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刘邦为何拼命要杀掉樊哙?只因樊哙的身份太特殊
刘邦对功臣的不同对待
在刘邦的治理中,他对功臣们的处理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那些仅仅是封侯的功臣们,如周勃、曹参等人,刘邦不仅没有杀掉他们,还留下遗诏,表示要给予他们重用。这是因为这些功臣们只是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没有产生太大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刘邦决定保留他们。但是,对于一些异姓诸侯王,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刘邦却选择了屠杀。这其中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刘邦为何要杀掉樊哙。

樊哙的身份很特殊。他与刘邦同乡,而且曾经对刘邦有过救命之恩。尤其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樊哙更是表现出色,功绩卓著。然而,刘邦却怀着极大的忌恨想要杀掉樊哙。在司马迁的《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有关刘邦要杀樊哙的全过程被详细记载着。据记载,卢绾反叛之后,刘邦派遣樊哙作为相国前往击败燕国。然而,有人在高祖的宫车晏驾的时候,造谣樊哙与卢氏一党的人在勾结,打算在上一天刘邦去世之后,杀害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高祖一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于是派陈平带领绛侯代替樊哙,将樊哙斩首。陈平担心吕后的势力,将樊哙押到长安。但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高祖已经去世,吕后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邑。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以得知刘邦要杀樊哙的原因。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刘氏江山不稳定。樊哙是吕后一派的人,这一点毫无疑问。而刘邦对于吕后本人就不太放心,尤其在他病重的时候,这种担心更加强烈。在鸿门宴上,樊哙曾经对项羽说:“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樊哙的这番话让项羽无言以对,成功化解了刘邦的危机。后来,刘邦想借着上厕所的借口逃走,却又担心被樊哙阻止。这时,樊哙劝说刘邦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人都像刀俎,而我却像鱼肉,何必辞辞为难?”这几句话显示出了樊哙政治眼光的深远,他不仅仅是一个武夫,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证明了他的政治眼光的正确性。
刘邦的担心与樊哙的身份
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考虑,刘邦杀掉樊哙是出于政治需要。在刘氏天下面前,一切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樊哙属于吕后一派,他的存在可能会对刘氏家族的统治构成威胁。如果樊哙没有被杀掉,周勃很可能会轻易地消灭吕后一派。而这种情况下,刘氏王朝的江山稳定可能性就会减小。因此,为了维护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刘邦决定在临死前杀掉樊哙。这也是出于政治需要的一种选择。

樊哙的死亡早于其他吕氏一族的将领,这导致了吕氏一族没有其他具有媲美樊哙的将领。所有的将领都变得平庸无能。如果樊哙没有被杀死,周勃就很难消灭吕氏一派。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刘邦在临死前要杀掉樊哙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他担心樊哙独揽兵权,对于刘氏天下构成威胁。对于刘邦而言,杀掉樊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基于政治需要的选择。
总结
刘邦为何要拼命杀掉樊哙,其原因涉及到刘邦对于自己死后刘氏江山的稳定性的担忧。樊哙的身份特殊,他是吕后一党的信任对象。刘邦对于吕后的不放心,尤其是面临死亡时,更加强烈。在鸿门宴上,樊哙的一番话让项羽无言以对,成功化解了刘邦的危机。然而,担心樊哙成为刘氏王朝的威胁,刘邦决定在临死前杀掉樊哙。这也是出于政治需要的一种选择。樊哙的死亡为吕氏一族的其他将领的能力减弱,使得他们难以与周勃抗衡,维护了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要杀掉樊哙,既有个人忌恨,也有政治需要,他是为了维护刘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确保刘氏江山的稳定。
古代女子凌虐刑罚坐冰块,残忍冻伤下体半身不遂
不仅有满清十大酷刑,在古代还有专门对待女性的宫刑、老虎凳、铁裙之刑等刑罚。古代没有冰箱,保存个冰块是极难的,所以坐冰块这个刑法在古代并不常见,因为代价有些昂贵了。顾名思义,就是让犯人坐在冰块上审讯,冬天一旦坐上想起来就有可能半身不遂,夏天对于犯人们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古代女子酷刑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6:25:200004祝姓起源和来历:尧帝后裔受封于祝地(建立祝柯国改姓)
祝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祁姓,西周时期,周武王赐封尧帝的后裔于祝地,后来以国和地为姓,后裔便改为了祝姓。二是源自任姓,颛顼的孙子重黎由于担任火正这一官职,又被称为祝融氏,所以后代以祝为姓。三是源自古代祭司官位,又称为巫祝,最终简化为祝姓。祝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祁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23:380000红颜薄命陈圆圆,究竟被多少男人霸占过?他们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以她独特的个人魅力间接影响了明末清初政权交迭的进程,一次次命运的猝不及防将她推向历史的长河。虽然无法一睹陈圆圆的芳容,却能想象到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她是怎样的才艺双绝,令无数优秀的儿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身处梨园,命不由己。在那个封建又动荡的年代,陈圆圆又该何去何从,身边的男人不曾断绝,名头一个比一个响,可哪里才是她的最终归宿呢?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28:140000胡雪岩临终前:催促九姨太,把寿衣一角剪掉,家人因此躲过大劫难
前言清末,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上的关键时期。外患频仍,朝局动荡,民不聊生。在这乱世当中,多少忠骨仁者英名遗臭万古,多少奸佞小人阴谋得逞轻车熟路。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其中传奇式的悲剧性人生的缩影。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从放牛娃一跃成为首富,又因仗义执言、爱国反腐,招致权贵忌恨,导致家破人亡。胡雪岩的一生,既是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迹,也反映了当时的官场黑暗与商界风云,值得后人深思。我要新鲜事2023-10-15 19:58:530001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吃粽子,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吗?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了解一些端午节吧。端午节的来历端午最开始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不了解,通常将其视为上天传达的旨意,端午节就是由上古时代拜祭龙祖、祈福避邪的习俗演变而来。它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古人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26:3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