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绿营汉军有多苦 用着破烂的三眼火铳 武器还得自己花钱修
清朝的绿营汉军,通常称为“绿营兵”,是由清朝在入关之后组建的军队,以原先的明朝官军为核心,以应对各种威胁。虽然用词“仆从部队”或许不太体面,但它确实反映了绿营军的实际情况。

1、绿营军的崛起
清朝的绿营汉军在其初期确实像一支仆从军队。清朝军事史志中记载着:自康熙年间开始,绿营兵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人,成为清朝军队的主力。在战争中,绿营步兵通常占据前线,紧随其后的是旗兵,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战功卓著。他们参与了诸如平定三藩之乱、准部、回疆、金川等战役,赢得了不少功绩。
2、逐渐的式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营军在军事上逐渐式微。清朝历史学家在其史志中写道:“绿营战功,自康熙征三藩时,用旗、绿兵 至四十万,云、贵多山地,绿营步兵居前,旗兵继之,所向辄捷。其后平定准部、回疆、金川,咸有勋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在冲突中的表现逐渐减弱。乾隆时期,绿营军力曾经有所增加,但当英国、法国进入中国,以及粤寇兴起时,绿营军却显得不堪一击。
3、贫困的军饷和装备
要理解绿营军力量的下降,我们需要考虑他们的贫困现状。每位士兵每月只能领到极少量的军饷,再加上一些粮食供给。绿营军的工资非常有限,守城的军队每月仅领取一两银子,而外出作战的步兵每月领取一两五钱银子。这个微薄的收入必须用来维持他们自己的生计,同时还要购买衣物、修理装备和武器。这样的情况使得绿营军难以承受装备的高昂费用,甚至需要他们自己出钱来修理和替换装备。

4、不如明朝待遇
与明末时期的官军相比,绿营军的待遇明显不及。明朝士兵每年的军饷标准约为十八两,还有安家费约为三两,加上各种补贴,一年总收入可能超过二十两。而清朝的绿营军每月只领取一两或一两五钱的工资,每月粮食供给也非常有限。虽然这些标准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上绿营士兵未必能够领到这么多钱和粮食,导致他们陷入贫困。
5、清朝初期的军备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清朝初期的军备。绿营军士兵的主要装备仍然是三眼火铳,这种火器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设计制造。而且,即使在清朝的早期,很多地方的绿营军还使用损坏严重的弓箭、刀枪等冷兵器,军械的质量堪忧。他们缺乏有效的火器、盔甲和其他军事装备,使他们在战斗中处于劣势。
6、明末的末期
尽管绿营军也有一些例外,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军备和待遇不如明末时期的明军。后来,随着明朝的衰落和清军的崛起,绿营军的地位变得更加边缘化。他们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配合八旗军,而不是独自面对强大的南明军队。这也表明,绿营军的地位在清朝中后期更加式微。

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军事力量的崛起和衰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军事待遇、装备质量以及政治背景。清朝绿营兵的兴衰,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中一个小而有趣的片段,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事件。
丑化最严重的明朝万历皇帝,万历三大征是唯一贡献
明朝万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背丑化最严重的皇帝之一,接近30年的时间不上朝,而且只裁官不任免,导致朝廷上的官员越来越少,空缺无数,不过也可以看错万历皇帝是对权利的把控太到位了,古代朝廷中的第二中心,在万历皇帝这完全没有,因为压根没有他关心的人,也没有他相信的人。丑化最严重的皇帝——明朝万历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1:50:590000刘伯温烧饼歌的精准预言,知道自己冤死却不能改变结果
刘伯温烧饼歌跟推背图一样,都是古人留下来的预言书,就跟玛雅预言一样,烧饼歌的预言很多都已经成为现实,让人不得不信,不过烧饼歌是用非常隐晦的歌谣组成,虽然流传很广,影响很深,但是大多数人都并不大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但据说刘伯温预言了自己冤死却没有办法改变。烧饼歌的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5:51:410004吴三桂怎么死的 起兵反清失败后惨遭灭门(次子侥幸逃脱)
明末清初同样是一段混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闯王李自成,也有满族多尔衮势力虎视眈眈,同样有吴三桂的拥兵自重。吴三桂是那段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当时摇摇欲坠的明朝将赌注压在了吴三桂身上,结果吴三桂转身就将满清迎入关。吴三桂最终怎么死的呢?吴三桂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02:46000016岁被印上壹圆人民币的侗族少女石乃引,如今十指发黑令人感慨
(说历史的女人——第1472期)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迄今为止已经印制发行了五套。我国的人民币为了突出“人民性”,为了体现全国多民族大团结,不但印上了普通人的肖像,而且还印上了不少少数民族人物。在第四套人民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9:00:110000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太仓刘家港(中国古代第一码头)
三宝太监郑和相信只要是懂一点点历史的人都应该认识他,他是我国历史上远航第一人,郑和7次下西洋的故事也流传至今。但如果要问到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我估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郑和下西洋的整个历史经过,看看他到底都去了哪些地方,干了哪些事,对历史的影响又是怎样的!郑和下西洋起锚地点:江苏太仓刘家港(中国古代第一码头)郑和下西洋的经过: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1:20: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