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从二品的布政使,能管得了正三品的按察使吗?
清代的司官一般指的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他们在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与角色。虽然两者都属于司官,但他们的级别却存在差异。布政使被尊为二品,而按察使则是正三品。这种等级差距不仅仅是个人职位的不同,更意味着权力与地位的截然不同。
那么,布政使与按察使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同级的合作关系呢?
十分微妙的关系
明代的布、按二司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创立的。当时为了平衡地方势力,他设立了各省的都指挥使司来负责军事事务,布政使司负责民政事务,按察使司则负责刑狱管理。这就是明代的“三司”体制。
在明代前期,这三个司共同组成了最高领导机构,对于重大政务需要联名上奏朝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发现布政使和按察使经常意见不合,为了推卸责任时而互相推诿。因此,朝廷后来设立了巡抚一职。
需要说明的是,明代各省并不都设有巡抚,一些省份的布政使仍然是该省的最高领导官。而且明代巡抚的编制属于京官,所以即使设立了巡抚,布政使仍被认为是该省的地方领导,地位高于按察使。
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各省的巡抚成了地方封疆大吏,而布政使和按察使则被降为督抚的属官。虽然职责没有发生变化,但地位大大降低了。
如果将其与现代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将清代的巡抚类比为省委书记兼省长,布政使可以理解为常务副省长,而按察使则是省政法委书记。
我们知道,常务副省长和政法委书记一般都是省委常委,属于副部级干部。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地位差距也不是十分明显。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被并列为“二司”,大致上也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平行关系。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政治体制的演变,更关乎着地方治理的改革。通过对过去的历史回顾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布、按二司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探寻地方治理的变革之路。
布政使职掌更为重要
在中国封建社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是官员中的高级职务,但从权力和地位的角度来看,布政使显然更加重要。布政使负责管理一个省的行政事务,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政令,并对下级州县进行考核。而按察使则负责处理一个省的刑名案件和驿传事务。可以说,布政使在封建社会的税收和国家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权力和责任要比按察使更大。
在雍正时期,密折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不仅仅局限于督抚一级,而是下放到了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两个层级。根据文献记载,各省的布政使在法律上被赋予了密折的权力,而按察使则不是标准配置。这也表明,朝廷对布政使的重视程度更高,甚至希望他们监督和制约督抚的行为。
衡量一个地方官员的权力和地位,品级固然重要,但与皇权直接交流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布政使胜过按察使。此外,清代地方官员的晋升有着严格的程序,对于任何职务的空缺,都有规定应该由哪些人来补任。
例如,如果巡抚职位空缺,布政使、内阁学士、副都御史等才有资格晋升;而如果布政使职位空缺,则通常不会调派京城官员来填补,而是规定只能由按察使晋升升任。
这也表明,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在职务上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品级和职能的不同,按察使要想成为地方大员,必须通过布政使这个"门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担任督抚职务的条件。
也会有特殊情况
在各个省份,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差异并不明显,他们都在督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如果督抚有意偏向某一方,那么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咸丰七年,江苏省的江苏按察使王有龄和布政使徐有壬就是这样的例子。然而,这两位官员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江苏的总督何桂清和王有龄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有龄依仗着总督的支持,对徐有壬视而不见,并总是喜欢抢风头。徐有壬长期受到压制,他内心的愤怒终于无法忍受,于是他上书弹劾王有龄,指责他插手钱粮事务。
朝廷得知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和,便发文询问总督何桂清的看法。虽然何桂清为王有龄辩护,但他也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太深。在他的推荐下,王有龄被调任为浙江布政使,不久后又调任为浙江巡抚。
徐有壬对此事耿耿于怀,但他也明白官位高者压制住官位低者。他将这笔账记在了心里。然而,罪有应得,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驻扎在常州的何桂清弃城逃跑,一路逃到苏州。
这时,徐有壬已经升任江苏巡抚,他以何桂清“弃守城池”的罪名拒绝他入苏州城。咸丰帝去世后,朝廷没来得及处理何桂清的问题。等到慈禧垂帘执政后,何桂清被问斩,成为慈禧掌权后第一个被杀头的地方官员。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这里不一一详述。这些故事无非是要说明,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只是在品级和分工上有所不同,他们之间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清代从未出现过按察使能够越过布政使升任巡抚的情况,这正是清代官制中的奥妙之处。
中国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政权有哪些?为何以汉为国号?一文说清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当然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建立的汉朝,史称“前汉”或者“西汉”,定都长安。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定国号为汉?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引发了除关中、巴蜀之外的全国大起义,秦朝在起义中灭亡,最后的秦军主力被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而刘备则第一个打进了关中,占领了秦都咸阳。我要新鲜事2023-09-26 20:04:320001唐朝末年的丁会:从朱温亲信到投靠李克用的起伏人生
在唐朝末年,政局动荡,诸侯割据之际,丁会(字道隐)以其非凡的战略才能和复杂的政治立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耀眼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转折,尤其是在与朱温的关系和最终背叛中,更是留下了许多谜团。一、朱温亲信我要新鲜事2024-06-23 21:16:130001古人为得血色玉沁有多疯狂 塞羊腿三年 (抹麒麟竭)
古人认为血玉是能够保证灵魂不灭的,为了能得到不惜使用很多疯狂的办法。从古至今寓意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推崇的东西,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也把君子比作玉石代表着高尚的品德,生活之中很多人也都会去,佩戴一些饰品正是玉石所制作的不一样的花纹,价格不同,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在古代的时候,有血色的玉石是最珍贵的,如今也是如此。关于血色玉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4-11 16:27:240001历史上的芈月到底是谁?宣太后(历史上第一个太后)
之前上映的古装剧《芈月传》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在战国时期她还是非常受宠爱的公主,父亲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也被赶出宫,后面自己成为了秦国秦惠文王的宠妃。你知道芈月的原型是谁吗?历史上的芈月到底是谁?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历史上的芈月到底是谁历史上的芈月说的就是宣太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在自己的儿子秦昭襄王即位后,以太后的身份专权,执政期间攻灭了义渠国,解决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3:52:220000西晋国祚51年,为何如此短命?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天下人信仰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不仅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还统一了天下。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一统王朝,却仅仅只存在了51年(不算东晋),便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西晋为何如此短命?或许从司马家篡权那天开始,就已经为它的“短命”结局埋下了伏笔。因为司马家以一己之力,摧毁了天下人的信仰。司马懿篡权司马懿给曹魏打了大半辈子工,先后辅佐过曹操、曹丕和曹叡这三代帝王,身居高位。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9:13: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