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威武 2万唐军大战15万高句丽靺鞨联军 斩首2万
公元645年,唐太宗亲率强大的军队北上,发动一场震撼人心的军事冲突。这次战争的起因源于高句丽内部的政治动荡,其中渊盖苏文篡位并杀害国王,联合百济国入侵唐朝的盟友新罗。唐太宗曾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要求渊盖苏文停止对新罗的侵略,但遭到拒绝,于是决定亲自领军北上,平定高句丽。

唐军采取水陆两路同时进攻的策略,在陆地上相继攻下高句丽多个城池,同时控制住了辽河和鸭绿江。最终,唐军来到安市城下,这座城池坚固异常,它成为了一场重要的战役。
安市城是高句丽的重要边防城市,城内的统治者不遵从渊盖苏文的命令,曾抵抗过渊盖苏文的进攻。原本唐太宗计划攻占建安城后再转向攻击安市城,但李勣建议先攻击安市城,以防城内守军对唐军后方造成威胁。正当唐军包围安市城时,高句丽的高延寿和高惠真率领着15万高句丽和靺鞨联军前来解救安市城。这一时刻,唐军只有3万多人,人数上明显劣势。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唐太宗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制定了一项精巧的战略计划。他命令突厥骑兵阿史那社尔率领一千人前去引诱敌军,然后假装失败,引诱敌军前来一个两侧有山的地方。这个地点是一个天然的伏击点,唐太宗命令李勣率领1.5万步兵在西岭列阵,准备正面迎战敌军。同时,他派遣长孙无忌率领1.1万精锐骑兵绕道北山,封锁敌军退路。唐太宗亲自率领4000步兵登上北山,指挥整个战局。

这场战斗是一场以少胜多的围点打援战。当敌军被引诱到指定地点时,唐太宗看到北山上尘土飞扬,意识到长孙无忌已经成功地包围了敌军后方。于是,他下令总体发动进攻,各支唐军同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薛仁贵在战场上如鱼得水,杀敌无数。高句丽和靺鞨联军陷入混乱,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抗。两天后,高延寿和高惠真率领的3.68万人投降于唐军。
这场胜利展示了唐军的强大战斗力、出色的执行力和高水平的战术素养。唐军以少胜多,成功地围歼了敌军,这是历史上鲜见的壮举。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唐军的高素质士兵、精良的装备和出色的指挥。李勣、长孙无忌等将领能够完美地执行唐太宗的命令,没有出现任何失误。相比之下,高句丽和靺鞨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骄傲自满,缺乏对唐军伏击的警惕,一旦陷入包围,就无法摆脱。
围点打援战结束后,唐军展开了对安市城的围攻。安市城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坚固城池,城内的守军也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唐军虽然在野外作战无敌,但在攻城方面却没有明确的策略,只能不断攻击城墙。然而,安市城的城墙坚不可摧,甚至连高句丽人自己也无法攻破。李勣曾提出在攻占城池后屠杀城内百姓,以示威慑。但这反而激发了城内守军的抵抗精神,使得攻城变得更加困难。

李道宗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即在安市城外筑土山,使其与城墙高度相当,然后利用土山攻入城内。李道宗率领精锐部队不断进攻城墙,使用冲车和炮石破坏城楼。城内守军则迅速修复城墙,用木栅封堵破损部分。当土山修得与城墙同高时,唐军可以从土山上清晰地看到城内情况,并发起最后的攻击。然而,唐军攻城将领傅伏爱却在关键时刻离开了自己的岗位,错过了最佳时机。城内守军及时堵住了缺口。
唐军虽然未能攻克安市城,但这并不损害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辉煌战绩。唐军成功消灭了高句丽和靺鞨联军15万人,创造了惊人的胜利。这场胜利也震慑了周边国家,树立了唐朝的强大威望。
尽管唐军最终未能攻占安市城,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辉煌成就。唐军消灭了高句丽、靺鞨联军15万人,是一次惊天动地的胜利。这场胜利也震慑了周边的国家,使得唐朝的威名远扬。2018年,韩国人制作了一部电影《安市城》,以这场战役为背景。但是电影中的剧情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甚至有些荒谬。电影中的唐太宗李世民被安市城守军射中了一只眼睛,被迫撤退。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编造,历史上李世民并没有受伤,而且他作为皇帝,不可能在前线冒险。而且高句丽是由扶余人建立的,并不是韩国人的祖先。
唐朝大将薛仁贵坑杀13万铁勒人,强娶铁勒公主为妾,却活到了70岁
前言唐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淵创建了这个盛世帝国,李世民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它的版图。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一位武将,他并非出身高贵,却以才华和勇气,从一介平民村夫,成为大唐的铁血猛将。他就是薛仁贵。薛仁贵一生惊险,屡建奇功。他不仅消灭了数十万铁勒军,还两次救驾,立下汗马功勋。让我们跟随他的足迹,走进那个英雄辈出的大唐盛世,感受薛将军豪迈忠诚、机智果敢的一生。贫穷少年誓要建功立业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00:470000夸父逐日和大羿射日 为什么都和“日”有关系?背后隐藏巨大秘密
夸父逐日和大羿射日,为什么都和“日”有关系?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且看本期分解。我们的系列神话通解,深入到大羿射日、夸父逐日,就已经惹上了麻烦。这个麻烦就是,我们已牵扯上了东方的东夷部落。而东夷部落,被后人、尤其儒家从门缝扁看了。东夷部落的祖先是帝俊(夋qun),他被后人从祖先谱里删除,于是华夏人文祖先就缩编为两个——炎黄。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7:34:250000莘姓起源和来历:与辛姓同属一家(源自上古有莘氏)
莘姓属于非常稀有的中华姓氏,基本上生活中很少见到,大部分都和辛姓族人同宗同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高辛氏,当时高辛氏是颛顼帝的另一个称呼,子孙以此为姓。莘姓还可能出自有莘氏以及颛顼儿子挚建立的莘国。莘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辛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00:130002潘姓起源和来历:毕公高儿子季孙封于潘地(以邑为姓)
潘姓主要源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在西周初期的时候,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赐封于毕地,而建立了毕国,毕公高的儿子季孙又封于潘地,最终以邑为姓形成了潘姓氏族。当然还有少部分则是和其他姓氏一样,源自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潘姓起源和来历1.起源自姬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26:17000080年广西工人挖出骨灰罐,带回家腌菜,多年后专家估价:值2.3亿
2007年8月6日,第五届茉莉花茶交易会在广西横县举办。经当地博物馆批准,一个名为“尉迟恭单骑救主”的青花瓷罐现身交易会,为本届大会助兴。瓷罐现身后,立马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根据当时的价格估算,元代青花瓷的价格普遍在上亿元一件,这件保存极其完整的尉迟恭单骑救主,更是被专家估出2.3亿的天价!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41: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