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进军扬州曾十日不封刀,屠城80万人,百年后才知真相
前言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王朝的更迭似乎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循环律。每个朝代的兴衰成败,都伴随着无数的战乱和屠杀。而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凄惨的屠杀史实至今仍触目惊心。其中扬州十日记无疑是其中之一,一部承载了无数生命的血泪史诗。

一、明朝内忧外患 四分五裂难团圆
公元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继位,是为明崇祯帝。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已经四分五裂。明朝这艘巨轮,在风雨飘摇中已经出现了裂痕。这一次,它是否还能再次东山再起,重整山河,已是未知数。
在明朝腹地,民变此起彼伏。李自成,张献忠等一干农民起义军,正在明朝的统治基础上敲开一个又一个缺口。他们或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地位,带领着农民起义军与明朝殊死搏斗,企图在明朝这个即将倒塌的王朝废墟上,建立自己的江山。
而在明朝北部边陲,满洲建州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正以异于常人的意志和手段,一点一点凝聚起满洲贵种。他们有的人是自然生而之奇才,有的人则是因为战争磨砺成长。他们都在皇太极的麾下与女真各部斗争,经受着生死攸关的考验。

金甲铁骑,勇猛过人,使得满洲部族的实力日益强大。俺答汗、杜松汗、豪格等一干猛将,都是满洲八旗的中流砥柱。他们和皇太极一起,一点一点夺下了哈尔滨、沈阳等重镇。皇太极甚至还在沈阳称帝建国,建立大清,意在取代明朝,称霸中原。
而对此一切的明朝皇帝似乎还浑然不觉,依旧整日在后宫与宠妃们风流快活。朝政日益衰败,百姓们在战乱中沦为阶下囚,生不如死。这让忠心的臣子们痛心疾首,却也无能为力。明朝这艘巨轮,在内忧外患的包围下,已经命悬一线。
二、破城之战:史可法与多铎命悬故城
公元1644年农历正月,李自成终于攻入明都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正式宣告灭亡。而就在此时,明朝边陲的吴三桂为了自保,竟然倒戈投降了满洲国,为满洲军打开了进入关内的大门。
多尔衮这个满洲摄政王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即命令满洲八旗大举南下,一举占领北京。作为明朝满清敌对的世仇之地,北京城被洗劫一空。而后,多尔衮又立即命令满洲八旗分兵两路,一路直取南京,一路西进河南,粉碎明朝残余势力,占领明朝故地。
在多尔衮的策划下,清军势如破竹。明朝虽已覆灭,但其余势力犹在,不容小觑。各地守军和义军虽然意志坚定,却也难以抵抗清军的铁蹄。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下,一座又一座明朝故城沦陷。其中扬州这座富庶的军事要地,更是清军必争之地。

扬州此役,史可法为守将。他本是一位北方将领,后来归顺南明,守卫扬州。史可法性格刚烈,对敌人从不留情。他深知扬州的战略地位,一旦沦陷,将对南明势力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史可法誓死守城,与清军殊死决战。
清军此战派出重兵,由多铎亲自率领清军,死撕扬州。多铎生性残忍,作战从不留活口。他此次围城,誓要将史可法万夫所指的扬州防线打破,一雪前耻。
两军对垒七日有余,扬州城内已伤亡惨重。多铎屡次劝降,史可法坚定不受威胁。两人隔城相峙,势如水火。最终,史可法守城七日后,清军终于攻入城中。史可法和他的部下打到最后一刻,才被清军生擒。
三、十日血雨:多铎屠城八十万
扬州城破的那一刻,本应该是清军的胜利时刻。然而此时的多铎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和善意。因为史可法的顽强抵抗让他无名火中烧,此战拖了近十天才能取胜,也让他丢尽了脸面。
多铎本就是一个残暴的将领。他生性嗜杀成瘾,作战杀人无数。每每取胜后,都会对降兵和百姓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已成为他的一种扭曲乐趣。而此次史可法的顽强抵抗,更是让他积怨已久。
于是,这个曾经击败过史可法的战神,在取胜时竟然对手下发出了一个噩梦般的命令——屠城。
没有任何庆功的酒宴,没有任何胜利的欢呼。多铎只留给史可法冷酷的制敌之术,任由手下对城中百姓展开疯狂的杀戮。那一刻,史可法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守护了七日七夜的百姓们,在铁蹄下惨遭杀戮。

十日之间,扬州城就如同人间地狱。无辜的百姓们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惨无人道屠杀。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哀嚎声不绝于耳。据记载,这十天间共有八十万扬州百姓惨遭杀害。这并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单方面的疯狂杀戮。
多铎屠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多铎本性残忍,爱好杀戮。其二,想要对史可法进行惩罚。其三,恢复清军威信。其四,镇压民心。
多铎残忍嗜血,屠杀百姓实为其扭曲爱好。借口报复史可法不过是多铎杀人罪行的一个幌子。而过度屠杀百姓,一方面可以恢复清军在此役的威信,另一方面也可以镇压扬州百姓,从心理上彻底摧毁他们反抗的意志。
对于多铎而言,生命就如同草芥。而屠城可以带给他扭曲心理的满足感。这是一个屠夫对待猎物般的心态。他根本没有将百姓当成生命看待。
结语
扬州十日记,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血泪史诗。它记录了战争带给人性的毁灭,以及生命的脆弱。多铎屠城的举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深重的伤痛。那八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在他的铁蹄下化为乌有。
史可法作为一名守军将领,与多铎比肩而立,坚持到最后一刻。他虽然英勇,却也无力回天。我们不能责怪他没有保护百姓,因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非他一人之力所能阻止。他和百姓一样,都是屠城的受害者。
战争中从来没有完全的胜利者。即使多铎取胜占领了城池,但这场屠杀也让他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血债。生命不是草芥,不是任人践踏的猎物。多铎最终也只能在良知的谴责下,活受罪孽的折磨。
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通过缅怀过去的血泪教训,引以为戒。生命的宝贵,这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都值得我们永远记住。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辜负那八十万逝去的生命。我们要铭记历史,也要守护生命的尊严。这是我们对那场屠杀最起码的敬意。
63年毛岸青向父亲求词,毛主席沉吟良久写下四字,岸青:您写错了
1963年的一个周末,中南海一片喜气洋洋。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打扫屋子,毛泽东更是一反常态,频繁看向门外,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人。终于,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过后,毛岸青邵华夫妇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爸爸,我们来看你了!”久别重逢,毛氏父子心里都很高兴。一阵寒暄后,毛岸青向主席提议,希望对方能将当初为母亲所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誊写一份,送给他们留作纪念。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0:26:0400001972 年长沙发现千年不腐女尸,胃里138 粒半甜瓜子,或与死因有关
1972年的4月,一个考古学家在检查被丝绸麻布包裹的古尸时,感觉摸到了软软的皮肤,顿时将专家吓了一跳。因为他们正在研究的这具尸体,是从一个上千年的墓穴中挖出来的,按道理说,这里面应该是一具干枯的尸体,为何摸着像是新鲜的尸体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56:430003法正在蜀汉的地位:官至尚书令(曾献计斩首夏侯渊)
在三国时期有许多霸主,刘备就是其中一个,他最后还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我们说起刘备手下最得力的助手时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诸葛亮,但是其实在诸葛亮光芒掩盖之下还有一些优秀的谋士,比如说法正就曾为刘备出谋划策,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法正在蜀汉的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41:410000台军老兵回忆96年“台海危机”:士兵已写好遗嘱!战争一触即发
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经总统克林顿允许,李登辉将于6月前往美国进行一周的“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此消息一出,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深感意外。尽管在两天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与副国务卿塔诺夫已经将这个消息正式告知了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5:120001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历史上第一个两次登基为帝的人
唐中宗李显是唐王朝的第四个皇帝,他在历史上不太有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不过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两位能两次登基做皇帝的人之一(另一个是明朝的明英宗)。历史上第一个登基两次的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0:12: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