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家财万贯又拒绝曹操的高官厚把妹妹嫁给刘备,为何投降东吴
公元219年,吕蒙趁关羽深陷襄樊战场,无力顾及后方之际,将士兵化妆成商人,偷渡过长江,先是解除了关羽设置在江边上的岗哨,然后兵临公安城,守城将军傅士仁直接投降,接着吕蒙率领大军来到南郡并包围了江陵城,吕蒙让南郡太守糜芳看到投降的傅士仁,随后不久,糜芳投降,吕蒙兵不血刃拿下了整个南郡。
很多人看到糜芳的投降,表示不理解,因为糜芳的身份极为特殊,糜芳与其兄糜竺从刘备主政徐州开始,就一直跟随刘备,在刘备被吕布偷袭徐州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期,糜芳与糜竺不仅没有嫌弃刘备,反而把自己的家财资助刘备,还把家中的仆人2000多人交给刘备补充军队,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
糜芳
从公元195年糜芳开始跟随刘备,到公元219年投降吕蒙,糜芳跟随刘备长达24年,糜家一直是刘备背后的财团,为何在关键时刻,糜芳选择了投降?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你得明白糜芳为何要跟随刘备,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糜芳家族世代是商人。
现在的商人是受人尊敬的,但在封建社会,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士农工商,商人是排在最后的,地位甚至不如农民,吕不韦是商人,为什么吕不韦要资助嬴政的父亲异人呢?因为吕不韦虽然有钱,但是没有地位,他想通过从政来获取地位,提高整个家族的威望。

糜家世代经营
糜芳家族也是这样,尽管他们家里很有钱,世代经商,家中僮仆上万,资产极为丰厚,但为了改变家族的命运,糜芳与糜竺兄弟都从政了,糜氏兄弟最初是跟随陶谦的,陶谦是徐州牧,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而糜氏兄弟是徐州人。《三国志 糜竺传》: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
陶谦去世之后,把徐州让给了刘备,糜氏兄弟于是开始跟随刘备,在刘备最低落的时候,糜氏兄弟都没有嫌弃刘备,反而拿出家财资助刘备,自从刘备失去徐州之后,刘备一直四处流浪,颠沛流离,但是糜氏兄弟并没有舍弃刘备,反而是跟着刘备一起流浪,这非常不容易。
糜氏兄弟跟随刘备
糜氏兄弟认定了跟随刘备会让自己的家族命运改变,是商人的眼光决定了他们的选择,糜氏兄弟作为刘备背后的天使投资人,同样也收获了巨大的利益,糜竺被刘备封为安汉将军,地位还在诸葛亮之上,糜芳被刘备任命为南郡太守,南郡是刘备所属荆州的治所所在地。
从不为人所知的商人,到政治地位较高的蜀汉功臣,糜氏兄弟的投资获得了成功,虽然不如吕不韦那样奇货可居,但从商人成为一个政权地位较高的官员,糜氏兄弟的选择没有错。
二、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
糜氏兄弟有的是钱,随便投靠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都会受到重视,就像陈登、陈珪父子一样,谁主政徐州,陈登父子就投靠谁,从来不一棵树上吊死,但糜氏兄弟不一样,他们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并不怕投资失败,因为他们认定了刘备这个人。

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
曹操曾经封糜竺为嬴郡太守,封麋芳为彭城国相,但糜氏兄弟两人并不接受,反而跟随一无所有的刘备,这在当时非常反常,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以皇帝名义分封,刘备是一无所有、四处流浪的小军阀,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用今天的话来说,曹操代表了国营大企业,刘备代表了草根创业者,糜氏兄弟宁愿跟着草根创业者,也不愿意进国营大企业,背后的原因就是刘备宽厚仁德、知人善用。《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曹操虽然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但糜氏兄弟如果投靠了曹操,就只是个普通官员,但他们选择投靠,等于选择的是一支绩优股,刘备把糜氏兄弟当作座上宾,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这种受重视的感觉不是曹操能给的。
糜氏兄弟拒绝了曹操的高官厚
在一个小企业受到重视和在一个大企业默默无闻,这两种选择中,糜氏兄弟选择了前者,刘备能够给他们那种受到重视的感觉,糜氏兄弟不缺钱,缺的就是被人尊重,刘备对待士人的态度是放下自己的身段,与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并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按一般的礼节来说,刘备的地位比糜氏兄弟高,封建社会是很讲尊卑贵贱的,刘备主要放低身段结交士人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尊重与人才的跟随,糜氏兄弟是看中了刘备这个人,所以才一直跟随。
三、糜芳家族的豪赌。
商人的天性是就是低买高卖,从中获取利润,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带有一定的豪赌性,糜氏兄弟投靠刘备是整个家族一起投靠的,而且还拒绝了曹操的封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豪赌性,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成功,只是他们选择了刘备。

糜芳跟随刘备也是在豪赌
就像吕不韦选择嬴异人一样,同样是一场豪赌,吕不韦有把握,但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糜竺与糜芳选择跟随刘备,他们也不能断定刘备一定能成功,他们只是把自己的赌注押在刘备身上而已,能不能成功一看努力,二看天意。
他们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的起点低,刘备的起点越低,将来成功之后,糜氏兄弟所获取的利益越大,这是商人的天性,跟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心态是一样的,相反,他们投靠曹操的话,即使曹操将来成功了,糜氏兄弟所能得到的利益也很小,或者几乎没有。
既然如此,为何在吕蒙奇袭荆州的时候,糜芳就投降了呢?
其实并不难理解,并不是人人都是不怕死,比如于禁,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多年,曹操都认为于禁是不会投降的,于禁还不是投降关羽了,根本原因就是于禁怕死,于禁被关羽俘虏后,只有两个后果,要么投降,要么被杀,于禁只是选择了投降而已,并非人人都像庞德那样不怕死。
糜芳与士仁
同样的道理,当吕蒙率军兵临南郡江陵城下时,糜芳面临一个选择:是战是降的选择?继续战斗下去,糜芳可能会死,相反如果投降吕蒙,糜芳不会死,糜芳的出身是个商人,商人的天性就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有活下去的希望,谁会一心求死呢?
当时南郡的情况非常糟糕,关羽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襄樊,无暇顾及南郡,公安守将傅士仁已经投降了东吴,江陵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可以作战的士兵了,而且还有三万张嘴巴要吃饭,这三万人就是于禁及关羽俘虏的七军。

吕蒙白衣渡江
这些魏军虽然投降了关羽,但并代表就忠于关羽,关羽只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慢慢让这些人投降,现在吕蒙突然出现江陵城,给糜芳的震撼非常大,江陵城中的守军无力抵挡东吴军队,关羽远在襄樊,公安已经投降,糜芳又没啥能力,想要活命除了投降还能做什么?
糜芳虽然是刘备的小舅子,但并不表示他一定会誓死不降,夏侯霸还是夏侯渊的儿子呢,不是照样投降了宿敌蜀汉吗?张绣杀了曹操的亲生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不是照样投降曹操了吗?
对于商人来说,没有永恒的忠心,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糜芳当时的想法,降或不降一直在糜芳的心中想来想去,不降的话,拿什么坚守城池?关羽把绝大多数的荆州军调到了襄樊战场,谁会来救自己?根本没有人。
糜芳在这个时候甚至都不考虑自己亲兄弟糜竺的下场,糜竺当时在成都,糜芳选择投降,不是给糜竺难堪吗?严重的话还会让糜竺受到牵连,换了是曹操,可能都会杀了糜竺,要知道曹操手下的军队在前线作战时,如果有投敌行为,他们的家属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也就是说糜芳在这个时候连亲兄弟的性命都不管了,还会考虑到自己与刘备的亲戚关系吗?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自己的性命大于一切,人在极端状态之下是极为自私的,这是人性,糜芳为了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可以放弃一切了,他的投降也就显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清朝鳌拜怎么死的,康熙大殿活捉鳌拜(软禁至死)
鳌拜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权臣,被顺治列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不甘心还政于康熙,便威胁遏必隆和康熙,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他权势滔天,目无康熙,这也为鳌拜怎么死的埋下伏笔。康熙秘密组建少年侍卫队,多年后终于活捉鳌拜并且软禁,不久后就在软禁中死去。一、鳌拜的死因之谜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1:30:290001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什么事,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
许多人都知道,萨拉热窝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激发了欧洲各国的矛盾。那一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什么事呢?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与其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身亡,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关于一战导火线的经过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46:100000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 鲁班书被下了邪恶诅咒(记载害人术法)
鲁班书是春秋时期名匠鲁班的著作,人们对于鲁班的大名是非常熟悉的,有许多关于鲁班的故事。鲁班书上记录了鲁班生产劳动经验的结晶,那么为什么鲁班书在历朝历代都被列为禁书呢?鲁班书中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5:36:190000古代最轻的一种刑罚,赐死(君主赐死奴隶巩固自身地位)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里面有赐死这个词语出现,一般都是地位高的君主们对奴隶或者是平民百姓们赐死。其实这种赐死的刑罚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轻的一种刑罚了,不用忍受任何的皮肉之苦。那么具体的赐死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为你揭秘。古代五刑:拶刑、杖刑、宫刑、刑舂、赐死一、什么是赐死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00:250000多尔衮巅峰时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超乎你的想象
多尔衮,清朝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还在政治上展现出高瞻远瞩的领导才华。一、多尔衮从年少时期便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18: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