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家财万贯又拒绝曹操的高官厚把妹妹嫁给刘备,为何投降东吴
公元219年,吕蒙趁关羽深陷襄樊战场,无力顾及后方之际,将士兵化妆成商人,偷渡过长江,先是解除了关羽设置在江边上的岗哨,然后兵临公安城,守城将军傅士仁直接投降,接着吕蒙率领大军来到南郡并包围了江陵城,吕蒙让南郡太守糜芳看到投降的傅士仁,随后不久,糜芳投降,吕蒙兵不血刃拿下了整个南郡。
很多人看到糜芳的投降,表示不理解,因为糜芳的身份极为特殊,糜芳与其兄糜竺从刘备主政徐州开始,就一直跟随刘备,在刘备被吕布偷袭徐州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期,糜芳与糜竺不仅没有嫌弃刘备,反而把自己的家财资助刘备,还把家中的仆人2000多人交给刘备补充军队,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糜芳
从公元195年糜芳开始跟随刘备,到公元219年投降吕蒙,糜芳跟随刘备长达24年,糜家一直是刘备背后的财团,为何在关键时刻,糜芳选择了投降?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你得明白糜芳为何要跟随刘备,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糜芳家族世代是商人。
现在的商人是受人尊敬的,但在封建社会,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地位甚至不如农民,吕不韦是商人,为什么吕不韦要资助嬴政的父亲异人呢?因为吕不韦虽然有钱,但是没有地位,他想通过从政来获取地位,提高整个家族的威望。

糜家世代经营
糜芳家族也是这样,尽管他们家里很有钱,世代经商,家中僮仆上万,资产极为丰厚,但为了改变家族的命运,糜芳与糜竺兄弟都从政了,糜氏兄弟最初是跟随陶谦的,陶谦是徐州牧,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而糜氏兄弟是徐州人。《三国志 糜竺传》: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
陶谦去世之后,把徐州让给了刘备,糜氏兄弟于是开始跟随刘备,在刘备最低落的时候,糜氏兄弟都没有嫌弃刘备,反而拿出家财资助刘备,自从刘备失去徐州之后,刘备一直四处流浪,颠沛流离,但是糜氏兄弟并没有舍弃刘备,反而是跟着刘备一起流浪,这非常不容易。
糜氏兄弟跟随刘备
糜氏兄弟认定了跟随刘备会让自己的家族命运改变,是商人的眼光决定了他们的选择,糜氏兄弟作为刘备背后的天使投资人,同样也收获了巨大的利益,糜竺被刘备封为安汉将军,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糜芳被刘备任命为南郡太守,南郡是刘备所属荆州的治所所在地。
从不为人所知的商人,到政治地位较高的蜀汉功臣,糜氏兄弟的投资获得了成功,虽然不如吕不韦那样奇货可居,但从商人成为一个政权地位较高的官员,糜氏兄弟的选择没有错。
二、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
糜氏兄弟有的是钱,随便投靠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都会受到重视,就像陈登、陈珪父子一样,谁主政徐州,陈登父子就投靠谁,从来不一棵树上吊死,但糜氏兄弟不一样,他们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并不怕投资失败,因为他们认定了刘备这个人。

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
曹操曾经封糜竺为嬴郡太守,封麋芳为彭城国相,但糜氏兄弟两人并不接受,反而跟随一无所有的刘备,这在当时非常反常,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以皇帝名义分封,刘备是一无所有、四处流浪的小军阀,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用今天的话来说,曹操代表了国营大企业,刘备代表了草根创业者,糜氏兄弟宁愿跟着草根创业者,也不愿意进国营大企业,背后的原因就是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曹操虽然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但糜氏兄弟如果投靠了曹操,就只是个普通官员,但他们选择投靠,等于选择的是一支绩优股,刘备把糜氏兄弟当作座上宾,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这种受重视的感觉不是曹操能给的。
糜氏兄弟拒绝了曹操的高官厚
在一个小企业受到重视和在一个大企业默默无闻,这两种选择中,糜氏兄弟选择了前者,刘备能够给他们那种受到重视的感觉,糜氏兄弟不缺钱,缺的就是被人尊重,刘备对待士人的态度是放下自己的身段,与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并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按一般的礼节来说,刘备的地位比糜氏兄弟高,封建社会是很讲尊卑贵贱的,刘备主要放低身段结交士人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尊重与人才的跟随,糜氏兄弟是看中了刘备这个人,所以才一直跟随。
三、糜芳家族的豪赌。
商人的天性是就是低买高卖,从中获取利润,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带有一定的豪赌性,糜氏兄弟投靠刘备是整个家族一起投靠的,而且还拒绝了曹操的封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豪赌性,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成功,只是他们选择了刘备。

糜芳跟随刘备也是在豪赌
就像吕不韦选择嬴异人一样,同样是一场豪赌,吕不韦有把握,但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糜竺与糜芳选择跟随刘备,他们也不能断定刘备一定能成功,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赌注押在刘备身上而已,能不能成功一看努力,二看天意。
他们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的起点低,刘备的起点越低,将来成功之后,糜氏兄弟所获取的利益越大,这是商人的天性,跟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心态是一样的,相反,他们投靠曹操的话,即使曹操将来成功了,糜氏兄弟所能得到的利益也很小,或者几乎没有。
既然如此,为何在吕蒙奇袭荆州的时候,糜芳就投降了呢?
其实并不难理解,并不是人人都是不怕死,比如于禁,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多年,曹操都认为于禁是不会投降的,于禁还不是投降关羽了,根本原因就是于禁怕死,于禁被关羽俘虏后,只有两个后果,要么投降,要么被杀,于禁只是选择了投降而已,并非人人都像庞德那样不怕死。
糜芳与士仁
同样的道理,当吕蒙率军兵临南郡江陵城下时,糜芳面临一个选择:是战是降的选择?继续战斗下去,糜芳可能会死,相反如果投降吕蒙,糜芳不会死,糜芳的出身是个商人,商人的天性就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有活下去的希望,谁会一心求死呢?
当时南郡的情况非常糟糕,关羽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襄樊,无暇顾及南郡,公安守将傅士仁已经投降了东吴,江陵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作战的士兵了,而且还有三万张嘴巴要吃饭,这三万人就是于禁及关羽俘虏的七军。

吕蒙白衣渡江
这些魏军虽然投降了关羽,但并代表就忠于关羽,关羽只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慢慢让这些人投降,现在吕蒙突然出现江陵城,给糜芳的震撼非常大,江陵城中的守军无力抵挡东吴军队,关羽远在襄樊,公安已经投降,糜芳又没啥能力,想要活命除了投降还能做什么?
糜芳虽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并不表示他一定会誓死不降,夏侯霸还是夏侯渊的儿子呢,不是照样投降了宿敌蜀汉吗?张绣杀了曹操的亲生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不是照样投降曹操了吗?
对于商人来说,没有永恒的忠心,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糜芳当时的想法,降或不降一直在糜芳的心中想来想去,不降的话,拿什么坚守城池?关羽把绝大多数的荆州军调到了襄樊战场,谁会来救自己?根本没有人。
糜芳在这个时候甚至都不考虑自己亲兄弟糜竺的下场,糜竺当时在成都,糜芳选择投降,不是给糜竺难堪吗?严重的话还会让糜竺受到牵连,换了是曹操,可能都会杀了糜竺,要知道曹操手下的军队在前线作战时,如果有投敌行为,他们的家属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也就是说糜芳在这个时候连亲兄弟的性命都不管了,还会考虑到自己与刘备的亲戚关系吗?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自己的性命大于一切,人在极端状态之下是极为自私的,这是人性,糜芳为了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可以放弃一切了,他的投降也就显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海瑞简介:明朝著名清官,严峻刚直连首辅张居正都怕他
在中国各朝各代,不缺阿谀奉承的贪官,也不乏有那些著名的铁骨谏臣,比如唐有魏征,宋有包拯,明有海瑞。而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明朝海瑞,他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清官,一生都在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有“海青天”之美誉,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一、海瑞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23:040002诸葛亮长相复原 诸葛亮长相如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将三国中诸葛亮的长相复原,放到现在一定是高富帅级别。诸葛亮身高一米八四,在古代那个营养匮乏的时代,一米八四可以说是巨人的身高,诸葛亮英俊潇洒,与众不同,霸气凛然,阳光帅气。诸葛亮不仅有完美的大脑,而且长相十分出众,许多热爱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就是这个集智慧与帅气于一身的人。一、诸葛亮的生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25:360004盗墓界的“不成文规定”:金银珠宝都可盗,唯有玉器万万不可动
盗墓这个话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盗墓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金银珠宝都可以拿走,唯独玉石不能动,这又是为何呢?盗墓者为什么不盗玉石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玉器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体现,并对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盗墓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7-15 20:37:020000一次宴席,一代英雄的悲剧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在古代,皇帝的心情常常变化无常,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在西汉年间,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周亚夫,这位骁勇善战的名将。仅仅因为一次饮宴,便让皇帝产生了杀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呢?西汉年间,周亚夫以其勇猛善战帮助汉景帝稳固江山,并因此被提拔为丞相。然而,丞相一职属于文官,而周亚夫却是武将,尽管他在战场上无往不胜,但在国家大事上却难以取悦皇帝。我要新鲜事2024-06-08 17:50:030004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高?(择优而选)
在古代嫡优于庶,子优于女,但嫡女和庶子到底谁的地位更高,要看两个人所能给家族带来的利益,择优而选。现代社会之中,对男性和女性都是拥有着一样的态度,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基本上都是男尊女卑,等级制度非常的森严,就包括在家族之中,也是长幼有序,更是有着嫡庶之分,这也是在一个家庭里面的分水岭,嫡出和庶出的待遇完全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2-15 11:49:3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