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马谡堵住街亭,蜀汉将会发生5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都无可奈何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数次北伐,意图收复中原故地。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次,是公元228年诸葛亮进军陇右的战役。这次战役最终以诸葛亮取得三郡后主动撤军告终,其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马谡失守街亭。
本文拟通过分析马谡失守街亭的影响,探讨一个看似微小的偶然事件,如何改变了整个战役的走向,并深刻影响了三国格局的演变。
一、228年,诸葛亮出征陇右,连下三郡
公元228年农历三月,57岁的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在占领武都、阴平等地后,很快攻破南安郡,将其纳入版图。
此时的诸葛亮兵锋正酣,他决心要趁热打铁,再下一城。六月时,诸葛亮派遣魏延率一万多兵马攻取天水郡,随后又亲自率军袭取安定郡。到了七月,蜀军已经占领陇右三郡,只剩下广魏郡和陇西郡还在曹魏手中。
这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当时57岁的诸葛亮虽已年事已高,但他的北伐志向仍然很坚定。通过连下三郡的行动,诸葛亮一方面显示出自己仍然具有指挥作战的才能,可以组织军队完成战略任务;另一方面也大大鼓舞了蜀军士气,增强了军心。
诸葛亮派魏延拿下天水,自己则率军夺取安定,可见他对手下将领用人非常得当,重任亲历,易事委人,以最快速度完成对三郡的占领。
在攻取三郡的过程中,诸葛亮也同时展现出他在用兵上的娴熟与智慧。他善于积极进攻,又能审时度势,没有贪图一时快意,而是稳扎稳打,既巩固了占领的三郡,又为下一步行动创造有利态势。
如果诸葛亮过于急进,贪图速胜,则很可能屡战屡败,反而让曹魏有机可乘。所以他的用兵判断非常精准,占领三郡为下一步收复陇右整体创造了有利契机。
二、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图全取陇右
眼看胜利已经近在咫尺,诸葛丞相决心把陇右整个收入囊中。于是他派出骁勇善战的马谡,前去街亭设伏,阻截曹魏援军。
街亭位于陇西郡东部,是连接长安和陇右的要道。诸葛亮此举,就是为了争取时间让自己攻占陇西、广魏两郡。他还特别吩咐马谡,只需要坚持15天就可以了。按照诸葛亮的设想,自己完全有能力在半个月之内拿下最后两个郡县。只要马谡能守住街亭,断绝曹魏援军,那么收复陇右的任务就可圆满完成。
诸葛亮之所以派马谡去守街亭,是看中了马谡骁勇善战的性格特点。马谡嗜杀成性,善于设伏,资历也不算太浅,曾于定军山大破魏军。所以诸葛亮认为他最适合这次断后续追的重任。而且诸葛亮还亲自给出15天的时间要求,可见诸葛亮对马谡和自己的能力都有足够的信心。
而诸葛亮过于乐观也显露出一定问题。他片面看到了马谡的长处,却没有考虑到马谡鲁莽急躁的缺点。而15天的时间要求也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曹魏援军可能会提前赶到的情况。这反映出诸葛亮当时情绪略微激动,想要一鼓作气全占陇右,所以在派遣马谡这件大事上略有疏漏。
三、马谡失守街亭,为蜀汉留后患
然而出乎诸葛亮意料的是,马谡不仅没能守住街亭,还遭到曹魏大将张郃的突袭。马谡不但兵败如山倒,自己还险些被张郃生擒。这个消息一传到诸葛亮耳中,大丞相当即气极,但是形势所迫,他也只能放弃继续伐魏的念头,带领大军快速撤离。
马谡之所以在街亭吃败,主要在于其性格冲动,没有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诸葛亮原本吩咐马谡采取持久战,坚守15天。但马谡轻敌冒进,主动出战,反被张郃所敌。张郃采取疲敌之计,诈败反击,终于击溃马谡大军。
马谡此败直接断送了诸葛亮全占陇右的机会。对此,诸葛亮也责怪马谡擅自离开街亭,违命与敌交战。可见若马谡能严守诸葛命令,局面或许会完全不同。诸葛亮也后悔派遣不听命的马谡去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
马谡一失街亭,就注定了此战的失利。诸葛亮不得不收兵回师,否则只会自投罗网。当时形势对诸葛亮极为不利,马谡一失街亭,就为日后蜀汉的北伐留下了隐患。这也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一大遗憾。
四、曹魏必定全力反攻,蜀军难逃一战
对此,后人多有评说,马谡丢失街亭是蜀汉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如果马谡成功守住街亭,断绝曹魏援军,给予诸葛亮充足的时间占领陇西、广魏两郡,那么陇右之地就可全部收入囊中。
然而,我们若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马谡的失误,反而避免了蜀汉在五方面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首先,曹魏绝不会容许陇右全落蜀汉之手。如果马谡成功守住街亭,诸葛亮占全陇右已成定局。那么曹魏必将调动全国之力进行反攻。当时正值曹叡执政,曹睿亲临长安指挥作战。以曹叡的决心,他一定会亲自率领郭淮、张郃等猛将,率领大军渡过渭水,在陇右与蜀军决一死战。
马谡若能守住街亭,断绝曹魏援军,诸葛亮就能顺利完成对陇右五郡的占领。但曹魏绝对无法容忍这样的结果。曹叡为人决断,多次亲征,必定会发动全面的反攻。当时正值曹叡刚继位不久,必须彰显魄力,以稳固权力。因此一旦陇右完全丢失,他必将视为耻辱,誓要夺回。
届时,曹魏将调集全国精锐大军,由曹叡亲自统领,渡过渭水反攻陇右。有曹叡坐镇指挥,又有张郃、郭淮等猛将为先锋,兵力必定充足。曹魏国力本强于蜀汉,面对这样的攻势,蜀军势必难以抵挡。诸葛亮再聪明,也无法扭转这种对比国力形成的不利局面。
五、蜀军兵分两路,内忧外患严峻
其次,即使诸葛亮想要保存实力,主动撤退回蜀,也将面临周瑜当年的困境。当时周瑜占领南郡,在赤壁之战取胜后也面临是否迁移百姓的困扰。最终周瑜采取只取粮食,不取百姓的策略。而诸葛亮若占全陇右,却不能像周瑜那样只取粮食。因为陇右百姓众多,加之曹军追击,蜀军必须强行迁移大量百姓以保人心。
一旦蜀军挈家带口强行迁移十几万陇右百姓返蜀,势必造成蜀国国内大混乱。当时蜀汉国力有限,民生尚待恢复。如此大量陇右百姓迁入,蜀汉难以负担赈济,将造成社会动荡。何况百姓家破人亡,必定怨声载道,严重影响蜀汉民心。
与周瑜不同,诸葛亮占领的不仅是粮食资源,还直接收编了陇右的百姓。这些百姓既是资源,也是累赘。一旦曹军大举追击,蜀军必须强行迁移百姓以稳定军心。否则士气必败。但迁移又将严重消耗国力,造成国内混乱。这可以说是进退两难的局面。
而最终,即使强行迁移百姓,也难逃曹军追杀。蜀军兵分两路,一路警戒曹军,一路护送百姓。如此军力分散,既面临曹军猛烈攻势,又有来自国内的隐忧。诸葛亮必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处境比周瑜当年还要严峻十倍。
六、平原决战失利,蜀军难逃一败
第三,就算诸葛亮想与曹魏决一死战,处境也极为不利。马谡守住街亭,意味着曹魏大军压境。这样蜀军只能退守陇右城池,与曹军在开阔地形决战。以蜀军擅长山地作战,一旦在平原交锋,面对曹魏优势兵力和骑兵,劣势显著。可以说,一旦交战,蜀军有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险。
诸葛亮为人谨慎,素来善守不善攻。每一次北伐都避免在开阔地与曹军决战。马谡此失直接逼迫诸葛亮不得不在平原地形接受曹军挑战。而曹魏大军主力皆为北方优秀骑兵,这正是蜀军所
一旦被迫在平原决战,蜀军劣势明显。以步兵为主的蜀军无法招架骑兵冲锋。曹魏大军四面围攻,蜀军后无退路,物资断绝,难以支撑。
诸葛亮也失去战术优势。即使他再聪明,面对这样的局面也将束手无策。这将重新演绎当年的夷陵之战,对蜀军无疑是一次浩劫。
七、东吴两面夹击,局面复杂化
第四,东吴必将趁火打劫。如果马谡守住街亭,意味着蜀魏全力决战,东吴必定会乘机发兵。届时,孙权必会撕毁同盟关系,出兵攻取蜀汉边境要地,甚至直接袭扰成都。以孙权的野心,此时绝不会袖手旁观。而蜀汉对付曹魏军队已经力不从心,根本无力抵御东吴的进攻。
孙权为人有大志,一直蠢蠢欲动。他只是因为惧怕蜀汉实力,才暂时维持同盟关系。一旦蜀魏开战,孙权必定会视为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会立即撕毁协议出兵,意图占领蜀汉重要城池。
届时,孙权会调派大军,由陆逊等人率领,分道进攻蜀汉西境的永安等地。同时可能会命人袭扰成都,直接威胁蜀汉腹地。
到时候,蜀汉陷入东西夹击的困境,难以招架。原本对付曹魏就已陷入苦战,东吴再来犯,蜀汉只有全线溃败的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马谡失守街亭,可以说成为了诸葛亮此次北伐的关键转折点。它直接切断了诸葛亮进一步推进的想法,迫使其只能班师回朝。尽管在当时,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但是从长远来看,它也避免了蜀汉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正如拿破仑所说“胜利者被历史所庆贺,而失败者被历史所教育”。马谡的失败让诸葛亮认清了现实,做出了正确的退兵决定,保全了蜀汉的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偶然性,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本文通过剖析这次战役,也为我们理解和思考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王莽为什么能被推翻 失去贵族和民众的支持(不得民心)
人们最公认的几个历史上的穿越者之一就是王莽,这是因为在他上位之后不仅发明了游标尺,其推行的很多政策都超越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现今时代推行的政策所差无几。然而同样的政策,在现在推行造福了人们的生活,在汉朝推行的话,可能就不太合适了。王莽为什么能被推翻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31:050001古代罗马酷刑碾刑,用重物将人活活碾压致死(血腥残暴)
其实我们从很多的古装剧中都可以看到,古代各种酷刑折磨得人真是惨不忍睹,真是想尽了千方百计来折磨人,这智慧用在别的地方难道不好吗?下面小编要说的是一种碾刑,所谓的碾刑其实顾名思义就是将人活活碾压致死,场面十分血腥。小编建议胆子小的朋友们做好心理准备再往下看。一、古代罗马酷刑碾刑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0:32:340000西游记中混世四猴战力排行,灵明石猴孙悟空只能排第二
看过吴承恩《西游记》的人可能知道在这里面有着混世四猴的存在,孙悟空就是其中之一了,也是最为厉害的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那么你知道四猴中的其他三位分别是谁吗?他们都拥有着怎样的特殊能力呢?下面就让度哥小编来为你一一解释一下吧!灵明石猴(孙悟空)、赤尻马猴、通臂猿猴(袁洪)、六耳弥猴《西游记》中的四只猴子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5:08:58000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成功还是屈辱?一文说清楚
有人说,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是屈辱,明明在战争中打了胜仗,杀死了敌方主将,还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却主动放弃大好形势,主动向辽朝进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不是屈辱又是什么?也有人说,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是成功,维持了宋辽之间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在不牺牲土地、士卒生命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用金钱换取百余年的和平是值得称赞的,这不是成功又是什么呢?一、澶渊之盟的起因我要新鲜事2023-09-22 19:46:220000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是指少女十三岁的时候(盘点古代年龄称谓)
在古代时候的中国,人们对年龄的称呼都是有讲究的,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特定称呼。今天来说说古代年龄称谓大全中,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13、14岁的时候,还没有正式成年,正是青春年华的好时候。豆蔻年华是指13岁的女孩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39: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