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多地少 他们是如何养活这么多人的
在中国所有中央王朝中,宋代的国土相对狭小,但其人口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爆发期。如何在有限的领土养活众多人口,成为宋代政府和百姓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宋代尽管疆域较小,但失去的土地大多是边疆贫乏之地
尽管宋朝国土较小,与唐朝等先前朝代相比,疆域面积有所不及。有历史研究者认为,失去燕云十六州和西夏的领土,使得宋朝难以被真正看作是大一统王朝。然而,宋朝的经济发达不可否认,尤其在其鼎盛时期,人口数量相当富裕,不逊色于盛唐。
通过观察宋朝的疆域图,可以发现尽管没有完全覆盖盛唐的领土,但保留下来的地区都是最为富饶的。这包括西夏、大理、南诏、燕云十六州以及辽国的一部分土地。然而,在宋朝时期,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可视为边疆,其生产能力相对有限。虽然这些地区在现今看来是宝地,但在宋朝时,它们大多被视为边疆,相应地,生产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唐朝和汉朝虽然通过河西走廊将势力扩展到西域,但这片地区基本未对大唐的粮食产生帮助,而丝绸之路在商业上的帮助大于在粮食方面的作用。相比之下,宋朝内需旺盛,商业贸易发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唐朝的外贸功能。至于粮食,由于保留了主要产粮区,产量并未大幅减少。

二、宋代加大对南方的开发,增加粮食总量
宋朝之所以在更小的领土上养活更多人口,还因为它加大了对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国古代从隋唐时期开始,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大量人口迁徙到南方,加大了对南方的开发。到了宋代,南方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产粮区。南方地区的开发成熟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增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点在宋朝留下的各种打虎传说中也可见一斑。南方的开发,使得野兽如老虎等逐渐被逼迁或被打死。南方地区的开发成熟,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增加意义重大。南方不同于北方地区的水土气温条件,使得粮食一年可产量相当可观,尤其在广东等地,甚至可实现一年两熟、三熟,而江南地区也至少能够实现两熟。这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使得宋朝有能力养活更多的人口。
三、宋代科技的发展提升生产力,相同土地产量增加
宋代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文化氛围较为宽松,格物思想盛行。格物思想即注重各种科学研究。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如灌溉技术的进步和农具的改良等。这些技术进步使得同样一片土地能够产出更多的粮食。因此,宋代生产力的进步也是其在更小的土地上养活更多人口的重要原因。

如果从社会总的财富来看,宋代的经济总量和粮食总产量都超过了前朝。这一方面是因为虽然宋朝国土面积较小,但却保留了主要的产粮区。另一方面是由于隋唐时期以来对南方的开发取得了逐渐见到成果。南方由曾经的蛮荒之地逐渐变成了精华地区。这一进一退的过程实际上将北方、西北和西南等相对贫瘠的土地上的产出增加了。同时,生产力的进步,引入各种高产农作物,以及做菜方式的改变,也在变相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尽管宋朝的国土面积较小,但其粮食产量并不逊色,这也是其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宋朝的灭亡除了外部军事压力,更重要的原因是统治者自身的腐败。如同其他历史朝代一样,到了朝代末期,土地产出依然,但权贵阶层过分剥削导致人口减少,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初唐四杰”中最惨的诗人,病情严重连孙思邈都治不好,悲伤投河
现在我们一说起“初唐四杰”,都会由衷顿生膜拜之情,他们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前辈,将唐诗从萎靡浮华的宫廷戏作解放出来,扩展到了洋洋大观世界,一举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唐诗不会成为诗歌艺术的巅峰。然而,“初唐四杰”在当时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33:080000爱娃·布劳恩是谁?纳粹元首的妻子(长相美艳)
爱娃·布劳恩单独说出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不过加上一个前缀纳粹元首希特勒的妻子,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爱娃·布劳恩跟希特勒岁数相差很大,而且在希特勒没有成为元首之前就跟其恋爱,不管希特勒是什么模样的人,爱娃·布劳恩只是一个爱着丈夫的女人。爱娃·布劳恩生平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8:32:190000历史书上不愿提的朝代,没有给中华作出丝毫贡献,还引发灾难
历史书不承认这个朝代,给汉人带来300年灾难,还有个皇帝傻子在一些历史书上,记载了三国之后,接下来直接讲到了南北朝,中间的晋朝被直接划分到南北朝的历史当中。但是,当时的晋朝好歹也算是一个大统一时代,就这样被草草带过了。主要是晋朝的那段历史,实在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一大耻辱。司马炎结束了三国时期的战火纷飞,建立了西晋。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6:090000印第安人是什么人种,蒙古人种分支极像中国人
我们知道印第安人并非指的印度人,而是美洲的土著民,不过大家应该很好奇的就是,印第安人看起来却很像中国人,而现在美洲一般都是白种人,那么印第安人是什么人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总之肯定不是白色人种的。印第安人是棕色人种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6:17:490000西安出土一篇墓志铭,揭开唐宪宗的真实死因:唐代皇室的黑暗传统
“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号为永新元年”。这句话看似十分普通,但背后却隐藏了唐朝皇室一惊天丑闻。要知道“元和”为唐宪宗李纯年号,而“少帝”自然就是李纯所立的太子——唐穆宗李恒。但“永新”二字让众多史学家惊讶不已,要知道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其他史籍中均没有关于“永新”年号的描述。而正史记载的是,李恒在李纯死后次年才弃用新年号“长庆”。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1:45: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