唐中宗杀武三思,但唐中宗优柔寡断,不肯杀武三思,反而信任武三思。
武则天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知道了张柬之等人要杀自己之后,就开始对付五人,他不断向唐中宗李显诋毁五人,武三思以五人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大权在握为由,建议唐中宗李显将五人封王并且罢免相位,以明升暗降之计剥夺了五人的实权。
五人没了实权,就被武三思逐个击破,武三思配韦后配合,此时的韦后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逐渐干预朝政并掌控了实权,朝廷部分诏书都是韦后下达的,张柬之先是被调任为襄州(湖北襄樊)刺史,武三思还不放心,后来又把张柬之流放到更遥远的广东,最终导致82岁高龄的张柬之忧郁而死。
2、敬晖
敬晖也好不到去,在神龙政变的次年,敬晖被罢免宰相,然后被不断贬官流放,先是被贬为滑州刺史、朗州刺史,后来又被贬为崖州司马,连王爵也被削去,再后来敬晖被流放琼州(今海南省),禁锢终身,最后被武三思假传圣旨派人凌迟处死了敬晖。
敬晖
五人被罢相后,敬晖同样是任武三思宰割,武三思还诬陷敬晖参与了王同皎谋反的事件,并指使他人暗中向朝廷告发,唐中宗剥夺了敬晖的爵位,将他贬为崖州司马,不久,武三思又诬陷敬晖等人诬陷韦后并谋反,唐中宗将敬晖流放并禁锢终身。
武三思还不满足,请求诛灭敬晖三族,唐中宗不答应,武三思假传圣旨,派周利贞将敬晖凌迟处死,此时离神龙政变仅过去一年。
3、崔玄暐
崔玄暐被罢相之后,先被贬为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刺史,后又被武三思诬陷参与王同皎谋反一案,又被贬为白州(今广西博白)司马,并削去爵位,武三思又继续诬陷崔玄暐,被唐中宗流放古州,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时年69岁,此时离神龙政变过去仅一年。崔玄暐
4、桓彦范
神龙政变后,桓彦范劝唐中宗禁止韦后参政,唐中宗不听,桓彦范被罢相后,被贬为濠州刺史,不久又被诬陷参与王同皎谋反,唐中宗将桓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并削去爵位,不久,武三思再次诬陷桓彦范,唐中宗将桓彦范流放瀼州(今广西上思),并禁锢终身。
武三思并不死心,请求唐中宗诛灭桓彦范三族,唐中宗不同意,武三思便假传圣旨,命令周利贞杀在贵州杀死桓彦范,时年54岁,离神龙政变过去仅一年时间。

5、袁恕己
袁恕己被贬官后,先被贬为豫州刺史,后改为郢州刺史,不久被武三思诬陷参与王同皎谋反,被唐中宗贬为窦州(今广东信宜)司马,并剥夺封爵。
袁恕己
不久,武三思再次诬陷袁恕己,再次被唐中宗流放环州(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武三思指使周利贞杀死袁恕己,离神龙政变过去仅一年。
五人不断被贬官,不断被流放,又被人暗杀,这其中固然是武三思的手段,但是整个过程中,唐中宗李显像个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毫无主见,不能分辨忠奸,放纵韦后干政,放纵武三思残害忠良,根本原因就是唐中宗李显昏庸无能,他唯一不同意武三思的就是没有诛灭五大臣的家族,但五大功臣却因他而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显也是害死五人的间接责任人,武三思是直接责任人。
武则天为何最终将皇位归还李唐呢(权力被削弱)
唐朝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女性皇帝。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还以其出色的政治手腕和镇压叛乱的军事才能而闻名。然而,武则天的统治并不平稳,最终她选择将皇位还给了李唐,这一举动引发了无数猜测和讨论。本文将深入探讨武则天为何最终将皇位归还李唐的原因,揭开这段历史谜团的面纱。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1:30:3100002000年河南老农水渠发现一条人腿,牵出一起比潘金莲更狠的杀夫案
(说历史的女人——第1790期)《金瓶梅》中潘金莲伙同西门庆谋害亲夫武大郎的行为已经够残忍了,但同这个故事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1999年,河南一男子回家撞见妻子与一男人通奸(此男人是妻子的表弟),上去“理论”,结果被这对奸夫淫妇合力杀死,并被碎尸。直到次年,一老农在自家田地头的水渠里发现一条人腿,此惨案才被牵了出来……(一)一条人腿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5:44:200000白起为什么被赐死:秦昭襄王听信谗言(白起威望太高)
白起是战国时秦国战神,一生攻城70余座,杀敌160余万,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在晚年被秦昭襄王赐死,令人惋惜。而白起之所以被赐死,除了年老,不能帮助秦国打胜仗外,还因为军中威望太高,再加上秦昭襄王也已年来,听信范雎的谗言后,决定赐死白起。白起为什么被赐死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41:290000为何清朝奠定了我国疆域?前期开疆拓土,后期保住了疆、藏和东北
清朝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但是清朝对于我们领土的贡献不容抹杀。一提到这个朝代,不少人的心里也是矛盾的。清朝前期,六代帝王积极进取,努力开疆拓土,王朝发展蒸蒸日上。在明朝的基础上,清朝把东北、内外蒙古、青藏高原和新疆纳入囊中。清朝晚期,随着国力的下降和外国列强的入侵,失去了外东北、外西北,但是保住了东北、新疆和西藏。清朝灭亡后的民国和新中国,毫无疑问继承了清朝的领土,清朝领土是我国疆土的法理依据。我要新鲜事2023-08-07 19:40:480000画家四祖分别是谁?(陆探微、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
琴棋书画是古代君子的立身之本,大部分有家学的人都学习过这四种技巧,而据说古代权贵家中的女子也是要学这些的。因此在古代画技出众的人也是比较多的,人们还将最厉害的四个画家合称为画家四祖,这四个人分别是陆探微、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四个人吧!陆探微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22:1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