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刘邦闻听此言,为什么脊背发凉?
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刘邦终于把陈豨这个小弟弟收拾了一顿,高高兴兴地回到京城。这一次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平息了叛乱,还顺便解决了他心中最大的烦恼——韩信。
刘邦觉得韩信这个家伙太能打仗了,简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他总怕哪天韩信心血来潮,想要自己当皇帝。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干掉韩信,毕竟人家帮他打下了半个天下。这让他每天都睡不安稳,做梦都想着怎么除掉韩信。
幸好他老婆吕后很给力,趁着他不在家,就把韩信给宰了。这让刘邦欢喜若狂。可是当吕后告诉他韩信临死前说了什么时,刘邦吓得浑身冒冷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让刘邦如此惊恐?
大丈夫能屈能伸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可是他心里还是有点不爽,因为他出身低微,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长大了连个小官都当不上。所以他一直觉得自己不配当皇帝,总有人会看不起他。
为了让天下人都服服帖帖地听他的话,他就分封了八个异姓王,说是他们都是帮他打天下的功臣。韩信就是其中之一,被封为楚王。
韩信原来是淮阴人,从小就跟着妈妈过日子,爸爸早死了。他的童年很惨,经常被别人欺负,还没钱上学。长大后他想当个小吏,能给妈妈买点好吃的。可是官场黑暗,没有后台,韩信根本混不进去。

后来妈妈也死了,韩信连个棺材都买不起,只好借了点钱把妈妈埋了。韩信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就发誓要出人头地。
于是韩信离开了家乡,四处闯荡,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兵法。
韩信还遇到过一个流氓屠夫,在街上欺负他,说要跟他比试剑法,如果输了就要让韩信从他的裤裆下面钻过去。
这个时候韩信表现出了大丈夫的气概,他知道自己打不过那个屠夫,就干脆承认失败,忍受了这一次“胯下之辱”。这说明韩信很有智慧和胆识,将来肯定能成就大事。
可是因为这次羞辱,韩信觉得在淮阴呆不下去了,就带着自己的剑去投奔项羽的叔叔项梁。
难寻伯乐的韩信
在项梁手下呆了几年,韩信一直都是个小兵,没有官职没有地位,还经常被那些自以为是的江东子弟瞧不起。这让韩信对项梁很失望。
他心想自己肯定是没前途了,还不如去跟着刘邦混。毕竟刘邦也是个草根出身的人,应该不会歧视自己。
就这样,韩信离开了项梁,来到了刘邦的军队。
可谁知道,刘邦早就听说过韩信被屠夫欺负的事情,心里有点看不起韩信。但是既然有人来投靠自己,刘邦也不好意思拒绝他,就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看仓库的活儿。
当时仓库里有好几万斤粮食,韩信发现很多粮食晒不到太阳会发霉变质。为了节约粮食,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每次都先吃旧粮食,把新粮食放到后面去。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推陈出新”的做法。
因为韩信的聪明才智,仓库里的粮食浪费率大大降低了。这让萧何十分惊讶,他去了解了一下韩信的情况,发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像是一颗被尘埃覆盖的明珠。
萧何很欣赏韩信,就多次向刘邦推荐他,希望刘邦能给他一个重要的职位。可是刘邦就是不听萧何的话,觉得韩信不过是个胯下之辱的小人物,没什么了不起。
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后,韩信觉得刘邦也是个眼光短浅的人,不想再跟着他混了。
萧何却十分坚持,看到韩信收拾行李要走,就亲自骑马追了他两天两夜,才把韩信劝回来。
也正是因为萧何为了一个小兵能这么卖力,刘邦才开始对韩信有点好奇,就给了他一个偏将军的头衔,先试试水,看看他有没有本事。
可是萧何还是不满意,一直催促刘邦,最后刘邦勉强给了韩信一个大将军的官位。
从此,韩信终于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开始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挟功自立,埋下祸患
韩信曾经在项羽手下当过兵,对项羽的军队很熟悉。在成为刘邦手下大将军后,韩信带兵跟项羽打仗,几乎是无往不利。

韩信凭借着自己的武艺和谋略,一路攻占咸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帮助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可这个时候刘邦紧张了,怕自己手下的兵都认为自己姓“韩”,就趁着韩信睡觉时偷走了他的兵符,自己去跟项羽对决。
可惜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被困在垓下。只好写信求救韩信。谁知道韩信做了一个傻事,那就是挟功自立。
韩信回信说:“我打下来的地方都是我的地盘,你要是想让我救你,就得给我封王。否则我就不管你死活了。”
刘邦气得要吐血,但是为了保命,只好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于是他封了齐王给韩信。
得到封王的韩信立马带兵杀向项羽。项羽见势不妙,就派人劝说韩信:“你跟着刘邦干嘛?他又不重用你。你要是跟我一起干,我以后把天下让给你。”
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听了这话心动了。他对韩信说:“项羽也是个不错的老板,你跟着刘邦干了这么久,都是你的功劳,可是刘邦却不信任你,还偷走你的兵符,害你差点被杀。你还不如跟着项羽干,说不定真能当上皇帝。”
韩信却说:“刘邦对我有恩,我不能背叛他。我只想做个忠臣。”
蒯通觉得韩信太傻了,就劝了他几次:“你别等着刘邦把你当成狗一样煮了你才后悔!”
最后蒯通觉得跟着韩信没前途,就离开了韩信,回到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个算命先生。
在蒯通走后,韩信一路打得项羽落花流水,成功救出了刘邦。

而项羽在撤退前,还留下了一句名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就是说:“我力大无穷,气势冲天,可惜时运不济,我的马也不肯跑。我的马不肯跑,我该怎么办呢?唉,唉,唉,我该怎么办呢!”
狡兔死走狗烹
蒯通说得没错,刘邦心胸狭窄,一直记恨着韩信要当齐王的事情。如今天下已定,刘邦更加害怕韩信会夺走他的皇位。于是他就想方设法要除掉韩信。
可是韩信立下的功劳太大了,要是随便杀了他,会引起天下人的反感。终于有一天,刘邦的一个小弟弟陈豨造反了。陈豨以前是韩信的部下,所以韩信也被牵连进去。
刘邦的老婆吕后趁机出手,和萧何一起设计了一个圈套,把韩信骗进了宫里。
韩信毫无戒备地进了宫,却被吕后安排好的人抓住了。他们把韩信装进一个布袋里,用竹竿戳死了他。就这样,一代名将就被吕后干掉了。
吕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刘邦,并且顺便告诉了他韩信的遗言:“我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话,结果被一个女人耍了。这难道是天意吗?”
意思就是说:韩信很后悔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反叛刘邦。结果被一个女人设计杀死了。这难道是命中注定吗?
听到韩信的遗言后,刘邦吓得浑身发抖。他突然意识到:韩信真的有过谋反的想法。而这个蒯通果然曾经建议过韩信自立为王!
还好韩信没有真的背叛自己。现在杀了韩信倒是解决了心中的大患!
而这个蒯通居然有这样的眼光和胆识,竟然敢劝韩信反叛自己。这个人绝对不能留!他一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于是刘邦立刻派人去抓蒯通,想要把他活活煮了。可是蒯通很聪明,他跪在地上对刘邦说:“大王,我冤枉啊!我跟着韩信打仗,只是为了谋生。现在我已经不跟他有关系了,而且我要是早点认识你,知道你有这么厉害,我肯定会跟着你干,为你卖命啊!”
刘邦听了蒯通的话,心里一阵舒坦。他觉得蒯通是个会说话的人,就原谅了他。毕竟韩信已经死了,死人也不能再给他添乱了。而且蒯通只是个算命先生,并不从政。如果他连蒯通都杀了,别人会说他心胸狭隘,怕韩信夺走他的皇位。
所以刘邦就放了蒯通。可是这个时候,韩信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如果当初韩信不贪图封王之位,不跟刘邦讨价还价,也许刘邦就不会一直怀疑他,想要杀掉他。
现在刘邦终于除掉了韩信,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觉得自己可以安心当皇帝了。
林徽因一生的简介: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
林徽因是近代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虽然她和徐志摩的绯闻传得人尽皆知,但是实际上这大部分都是人们的猜测和脑补,林徽因不曾与徐志摩有过多的瓜葛,后来还有人写《林徽因的一生》这本书来介绍林徽因作出的贡献,那么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件事吧!林徽因一生的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33:430000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太仓(地理位置优越决定港口条件)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太仓。太仓被誉为天然粮仓,由于元朝京杭大运河漕运并不安全,运送粮食的风险较大,太仓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港口条件,这里非常适合大型的海船出海,借此太仓成为运粮的强有力支撑,是郑和下西洋每每起锚之地。一、太仓近京城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30:100000隋唐时,能接住李元霸三锤的仅4人,排名第一的他一枪挑翻李元霸
在《隋唐演义》与《说唐演义全传》中,有着这么一位英雄,他名叫李元霸。传说他是金翅大鹏转世投胎,虽然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却有着极大的力气,双手使得一对八百斤铁锤,在隋唐好汉中无人能敌,排名第一。纵观隋唐的英雄好汉,能接住他三锤的只有四位,而其中一人竟能一枪将李元霸挑翻下马。那么,能接住李元霸三锤的四人都是谁?第一名在武艺上又有怎样的过人之处?哪吒转世,接三锤而名扬天下我要新鲜事2023-08-27 20:02:1400001992年,中国海口市1个楼盘17个月被倒卖了12次,最后告到法院,如何处理?
(说历史的女人——第1819期)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这么一句名言:“去买地皮,因为土地再也无法制造。”相信看到这句话的读者,同时对中国土地、地产比较熟悉的读者,可能都会为之会心一笑。房子,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产业,更是家——代表了身心为之寄托的一个根基和存在。但也正是因此,地产商们有了可以施展的空间,只要在这个领域发挥得当,从来都没有输掉的商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6:25:420000凤姓起源和来历:上古凤鸟氏是始祖(掌管天文历法)
凤姓主要来源有四个,一是源自黄帝时期的凤鸟氏,帝喾时期“凤历”是专门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最终简化为凤姓。二是源自唐朝南诏国的阁罗凤氏,是周文王第17个儿子的后代,所以也是姬姓后裔。三是源自风姓,可以追溯到女娲氏,当时以凤鸟为图腾,最终以此为姓。四是源自唐朝时期的官职“凤阁”。凤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凤鸟氏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50: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