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到底是不是祸国奸臣?
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到底是不是祸国奸臣?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在很多人印象中,凡是改革派,都是正义的,都是好的;凡是守旧派,都是邪恶的,都是坏的。但其实,改革和守旧之间,往往并不存在所谓好与坏之分。
因为,后世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就是看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没有增加。
举个例子,国家原先一年的财政收入是5000万两白银,后经过改革派人士改革,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提高到8000万两白银,那后世在评价时,就认为这个改革是好的。
问题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新的农作物也没有被研制出来之前,社会所能创造的总财富其实是一定的,尤其是在达到某个数值之后,就很难再继续增长。这个时候帝国的财政收入增加,通常就意味着民间的财富变少。
那么,这个从民间获取来的财富,究竟是出自谁的口袋呢?

按照改革派人士来说,政府新增加的钱,都是出自那些有钱的地主乡绅、官僚阶层,是撬动的他们的奶酪。总而言之,帝国的改革,是劫富济贫,是把有钱人非法获取的财富收归国有,然后由国家用来作惠民工程。
但是,按照保守派人士来说,政府新增加的钱,都是出自广大底层百姓的腰包。总而言之,帝国的所谓改革,其实是变相搜刮民脂民膏,是与民夺利,再总而言之,这些所谓改革派官员,都是通过横征暴敛,把广大底层百姓的腰包给掏空。

其实呢,类似的争论,就是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的核心焦点,按照王安石等改革派构想,其实就是呼吁政府全面插手市场经济运行,因为这样政府和百姓都能获取很多好处。
比如政府放贷,老百姓就不用受高利贷的盘剥;再比如,政府建立更多的国营商场,老百姓就可以买到更便宜的货物;再比如,政府收钱雇民工,老百姓就不用为徭役奔波了;再比如,政府收钱储备粮食,老百姓就相当于买了一份免于饥饿的保险……
当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政府并没有加税,财政收入却明显增多。也就是说,政府所增加的这些收入,其实是与那些有钱人争夺利益,把原本属于他们的收入变成国家的,广大老百姓在这个过程总并不需要多交税,相反因为这些行业被国家垄断,老百姓甚至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相关物资,所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至于司马光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政府全面插手经济运行,即使是出于好心,也会把事情办坏的。因为,那些负责执行的官员,他们真的敢动有钱人的利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先不说这些有钱人本身就是有权有势,就是这些负责执行官员,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之一,让他们革自己的命,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官员与有钱人相互勾结,然后巧立名目、变相盘剥老百姓。

也正因为此,司马光认为改革所增加的财政收入,其实都是出自广大底层百姓的腰包,他们并没有因为改革而获利,反而因为改革生活得更加贫困。所以司马光反对改革,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全面插手经济运行。
那么,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观点究竟谁正确呢?其实我们很难真正去判断清楚,因为王安石一生清明廉洁,但人家司马光也是两袖清风,他们两人的道德品质都非常之高。至于下面的众多保守派官员,还有众多改革派官员,从本质上来说,恐怕也都差不多。因为,真正全心全意为百姓考虑的官员,永远只是少数。
事实上,相关的争论,在古今中外的经济史上,都从未停止过;就是在现代中国,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所以,如果简单把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归为祸国奸臣的行列,显然是有失公允,至于北宋积贫积弱的情况,就更与他们无关。
因为,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没有出现重大改变之前,所谓的改革,即便执行得非常成功,最终也只是缓解政府一时的财政危机而已;但如果执行得出现偏差,那轻者弄得民怨沸腾,许多百姓因此流离失所;重则直接让帝国内部爆发大的动乱。
黄相简介:北宋时期人物(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之子)
黄相是江苏泰州地区的一个方言,意思是不给自己面子,但是其实在古代这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叫黄相的人还是著名的大文豪黄庭坚的儿子,那么身为大文豪儿子的黄相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黄相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17:460000杜月笙后人现状曝光,受良好教育居海外与父亲截然不同
说起上海的黑帮,杜月笙这个名字人们应该不会感动陌生,在国民时期可以说是上海黑社会的老大了,黑白两道通吃,甚至被称为是上海皇帝。关于杜月笙后人现状一直都是人们十分好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杜月笙后人现状如何。一、杜月笙后人现状曝光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09:450000赞颂英雄,铭记历史:抗战老兵付心德的崇高人生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岁月里,不仅有十大将军、十大元帅等英雄人物熠熠生辉,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无名英雄,他们用生命和汗水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今天,我们要赞颂的是其中一位抗战老兵——付心德。他的一生,是抗战岁月中的一曲崇高乐章,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光辉。付心德:一个普通军医的不平凡选择我要新鲜事2024-06-06 16:44:310000六国灭亡赵国最悲壮吗:赵国誓死抵抗(死伤惨重)
六国灭亡的过程中,的确是赵国最为悲壮。在一切几乎都已成定局的战国末期,赵国仍与秦国战乱不断。赵国不肯轻易妥协,并且死死抵抗秦国的入侵。赵国在战国时期曾经经历过不少的改革,因此,在国力上还算比较强盛。当时的秦王明白,赵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路上最为坚韧的一块绊脚石,因此便派兵大肆攻打赵国,赵国将领的牺牲情况也最为惨烈。一、赵国战败十分可惜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24:480003江南四大才子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怎么死的(33岁早逝)
徐祯卿,明朝大才子,以诗歌闻名于世,与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们四人处于同一时期,并且都是江苏人,少年出名,所以也有个江南四大才子的称号。不过天妒英才,徐祯卿年仅33岁就早逝了,实在是可惜!江南四大才子徐祯卿简介1、少年聪颖异常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34:2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