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隆武朝廷为何灭亡 这都要从一只耳朵说起
南明王朝,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关于其第二位皇帝——明绍宗隆武皇帝。传说他或许有望复兴明朝,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君主无论头衔多盛大,仍然是受限的。无论道德有多高尚,思维有多清醒,如果没有相应的才干和政治手腕,没有善于顺势而为,那么逆转命运的机会就微乎其微。

一、明太祖朱元璋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记
南明王朝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两位皇帝,而更关键的是权力在政府内的平衡。这种“力量均衡前提下的集权”意味着无论是皇帝、地方武将、统领地方军事力量的武将、地方长官,还是中央的政务官员,都不能恣意妄为,他们必须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明朝才有机会东山再起。然而,隆武朝廷显然未能满足这些要求。尽管隆武皇帝怀揣抗清护国的伟大愿望,但隆武朝廷一年多的存在充满了腐败、混乱,不亚于弘光政权的覆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隆武朝廷的灭亡起初与一只耳朵有关,那只耳朵属于隆武朝廷户部尚书何楷。
二、为什么这位身份显赫的户部尚书丢失了一只耳朵
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当时,郑芝龙和郑鸿逵两兄弟在面对隆武皇帝时扇风。尽管他们感到惬意和得意,但问题在于皇帝坐在他们面前,而大臣们扇风似乎有失礼。何楷也这样认为,于是他弹劾了郑兄弟,指责他们“无人臣礼”。隆武皇帝认为何楷敢于直言,便提拔他为左佥都御史。然而,这激怒了郑芝龙兄弟,他们多次找茬刁难何楷,最终迫使他放弃官职,返回家乡。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派遣部下的杨耿伪装成土匪袭击何楷,切去了他的一只耳朵。

三、隆武皇帝与实力派的郑芝龙和郑鸿逵的关系究竟如何
也许有人会说,隆武皇帝是郑芝龙支持的傀儡,但这一说法显然不准确。拥戴唐王的人不是郑芝龙,而是他的弟弟郑鸿逵。历史文献《思文大纪》记载:“弘光元年六月,靖虏伯郑鸿逵、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拟奉唐藩监国于闽省。” 郑芝龙直到唐藩入福建后才加入支持监国的行列。郑鸿逵当时是崇祯三年的武举人,被调任到天津巡抚郑宗周的中军官,后来又被都督孙应龙所属。郑芝龙在料罗湾海战中大胜荷兰殖民者的舰队,郑鸿逵借光成为锦衣卫千户,后来又通过武举考试获得士职,从此官运亨通。
崇祯十四年,郑鸿逵考中武进士,被任命为都指挥使,统领3000名士兵。崇祯十六年晋升为副总兵,手下有2000名士兵,崇祯十七年又增加了2000名士兵。弘光元年,他被任命为左军都督兼水师挂镇海将军,封靖虏伯,镇守九江,手下的军队扩大到15000人。在这期间,他结识了当时仍是唐王的隆武帝。弘光政权垮台后,郑鸿逵带着他的军队逃到浙江,后来遇到了朱聿键,也就是唐王。随后,郑鸿逵带着朱聿键进入福建,与他的兄长商议拥戴唐王为新的监国。
唐藩的支持者不是郑芝龙,而是他的弟弟郑鸿逵。郑鸿逵的政治晋升和军事统帅地位表明,他在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郑芝龙一直在后来加入支持监国的行列。这表明兄弟之间不能被视为一股势力,即使兄弟之间有不同的政治取向。

四、隆武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路振飞曾对隆武皇帝提出批评,他说:“隆武皇帝喜怒无常,变化多端,缺乏权衡之度。他与宰相腾蛟商讨事务,招募、辟召,即刻发出承制文书,腾蛟也独立下令寻找人才,任命监纪府佐,停止了每年的贡生选拔,而改为任命教职,这使得志向远大但急躁的年轻人纷纷前来应聘,不过早晨来,晚上就解雇。杨国栋被任命为部将,负责招募部下,授予军职并晋升为副总兵,仍然隶属于道标,这些举措都充分表明皇帝并不懂得管理事务。”
以上的描述揭示了一个问题,隆武皇帝在用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他心急求治,更喜欢即刻行动,而不是慎重思考。这种急于行事的行为使政府陷入混乱。
更有甚者,这位皇帝发号施令的方式常常轻率,缺乏慎重考虑。这是一个弱势皇帝,他试图摆脱郑氏兄弟的影响,因此带着“御营”离开福州,期望江西、广东和湖北的支持,但郑鸿逵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应。这再次表明,尽管有皇帝的名头,但他在郑氏兄弟面前无法掌握主动。
五、为什么南明王朝只存在了一年多
历史学家王夫之对隆武朝廷的评价适用于这个问题,只需稍作修改即可:皇帝“负气矫迫,喜怒轻发,号令屡更,凡上所长,皆臣所甚忧”。隆武皇帝有着复兴国家的雄心,但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才能。政局混乱,各派势力以自身利益为重,清军一来,南明官员和士兵纷纷投降或逃亡,唯有少数英勇者,如年仅22岁的郑成功,继续抵抗。
南明王朝的命运最终取决于皇帝的品质、政府的稳定性和国内外局势。虽然隆武皇帝怀揣复兴的愿望,但政府的腐败和混乱,以及清军的入侵,使南明王朝只能存续一年多。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权谋和命运紧密相连,而一个朝代的兴衰往往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君主,还取决于政府的整体质量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南明王朝是历史的一部分,它的兴衰教育着我们,在政治和权谋的世界中,各种因素都需要谨慎权衡,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那一年,曾经的第一大岛库页岛,就这样从清朝被割让出去了
我国第一大岛“库页岛”,面积是台湾岛的一倍还多。然而,库页岛在1860年被沙俄入侵,这个岛屿就此丧失。当时,清政府因为签订了《北京条约》,把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这些土地中包括库页岛和海参崴。如果没有签订这份不平等条约,我国现在的最大岛屿就会是库页岛。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9:29:400000帝俄时期,俄国与美国贷款谈判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一月贷款在1915年8月份全部偿清,维连金随即收到了花旗银行打算与俄国进行新贷款谈判的消息。条件是用价值为贷款金额1.5倍的铁路有价债券作担保,不过该提议被俄国财政大臣巴克回绝了。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俄国先后和多家美国银行进行了贷款谈判,但都没有谈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56:150000曾国藩下令招募三千兵勇,手下拼尽全力招了一万,曾:此人不能留
1840年伊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华民族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民族危亡之际,一些有志之士踏上了救亡图存的道路。18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首发起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可即即便如此,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对农民的剥削从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揭竿而起,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3:01:230000慈禧贴身宫女回忆宫廷生活:睡觉必须侧卧、两腿蜷缩,为何?
在《康熙王朝》、《孝庄秘史》等热播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容貌端庄、服装统一的清朝宫女。在主子们面前,这些宫女举手投足之间都显露着分寸感。其实在实际的清朝宫廷生活里,这些宫女们要遵守的规矩比电视剧里还要多!十九世纪四年代,慈禧太后的贴身宫女荣儿晚年回忆:“宫女们在穿衣、吃饭、出虚恭(放屁)方面都要遵守规矩。”“就连夜晚自己睡觉时也要身体侧卧,蜷缩双腿......”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1:21:140004古代死得最惨的十大女子:第一最惨(被割四肢/制成人彘)
在古时候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尤其是那些常伴在帝王身边的女人命运更是多舛,比如戚夫人就曾经在备受宠爱的时候被吕后砍掉了手脚,做成了人彘,简直不是一个惨字能够形容的了的,尤其古代死得最惨的十大女子更是悲剧,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死得最惨的十大女子1.戚夫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8: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