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什么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大乱局势与外族入侵的比较
三国时期的乱世中,国内群雄并起,纵横沙场。与历史上类似的乱世时期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外族入侵。在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西晋时期,由于国力衰弱,胡人起兵侵扰中原,导致中原大乱,形成了数十个外族政权。而在三国时期,虽然国内乱象丛生,但没有出现外敌入侵的情况,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疑惑。

乌桓国的遭遇与白马义从的威名
《后汉书》中有记载,一国叫做乌桓国的地方,曾试图趁着乱世入侵中原。然而,他们遇到了白马义从公孙瓒,被打得丢盔弃甲而逃回去。公孙瓒在边境游牧民族中名声卓著,因此乌桓国的入侵图谋被彻底挫败。
然而,公孙瓒后来被击败,乌桓国又再次来中原搞事情。这次,他们遭遇的是曹操,曹操派军远征乌桓,并将乌桓首领斩首,彻底平息了外族的侵略。这个例子说明,在三国时期,中原各地的军事重镇都有人镇守,一旦有外族入侵,就会迎头痛击。

三国三方势力的分工与合作
三国时期,刘备抵抗羌戎于西部,曹操抗击匈奴于北方,孙权则防守南海。每个势力都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一片地域。
虽然内部存在纷争和混乱,但对外倒是相对团结一致。一旦有外族入侵,三国势力会共同出击,保卫自己的领土。这种合作与分工的模式为边疆的安宁提供了保障。

西凉马家的边防作用
而要说到在三国时期阻挡外族入侵的功臣,那非西凉马家莫属了。外族入侵主要是鲜卑族和匈奴等游牧民族,他们常以骑兵为主力发动进攻。然而,在西凉马家军的镇守下,他们没有胜算可言。从西北到东北几千公里的防线,都由马家军守护着。
他们以勇猛英勇闻名,连曹操也不得不回避其锋芒。马家军中的将领,比如被列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威名远扬,无敌于中原。还有马腾等西凉武士,都以其骁勇善战而闻名。这些马家军的声望让外族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来入侵中原。

三国时期的边疆安全保障
虽然三国时期内部纷争不断,但外敌入侵的情况相对较少,这也与三国时期边疆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关。除了西凉马家军的镇守,各地都设有军队进行边防巡逻,并有相应的防御工事。这些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边疆防线,使得外族入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主题总结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国内乱象丛生,但外地入侵却不多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各国势力的分工与合作,每个势力各司其职,共同保卫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英勇善战的军事力量的存在,如白马义从公孙瓒和西凉马家军。他们的存在和表现使得外族不敢轻举妄动,保证了边疆的安宁。整个三国时期的形势是复杂而多变的,但边防的稳定和强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曾国藩托付后事,李鸿章询问何人可堪大用,他说出了五个顶尖人才
天下间又哪生出侯门忧国骄子?亦或这孤傲不群少年前途何在?曾国藩,一个传奇的名字。作为晚清中兴第一人,他开创出的人生奇迹至今仍令人侧目。他究竟是怎样从一个门第并不高的儒生,一步步跃升为一代名相的?曾国藩身后又留下了哪些让人津津乐道的逸事?且让我们缓缓道来。一、高中进士初试政途开创清朝官场奇迹我要新鲜事2023-12-05 19:50:110000乾隆不杀巨贪和珅原因揭秘 和珅有能力又忠心(深受宠爱)
和珅当官期间贪了无数的银两,可以说富可敌国也不为过。身为皇帝的乾隆对此知情吗?乾隆当然知情!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史实,可是既然乾隆知道和珅贪污,为什么不处置他呢。虽然乾隆在位时的清朝处于由盛转衰的盛世顶点,但民间还是有许多疾苦。况且皇帝怎么会允许有人贪污自己的银子呢?乾隆不杀巨贪和珅原因揭秘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34:220001六尺巷位于哪个城市:六尺巷展现谦让美德(安徽六尺巷)
六尺巷在很多个城市都有存在,而最著名的就是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了,其已经被列为国家3A级风景旅游区,这条巷子长100米,宽2米,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建造的,而这条巷道的入口旁边还设有石碑,上面刻着礼让二字,著名的诗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因为六尺巷而书写的。六尺巷的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2:25:360000朱元璋最能打的儿子是谁?朱棣?其实是这个被朱棣绑架的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长子朱标,而最像他的则是燕王朱棣。很多人说燕王朱棣是朱元璋儿子中最能打的一个,所以才会靖难成功,最后坐上皇位。实际上,朱元璋有个比朱棣还能打的儿子。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朱棣才能够打败南军,逼死建文帝。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56:070000古代五大商人:富可敌国,缔造当时的商业贸易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家,不过古代也不仅仅只有农民,还是出现了许多商人的,特别是有些难以农作的时候,就会有不少的人跑去经商,比如说战乱和灾荒时就会有一部分人去经商,那么我国古代的十大商人是哪十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古代五大商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58: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