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后,梁山泊被谁占据了?带你看正史中的梁山泊后传
“人民”是从古至今最伟大的一个词语,对于社会来说,人民是时代的缔造者,所有的社会财富无不是人民所创造,对于过去来说人民则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前进来源于人民的推动,而严格来论,我国封建社会之中多数王朝的覆灭,都是人民的促成。
比如秦朝的灭亡,后续东汉末年的农民暴动以及元明二朝的分崩离析,都是农民起义所导致的,而在这一时期之后的小说井喷时代,还出现了专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作品,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以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对象展开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最终都能获得成功,这场水泊梁山的故事,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群人的反叛,最终在朝廷的操作之下走向衰落,但英雄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宋江之后,好汉聚义之地梁山泊,又被另外一人占据,并留下了更加精彩的梁山泊后传。

宋江的掌权与梁山的分裂
其实从水浒传本身来看,在最早的时候,宋江并不是真正的一把手,所谓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兄弟情谊,无非就是众人自称的名号而已,宋朝是当时的中原正统,即使是时代没落,但依然是百姓公认的统治阶级,从这一角度看,梁山好汉,只是一群和朝廷对立叛徒。
而在宋江之前,梁山众人的领导者叫晁盖,他本身就是与朝廷作对的典型,而他走上梁山的原因,就是因为带人动手抢了送往朝廷的生辰纲,这本是一条死罪,但好在当时的宋江擅长结交天下豪杰,所以就将众人给放了。
这时应该宋江与晁盖的第一次交集,此时的宋江尚且是大宋朝廷的官员,但私自放掉钦犯这一罪名,就注定之后他要必须放弃官职,在题反诗被认定为叛徒之后,宋江表面上看起来要和朝廷走向对立,内心却依然想着重新回去当官。
甚至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小想法最终会变成梁山走向灭亡的中澳原因,宋江在朝廷之中是一个谨小慎微之人,他经常在别人面前谦虚示弱,让这些自傲的好汉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后又仗义疏财,丝毫不在意花费,能帮就帮,这样就能拥有一些死心塌地的心腹。

比如李逵和武松等等,他们和当初的晁盖不同,在梁山好汉之中有一部分人原本都是在朝中当官,出于各种原因变得进退两难,不得以之下走上梁山,比如林冲是被陷害之后为求自保杀了人,而武松则是为报兄长之仇杀了人。
在上了梁山之后,这些身怀绝技的人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所以自然力求自己做到讲义气,对于之前帮助过自己的宋江自然是要表现出毕恭毕敬和佩服之极,而这种尊重和信任,最终让宋江在晁盖之后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而这个情况在宋江的预料之中的,在他预料之外的是,自从他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后,好汉们逐渐变成了两个阵营。一种是像晁盖,燕青这样始终坚持与朝廷为敌,绝不回头的,另一种是像宋江,卢俊义这样自始至终想要与朝廷和解重新当官的。
这本身就是两个极端,注定会造成好汉们的分道扬镳,但宋江却毫不在乎,在成为一把手之后对这一点更加是溢于言表,并且很快就被朝廷察觉,于是便派人来试探宋江的口风。
最终的末路
朝廷宦官在得知宋江依旧贪恋官职之后,决定派人前去招安,并许诺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这样优厚的条件很快让宋江动了心,当即决定同意招安,美其名曰带着兄弟们去朝廷享受荣华富贵,殊不知朝廷的老谋深算, 远在自己之上。
因为朝廷当时给出的条件是,招安可以,但必须要先征讨方腊,帮助朝廷灭掉这股反叛势力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凭借梁山众人的聪明才智,不少人都能看出这是朝廷的计策,其实无论是方腊还是梁山的势力,对朝廷来说都是无法控制地反叛。
如今让有归降欲望的梁山去攻打方腊,无论最终是什么结果,对朝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此战失败,梁山则不再是朝廷的威胁,可以顺手将其除掉,如果此战成功,则方腊这个隐患可以除掉,梁山方面也会因此元气大伤,不再对朝廷构成威胁。
对于如此明显的阳谋,在众人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宋江却还不在意,坚持归降并带领众人远征方腊,此时宋江已经是众人实际上的一把手,所以就算有反对意见也不会直接表现出来,就这样,在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好汉们远征方腊。

这场战役是改变梁山好汉格局的大战,结果虽然以梁山一方的获胜而告终,方腊也成功扫除,但是也付出了非常惨烈的代价,可以算是惨胜,一百多位好汉中有半数的人战死沙场,存活的一半也遭到了重创,伤者众多。
而就当宋江以为这些劫后余生的兄弟能够回朝与他共享荣华时,分歧再次出现了,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并不在乎高官钱财,所以选择离开,比如燕青,断臂的武松等等,纷纷在方腊之战归来之后选择告别隐居,宋江带着入朝的兄弟则就更少。
其实燕青这种眼光比较长远的人,十分清楚入朝的结局,他是当时朝廷与梁山泊之间的联络官,他知道朝廷能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只是因为梁山如日中天,难改叛贼的身份,而如今的梁山是日薄西山,依然入朝一定会被斩草除根。
而作为领导者的宋江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他内心的局限性和迂腐性始终让他存在侥幸心理,而在回朝之后,眼前明显的毒酒则将他带回了现实,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注定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结局,梁山好汉们最终沦为了树倒猢狲散。
后继有人
我们应该清楚,一代人总是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新一代人又会重新在这片土地上续写英雄的篇章,宋江等英雄死后,梁山泊这块地并没有就此荒废,反而谱写出了一部更加辉煌的后传。
刚才曾提到过,水泊梁山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朝廷的统治是逐渐走向腐朽的,加之以当时周边存在多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北宋边境基本就是战争不断的,无论是辽还是西夏,总是会和宋朝发生规模或大或小的冲突,而最终都是以宋朝的赔款而宣告战争结束。
后来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崛起之后,也想从宋朝这里获得一些利益,由于朝廷的处理不当,最终导致金国占领了宋朝不少地盘,逢此内外交困之际,一个叫杨荣的人又一次在梁山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而之所以选择在此地,是因为此前的梁山泊在群雄聚义之时,已经留下了许多易守难攻的屏障,最初在王伦的主张之下,梁山众人将主寨依靠高山险恶驻扎,还设置了按照,乃是易守难攻之势,如今的杨荣正好利用之前留下来的优势,延续了起义的行为。
与此前不同的是,杨荣所进行的这次起义,并不是为了推翻朝廷,而是为了抵御外敌,杨荣乃是渔民出身,他十分拥护宋朝的统治,所以在金国侵犯之时,毅然决然拉起了御敌的大旗,而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杨荣的行为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响应。
梁山泊很快又出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起义军,一同抗金,也算是对当初好汉们的延续,杨荣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也比较具有战略眼光,他知道金国是奔跑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并不擅长水战,而自己身为渔民,水性极好,所以利用这一点来阻击敌人。
杨荣曾借助地形的优势,在山川沟壑之间屯兵,金国战马难行,根本束手无策,之后还带领船队沿河流南下,用大自然带来的超高机动性来到江苏高邮提前安营扎寨,这种高超的水上部署对金国有很好的防御作用。

此时的朝廷也注意到了这股英勇的起义军,派遣军队和将领与其配合,进行水陆联动的两栖作战,此时的朝廷虽然暗弱,但军队的战斗力要远远超出农民们,在两者的配合之下,获得了不少战争的胜利。
杨荣甚至还利用自己农民军队的表象对敌军示弱,诱敌深入之后将其全歼,取得了让朝廷认可的显著战果,也算是将梁山这块英雄宝地,再次打响了名声。
虽然杨荣的光芒万丈,但历史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宋朝的软弱是外敌入侵的根源,社会局面不会因为一个农民领导的小股部队而发生过大的改变,随着金国接二连三的入侵,北宋的两位皇帝被抓,宗亲贵族被迫南迁。
而对北方的放弃,也代表着杨荣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被完全孤立,最终也是被历史潮流吞没。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 英国女子:吐了 吃饭难以下咽
清朝人很少洗头发,长时间不洗导致头皮和辫子上积累了污垢和细菌,散发出令人难闻的气味。这种脏乱问题与个人困难、社会背景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1、清朝人的辫子难以打理,这是造成脏乱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辫子集中在后脑勺,个人无法直接观察和处理,需要他人的帮助进行编织和打理。对于缺乏亲人或伴侣支持的人来说,如光棍或流浪汉,很难得到适当的照顾和维护。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5:54:060003曹操给刘备上表过三个官职吗(是的)
在三国演义的广袤史诗中,曹操与刘备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短暂的结盟,也有长期的对抗。在这段历史中,曹操给刘备上表过三个官职,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反映出曹操对刘备的利用价值和战略眼光。我要新鲜事2024-03-06 14:17:080000济公在哪些个寺院修行过(国清寺、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等)
济公是南宋时期的一名高僧,法号道济,在国清寺、祇园寺、观音寺、灵隐寺、净慈寺等修行过。济公的俗名是李修缘,在父母双亡后皈依佛门,他在国清寺出家,随后去祗园寺参访了道清禅师,去观音寺参访了道净禅师,最后投奔到了灵隐寺,师从高僧慧远禅师。灵隐寺修行我要新鲜事2024-03-16 18:50:3600051982年一刑警送姑娘回家,结果被判刑5年,执行1年后姑娘说撒谎了
1982年7月4日星期天晚上,27岁的刑警刘国强和两个同事在一块吃饭喝酒,晚上九点多,他们突然接到指令要夜间巡逻。当时的刘国强因为喝了酒,怕耽误工作,打算请假回家,但又担心自己负责的片区有事情发生,于是骑着自行车来到平顶山火车站巡逻。巡逻到车站东边,离候车室五六十米的地方,刘国强注意到了一个黑影蹲在地上,他赶忙过去查看,发现对方是个年轻姑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7:35:370000葡萄牙史话:曼奴埃尔式建筑有何特征?曼奴埃尔式建筑有何内涵?
海滨城市里经常能看到那种风格优美的建筑,这就是葡萄牙曼奴埃尔式建筑。曼努埃尔一世时期是葡萄牙发展壮大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发展出了一种以葡萄牙晚期哥特式为基础,融合了外来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建筑形式。曼奴埃尔式建筑除了在葡萄牙,还在巴西和印度等殖民地广泛传播。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1:42:5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