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市城之战,2万唐军迎战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斩首2万投降3.68万
安市城之战发生在公元645年,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争中的一个主要战役,战争的起因是: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杀高句丽王荣留王,另立高藏为王,渊盖苏文独揽大权,然后联合百济攻打唐朝藩属国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
唐太宗李世民要求渊盖苏文放弃攻打新罗,但渊盖苏文不听,唐太宗于是决定御驾亲征,于是第一次唐征高句丽之战爆发。
唐军水陆并进,唐陆军先后攻占了高句丽建安城(今营口盖州青石岭)、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市)、卑沙城(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黑山)、辽东城(今辽阳市辽阳老城)、白岩城(今辽宁省岫岩)等城池,然后兵临安市城(今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营城子镇)。
渊盖苏文独揽高句丽大权后,安市城领主拒绝服从渊盖苏文,渊盖苏文曾派兵攻打安市城,但没有成功,只能继续维持现状,唐太宗原本计划先攻打建安城(今辽宁营口),后攻安市城,但李勣担心先攻建安城,安市城会攻击唐军在辽东的后勤线,于是唐太宗决定先攻安市城。
就在此时,高句丽北部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领高句丽、靺鞨联军合计15万人前来救援安市城,而围攻安市城的唐军只有3万余人,安市城内守军数量不详,由于唐军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于是唐太宗想出了一个围点打援的围歼战谋略。
公元645年6月,当高句丽、靺鞨联军到达安市城四十里的地方时,唐太宗命令阿史那社尔率一千突厥骑兵去诱敌,随后佯装败退,把敌人引到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方,这里两边是山,长40余里,适合打伏击战,唐太宗命令李勣率领1.5万步骑唐军在西岭列阵,正面对抗高句丽军。

然后命令长孙无忌率领最为精锐的1.1万骑兵从山北穿越峡谷冲击高句丽军阵后,并切断高句丽军的退路,唐太宗则亲率4000步骑兵登上北山,号令诸军以鼓角为号,一齐出击。
此战的关键在于长孙无忌的1.1万骑兵能否成功切断并包围高句丽军的退路,唐太宗在山上看到高句丽军后方出现漫天尘埃,断定长孙无忌开始合围,于是击鼓传令,正面的李勣率军开始进攻,唐将薛仁贵身穿白衣大喊冲入敌阵,一马当先、所向无敌,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
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剩余军队继续对抗唐军,却发现进入唐军包围圈,长孙无忌完全切断了敌军的归路,高句丽与靺鞨联军军心动荡,无心再战,两天后,高延寿、高惠真率领3.68万人投降唐军。
唐太宗坑杀了犯阵的3300名靺鞨兵,将3500名酋长、都督等军官迁往唐朝内地,并授予官职,其余的士兵全部释放,被释放的士兵全部欢呼雀跃,此外,唐军还俘虏了5万匹马、5万头牛、1万领铁甲以及各种兵器。
安市城围点打援战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唐军战斗力强、执行力强、战术得当,以军队的战斗力及单兵素质来看,唐军远胜高句丽军及靺鞨兵,在唐太宗整个战略过程中,李勣、长孙无忌均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成功地将敌军包围起来,这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
人数多包围人数少的军队很容易完成,但人数少的军队包围人数多的军队,很难完成,看起来胜利很容易,但战役的每个环节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长孙无忌成功地切断敌军的归路,一旦陷入包围,人数再多也难逃失败的结果。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被围攻的安市城内的高句丽军并未参与,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敢参与,而是唐太宗留下了一万余人防备安市城。
围点打援战结束后,唐军就开始围攻安市城,安市城易守难攻,是一座坚城,而且城内的高句丽军骁勇善战,唐军久攻不下,李勣上奏唐太宗,请求破城之后屠城,这更激发了安市城内百姓的守城决心,也增加了唐军攻城的难度。
久攻不下之时,李道宗想了个办法,就是在安市城外筑土山,修建得和城墙一样高,然后借助土山攻入城内,李道宗派遣最精锐的军队连续不停地攻城,用冲车炮石炸毁城楼,城中的守军不断加高城墙以防备,城墙被攻破缺口,城内守军就用木栅堵住缺口。
当城外的土山修得比城墙还要高时,唐军借助土山能看到城内,这是最佳的攻击战,李道宗又组织军队日夜不停地攻城,便始终不能攻入城内,这里也成为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土山后来崩塌下来,压垮了城墙,但唐军攻城将领傅伏爱擅离职守,这一时好攻击时机被浪费,城内守军及时补好的缺口。
为此唐太宗下令以擅离职守斩杀傅伏爱,但仍然不能扭转战场上的局势,唐军始终无法攻取安市城,战争从9月一直打到深秋,天气开始寒冷,唐军粮草也开始缺乏,于是唐太宗下令撤军,最终也没有攻下安市城。
唐军未能攻克安市城主要有三个原因:
1、城墙坚固。
安市城城墙非常坚固,高句丽人自己都攻不下,安市城主不愿意臣服渊盖苏文,渊盖苏文发兵攻了几次都没能攻下来,唐军虽然战斗力强,但攻城不能全靠战斗力,还要看攻城兵器与守城士兵的战斗意志,而且攻城战是所有战争中最难的。
唐军在野外作战几乎是无敌的,但对于攻破城池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靠死办法一点一点地攻击对方的城墙,但安市城城墙又非常牢固,因此没能攻下来。

2、气候原因。
唐军真正用于攻城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左右,从9月开始攻城,到深秋时节,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东北的冬天来得很早,秋天就开始上寒了,如果道路一旦结冰,就难以保障后勤,也就无法攻破了。
唐军困难,安市城内的守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很艰难,而且还面临粮食短缺,相信如果多给唐军一两个月时间,应该能攻破安市城,战争拼的就是实力,以唐朝的实力与战斗力,攻克安东城只是时间问题。
3、军心原因。
所谓的攻城战,最好的办法就是一面攻城,一面给城内守军留一条后路,让对方看到希望, 人的本性如此,一旦有希望,城内的守军就会想办法逃走,而放弃守城,但是李勣上奏唐太宗请求在破城之后屠城,这就犯了大忌,激发了城中守军的抵抗决心。
人就是如此,一旦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就会玩命一样跟你拼命,唐太宗与李勣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应该是想借助威胁城内守军迅速投降,没想到收到了相反的作用,这是唐太宗的失误。
或者说唐太宗过于自信,他认为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以唐太宗本人的经验来看,他打仗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太过于自信,导致唐太宗没能看到真正的原因,也就无法攻下安市城,虽然没攻下,但唐军消灭了高句丽与靺鞨15万联军,也是巨大的胜利。
2018年,韩国人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安市城》,就是根据历史上的安市城之战改编的,不过剧情就有点离谱了,剧中的唐太宗李世民都被安市城守军射瞎了一只眼,然后被迫退军,李世民可是皇帝,他不可能离前线很近,这支箭得射多远才能射中李世民,历史上李世民根本就没有受伤,另外,高句丽是扶余人建立的,跟韩国人也没啥关系。
95年莱温斯基在白宫对克林顿做了个动作,其好友后怕不已:有些过
2005年,32岁的莫妮卡·莱温斯基离开了让她心灰意冷的美国,踏上了飞往英国伦敦的飞机。7年前的一场风波,让她站在风口浪尖的之后,也让她在美国变得声名狼藉。这位出生于犹太家庭的漂亮姑娘,刚结束大学学业,便获得了进入白宫当实习生的机会,这本来应该成为她过上更好人生的开始,却也成了她如今四处碰壁的开端。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5:41:000003古埃及最变态的法老:奥西里斯,以吃人血为生(恐怖)
古埃及最变态的法老是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在活着的时候,为了争夺王位就已经做出了许多残暴的行径。在被自己的弟弟设计杀害后,奥西里斯的儿子不惜付出了一切代价让奥西里斯得以复活。复活后的奥西里斯性格更加残暴,不仅以吃人为生,并且还以十分残忍的手段杀害了自己的弟弟报仇,其性情更是十分暴戾,毫无人性,随意屠杀奴隶。一、奥西里斯被弟弟杀害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440003古代六部之一的兵部 主要的职责是哪些(兵部职权)
兵部的主要权利是掌管军事行政和负责边防。兵部作为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这个部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以及一个国家的安全。掌管军事行政我要新鲜事2024-01-17 21:36:380001姜维为什么背叛魏国(个人忠诚与生存压力)
姜维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章节。他的选择,从投降蜀汉到最终成为蜀汉的军事领袖,背后是复杂的个人忠诚和生存压力的交织。他的身份转变,不仅仅是简单的背叛,而是在乱世中为了生存和理想所做出的艰难选择。我要新鲜事2024-03-20 15:14:500007刘备简介:蜀汉开国皇帝,从卖草鞋到称帝的传奇一生
说到刘备,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与曹魏的曹操、东吴的孙权是三国时期最有权势的人。刘备起初实力最弱,但一路走来,他不仅有了顶级武将关羽、张飞,顶级谋士诸葛亮的支持,还建立了蜀汉,实在是一代传奇人物,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刘备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8:50: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