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中没有氧气,为啥长明灯燃烧千年而不灭?道理很简单
数千年来,长明灯这种燃料奇特、烛火通明的灯具,伴随着古老文明的兴衰而频繁出现在古籍与传说之中。它那永不熄灭的灯火,见证了古人祈福祭祀的仪式,也成为帝王陵寝重要的葬具之一。
然而,当今科学发达,人们早已不再相信长明灯真的能够燃烧千百年。其中的奥秘究竟为何?我们不妨来趟遥远的时空之旅,探寻长明灯的起源与传说。

一、远古时代 火的启示
在遥远的史前时代,人类祖先还居住在山洞之中。深山老林中漆黑一片,入夜后他们只能依靠月光过活。直到有一天,一个叫作格鲁的青年男子,在山洞外收集食物时,意外发现两块打磨生火的奥秘。
那是在一个阴云密布的黄昏,格鲁手持木棍,正在小溪边苦苦寻觅可以充饥的食物。忽然间,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格鲁吓了一跳,手中的木棍也脱手掉入了水中。他着急地在水里摸索,却觉手背一痛,原来是木棍磕在了溪边的石头上。就在一瞬间,格鲁看见一小簇火花从石头上迸射而出,倏忽即逝。
这景象令格鲁震惊不已。他迅速从水中捞起木棍,在两块石头上反复敲击,果然又出现几次火花。“这就是天神赐予我们的礼物!”格鲁激动万分,将这一发现告诉了部落中的其他人。
起初,大家都对火感到害怕,拒绝接近。后来,一些胆子大的青年们在格鲁的带领下,学会了如何制火。当夜幕降临,营火的橙红色火光照亮了山洞。人们兴奋地围坐在火堆旁,品尝起烤熟的野兔与山鸡。这是他们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从此之后,火成为部落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人们用火取暖、照明,还能烹饪食物。可以说,火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古人的生活。
二、长明灯的由来
数百年后,古人已在河谷地带建立起村落。然而,农业社会的生活仍十分艰辛。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山中的蚊虫肆虐,常使村民们苦不堪言。
这一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村边的古树上聚集了无数的毒蚊。它们成群结队,对村民发动“袭击”。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子们身上都起了紫红的包,还有几个患病的老人不治身亡。村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一个叫作乐儿的中年男子想到一个办法。他取来一块软木,在里面凿出一个坑,再添些猪油,做成了一个简陋的灯盏。在这个灯盏里点燃火种,就能散发出光亮。光亮能吓跑蚊虫,保护村民。
当这个主意传开后,每个家庭都制作起了灯盏。只要在屋里点燃灯盏,蚊虫就不再成灾。村民们欣喜万分,纷纷向乐儿表示感谢。
从此,这种可以持续提供光亮的灯盏,就传遍了附近的村落,并逐渐演变为“长明灯”这一名称。人们用它来照明、驱虫,还用其烛火来祈福。长明灯的发明,极大改善了古人的生活。
三、长明灯的传说
数百年后的一个秋日里,村中忽然闹起了一件怪事。村口的老杨说,他昨晚在河边钓鱼时,突然看到一只浑身长毛、形似熊的怪兽从山上跑了下来,直扑向村子。老杨吓得扔下鱼竿就逃,幸好怪兽没追上他。
这个故事吓坏了村民们。长老们翻阅古书,说这似乎是“年兽”,每逢岁末必出来作祟。为了平安,村里的人家都在门口放上了长明灯,并约定今年的长明灯必须通宵达旦地烧,不能中途熄灭,以驱逐年兽的凶气。
就这样,村民们度过了可怕的一夜。天亮后,人们发现年兽并未现身,村里一切平安。人们欣喜地发现,长明灯的灯火真的有驱逐恶灵、保平安的神奇效果。
从此以后,每逢岁末,村里都要点燃长明灯,并保持通宵达旦。这成了一个 Tile 的传统。久而久之,人们赋予长明灯以更多寓意:烛火不灭,象征家族兴旺、生生不息。于是,长明灯的传说就这样流传开来。

四、长明灯的结构
长明灯流传多年,其结构也在不断进步。最初的长明灯只是一个简单的灯盏,里面装燃料,非常简陋,而且不安全。后来,有个叫作张宝的青年找到村中的能工巧匠老刘,请他改进长明灯的结构。
老刘仔细研究后,做出了一个双层的瓷质灯盏。内层装满了燃料,外层装水,起到调节保温的作用。这样一来,长明灯就能更持久、更安全地提供光明了。
张宝高兴地将新式长明灯带回家。他发现瓷质的外壳非常美观,犹如一件工艺品。张宝遂开办起制灯作坊,将这种双层长明灯制作出售。村民们也纷纷跟进,加入制作行列。
不久,双层瓷质的长明灯就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张宝也成了一个小康人家。手艺人老刘看到长明灯越制越精美,也很欣慰。他感慨道:“我们的长明灯,既实用又美观,流传后世吧!”
五、长明灯的传播
数百年后,张宝的家乡已经发展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城镇。这里的瓷质长明灯非常有名,不仅供应本城,还销往周边数百里地的村镇。长明灯成了这个城镇的标志性产品。
这年春天,北方来了一个商队,就下榻在张宝家的店铺内。商队的头目看上了张宝家的长明灯,便批量采购,准备运往北方销售。
次年,商队的头目回来拜访时,高兴地告诉张宝:“你家的长明灯质量实在太好了,在北方的客户们争相购买,我都卖完了!”于是,他再次加大了订单。
从此,张宝家的长明灯通过商队的传播,逐渐打入北方更广大的市场,名声远扬。在后世的几百年时间里,长明灯逐渐传到整个中原大地,成为当时最为常见的灯具,渗透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它也随着古代文明的传播,被带入君主宫廷,成为帝王贵族的日用物件。
六、帝王陵墓的传奇
在古代,帝王死后入葬陵墓,往往会在墓穴中放置许多长明灯,以供灵魂使用。长明灯成了帝王墓葬里不可或缺的物件之一。
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叙利亚地区,公元527年发现的一个古墓中,也有长明灯存在。考古人员进墓时,发现长明灯竟然还在持续燃烧。他们把长明灯取了出来,却无法将其完整保存。
在我国,秦始皇陵根据史书记载,也在墓内放置了长明灯。用的是“人鱼膏”做的燃料,意为鲸鱼油。陵墓建成至今,已历经两千多年。但传说长明灯的烛火,至今仍在墓中通明。
这种说法令许多考古专家感到匪夷所思。他们通过考古发现,认为长明灯不可能持续燃烧那么久。秦始皇时期,要取得如此多的鲸鱼油也十分困难。究竟是什么原理,使长明灯燃烧千年不灭呢?这个谜团困扰着无数研究者。
七、长明灯的奥秘
这些持续燃烧的长明灯,对古代的君王和百姓们来说,都宛若神迹。后人通过科学研究,终于揭开了其中奥秘。
原来,早期制作长明灯时,会在燃料中加入一种叫“黄磷”的物质。黄磷遇到空气,就会自燃持续燃烧。当墓穴中的氧气耗尽后,长明灯自然熄灭。如果打开墓穴引入空气,燃料再次接触氧气,烛火就会重新点燃。
所以,长明灯之所以能在墓穴中“燃烧千年”,其实是一种错觉。考古人员打开古墓时,黄磷再次接触到空气,产生了长明灯“复燃”的现象。
现在,古代长明灯的奥秘已彻底解开。它其实只是一种早期的灯具,并不宇宙奥秘。但长明灯的发明,却的确改变了古人的生活。它也成为古代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时代在变迁,这种古老的灯具,也值得我们铭记。
从遥远的史前,到古代文明的兴起,长明灯的发明轶事,跨越时空,传承至今。
它源自古人对火的敬畏与掌控,经过改良演变,从简单的燃料转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它点亮黑暗,驱逐怪兽,成为祈福祭祀的灯火,流传民间,受到帝王宠幸。
尽管其燃料奥秘已被后人揭开,但那永不熄灭的传说,仍令人遐想联翩。这种古老的灯具,灿烂的照亮了我们文明的曙光。
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现在哪个城市的古称:江苏镇江(扬州)
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的古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许多的城市都有古称,比如说南京的古称叫做金陵;上海的古称叫申城、扈(沪)渎、华亭县等,那么诗中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现在的哪个城市的古称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现在的哪个城市的古称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2:36:430000吉川猛夫——日本之所以能成功轰炸美国珍珠港,全因这个被遗忘的关键人物!
(说历史的女人——第1728期)二战时期最为轰动的大事件之一,便是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但是熟悉当时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时的美国夏威夷珍珠港,那可是全世界顶尖,甚至可以说是防御能力最强的海军基地,也正因此,当时世人都称珍珠港是美国的“太平洋直布罗陀”。(实际上,即便是到了今天,夏威夷珍珠港依然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为重要的海军基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7:32:530000都知道春秋有“五霸”,但90%的人只说对三个,其中两位争议最大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能更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26:070000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他四面受敌最后只剩下28名将士
解答:四面楚歌的主人公就是楚霸王项羽,讲述了刘邦包围项羽后,利用楚国民歌让项羽丧失信心,最后导致项羽自杀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四面受敌,没有人援助的悲惨情景,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03:230000赵云怎么死的 死在哪?野史记载竟死于小小的绣花针
根据正史记载,赵云是死于疾病,但并未提及具体的病因和死亡地点,只知道现代赵云墓的所在地,位于四川大邑的银屏山,这也主要是因为当时赵云在此镇守边疆,抵御羌敌,为了纪念便将他葬于此处。按照三国演义上的说法,赵云享年76岁,也算是较为长寿的,因此也算是自然病死,寿终正寝。赵云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23: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