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从二品的布政使,能管得了正三品的按察使吗?
清代的司官一般指的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他们在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与角色。虽然两者都属于司官,但他们的级别却存在差异。布政使被尊为二品,而按察使则是正三品。这种等级差距不仅仅是个人职位的不同,更意味着权力与地位的截然不同。
那么,布政使与按察使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同级的合作关系呢?

十分微妙的关系
明代的布、按二司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创立的。当时为了平衡地方势力,他设立了各省的都指挥使司来负责军事事务,布政使司负责民政事务,按察使司则负责刑狱管理。这就是明代的“三司”体制。
在明代前期,这三个司共同组成了最高领导机构,对于重大政务需要联名上奏朝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发现布政使和按察使经常意见不合,为了推卸责任时而互相推诿。因此,朝廷后来设立了巡抚一职。
需要说明的是,明代各省并不都设有巡抚,一些省份的布政使仍然是该省的最高领导官。而且明代巡抚的编制属于京官,所以即使设立了巡抚,布政使仍被认为是该省的地方领导,地位高于按察使。
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各省的巡抚成了地方封疆大吏,而布政使和按察使则被降为督抚的属官。虽然职责没有发生变化,但地位大大降低了。
如果将其与现代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将清代的巡抚类比为省委书记兼省长,布政使可以理解为常务副省长,而按察使则是省政法委书记。
我们知道,常务副省长和政法委书记一般都是省委常委,属于副部级干部。因此,他们之间并没有上下级关系,地位差距也不是十分明显。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被并列为“二司”,大致上也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平行关系。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政治体制的演变,更关乎着地方治理的改革。通过对过去的历史回顾和对比,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布、按二司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探寻地方治理的变革之路。
布政使职掌更为重要
在中国封建社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是官员中的高级职务,但从权力和地位的角度来看,布政使显然更加重要。布政使负责管理一个省的行政事务,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政令,并对下级州县进行考核。而按察使则负责处理一个省的刑名案件和驿传事务。可以说,布政使在封建社会的税收和国家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权力和责任要比按察使更大。
在雍正时期,密折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并不仅仅局限于督抚一级,而是下放到了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两个层级。根据文献记载,各省的布政使在法律上被赋予了密折的权力,而按察使则不是标准配置。这也表明,朝廷对布政使的重视程度更高,甚至希望他们监督和制约督抚的行为。
衡量一个地方官员的权力和地位,品级固然重要,但与皇权直接交流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布政使胜过按察使。此外,清代地方官员的晋升有着严格的程序,对于任何职务的空缺,都有规定应该由哪些人来补任。
例如,如果巡抚职位空缺,布政使、内阁学士、副都御史等才有资格晋升;而如果布政使职位空缺,则通常不会调派京城官员来填补,而是规定只能由按察使晋升升任。
这也表明,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在职务上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品级和职能的不同,按察使要想成为地方大员,必须通过布政使这个"门槛",否则就会被认为缺乏担任督抚职务的条件。
也会有特殊情况
在各个省份,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差异并不明显,他们都在督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如果督抚有意偏向某一方,那么他们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咸丰七年,江苏省的江苏按察使王有龄和布政使徐有壬就是这样的例子。然而,这两位官员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江苏的总督何桂清和王有龄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有龄依仗着总督的支持,对徐有壬视而不见,并总是喜欢抢风头。徐有壬长期受到压制,他内心的愤怒终于无法忍受,于是他上书弹劾王有龄,指责他插手钱粮事务。
朝廷得知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和,便发文询问总督何桂清的看法。虽然何桂清为王有龄辩护,但他也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太深。在他的推荐下,王有龄被调任为浙江布政使,不久后又调任为浙江巡抚。
徐有壬对此事耿耿于怀,但他也明白官位高者压制住官位低者。他将这笔账记在了心里。然而,罪有应得,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驻扎在常州的何桂清弃城逃跑,一路逃到苏州。
这时,徐有壬已经升任江苏巡抚,他以何桂清“弃守城池”的罪名拒绝他入苏州城。咸丰帝去世后,朝廷没来得及处理何桂清的问题。等到慈禧垂帘执政后,何桂清被问斩,成为慈禧掌权后第一个被杀头的地方官员。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但这里不一一详述。这些故事无非是要说明,清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只是在品级和分工上有所不同,他们之间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清代从未出现过按察使能够越过布政使升任巡抚的情况,这正是清代官制中的奥妙之处。
明朝的一个奇特之人 不当官儿想喝酒(爱酒之人)
朱元璋想给自己的大舅哥封官,却被大舅哥用爱喝酒拒绝。如果说想给哪个开国皇帝当兄弟的话,那肯定很多人会选择给李世民当兄弟,毕竟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没有杀人。如果说最不想的话,那么肯定是朱元璋,毕竟朱元璋基本上是把和他一起开国的兄弟们全部都给宰掉了。不过也有几个活下来的,比如说刘伯温,还有一个十分喜欢喝酒的人就是郭德成。开国功臣我要新鲜事2023-06-06 21:40:440000秦朝统治了多少年,为何会二世而亡(短短十几载)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秦始皇也是一个褒贬不一、争议不休的传奇人物。秦朝统治了多少年秦朝于公元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短短二世而亡,统治仅15年。不过,秦朝虽然统治时间很短,却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8:42:300000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件大事,一颗10吨重流星致1100人受伤
导语:有大多数人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中,殊不知周围其实有很多潜在的危险。经常在我们口中念叨的世界末日,究竟是哪一年哪一天我们尚不知晓。然而,在过去的时间中,世界在某一时刻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件大事,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件大事1、天花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47:350000方世玉怎么死的 一身铜筋铁骨24岁死于非命(踢中罩门)
方世玉在24岁死于非命,明明练得一身铜筋铁骨却被师太踢中赵门死亡。方世玉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盖世英雄,而且是武术大家会帮助百姓救国救民,抵御外敌。在大清乾隆年间每次与外人斗,凭借着一身铜筋铁骨能够安然无恙,可没想到24岁那年被仇家找到的一位师太踢中罩门之后一命呜呼。方世玉真的存在吗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18:520000水浒传只有五人善终:关胜(坠马后得病不治而亡)
《水浒传》的大部分人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所有的梁山好汉中只有五个人的结局是比较圆满的。这五个人分别是关胜、林冲、鲁智深、武松以及李俊。善终并不是指五个人安然无恙的度过了晚年,或者是年生活特别幸福。而指的是他们没有在沙场上战死,而是懂得抓住时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不至于身首异处,客死他乡。一、关胜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3:36:43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