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亭侯”关云长,这是多大的官?能让关二爷极为珍视
古人云:“君子泽五世而斩,小人泽五世而敛。”这句名言出自关羽之口,真实流露出忠义两难的艰辛抉择,也为关羽的传奇人生增添了一抹壮丽的色彩。然而,在他英勇奋战的岁月里,他是否曾遇见一个能理解他内心挣扎的灵魂呢?让我们一同来追溯那逝去的岁月吧,纵使历史漫长,但当我们捧起书卷,弥漫的赤子之心仍然值得我们缅怀与传颂。
关羽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他挥舞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横扫敌军如狂风暴雨般凌厉。然而,他的内心又隐藏着一份挣扎与抉择。他始终坚守正义的信念,但在命运的追逐之下,他不得不面对生死和忠诚的残酷选择。他是何等的心境,又是怎样的思考,在那熊熊烈火的底下?
入世,遇知己,义结金兰
公元184年,北地寒冷刺骨,一个少年身穿青衣怀揣着远大的梦想,南下探寻命运的轨迹。他就是后世风靡一时、声名显赫的关羽。年少时的关羽曾经在亲戚家中安乐寄居,对世事一无所知,只想着南下寻找机会。然而,他却在历经艰辛的旅途中频繁受挫,甚至被官府抓去充军,生命危在旦夕。幸好,在那个困顿中他不期而遇了与自己遭遇相似的张飞,两人结伴而行,逐渐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后来,他们来到了荆州江夏,偶然在一家小酒馆里躲雨时,遇见了志向高远、心怀抱负的刘备。刘备生于官宦之家,见多识广,经历丰富,三个人在座谈交流之中,相见恨晚,志趣相投,于是在江夏桃园庙下结为了异姓兄弟。
从此以后,三兄弟情同手足,共同分担艰辛困苦,关羽也渐渐深刻体会到了兄弟之情的可贵。他们常常一起讨论天下大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推翻图谋不轨的曹操,恢复汉室的天下。刘备温和有礼,让人感到亲近;张飞勇猛过人,给人以安心感;而关羽则武艺超群,守望相助,三兄弟似乎注定会在历史舞台上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好景不长,曹操为了夺取朝权,与各路豪强展开激烈的决战。刘备发动徐州起兵,却不敌曹军的强大实力,终只得放弃徐州,匆忙逃亡。然而,不料,强敌竟绑架了刘备的家族,以此威胁他的生命。刘备深感痛苦和无奈,只得先行离开保护自己。然而,关羽却在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虚张声势,假意投降曹操,暗中保护着刘氏一家。“义重如山,我愿以身报之。”关羽心中暗下决心,絶对会尽其所能保护好刘备的家人。
立功,赏封“汉寿亭侯”
关羽因向曹操投降,展现出卓越的武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功,使曹操也不得不佩服。曹操明白关羽对刘备忠诚无私,不会心甘情愿地效忠他,于是想方设法留住他。一场战役结束后,关羽杀了京城名将颜良,曹操非常高兴,立即命令朝廷上书,请求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对关羽的重视可见一斑,这个封号不可小觑。当曹操亲自赐于关羽金印的时候,关羽表情平淡。左右的侍从都以为他在沾沾自喜,而曹操则暗自欣慰,认为对方已经心悦诚服。然而,关羽心中却有另外一个想法——朝廷的印信将会让自己的行动变得更加顺利。
随后,关羽跟随曹军征服河北的诸侯,大破了文丑的军队。他身上的“汉寿亭侯”的旗帜高高飘扬,威慑了整个北方。无数敌人见到关羽的旗帜,都不敢轻举妄动。曹操得意洋洋之余,也隐约感到关羽并没有真正效忠他的意思。总有一天,忠义的关羽会飞往刘备的身边。
就在这时,部下前来报告,刘备已经投奔了袁绍。关羽久久地陷入沉默之中。他对刘备的安危感到焦虑,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曹操。某一天,曹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曹操盛情邀功宴,希望留住关羽在幕府永远驻扎。谁知道关羽对金钱名利不动心,坚决辞去一切封赏,独自北上。关羽内心思念刘备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他迫不及待地要与刘备见面。
重义,过五关斩六将
早在踏上征程之前,关羽得知刘备已经投奔袁绍。他想到刘氏家族已经安全无忧,于是暗中计划着要离开南方,北上寻找更好的归宿。这一天,曹军战果辉煌,曹操邀请关羽参加功绩宴会,希望他能永驻幕府。然而,关羽对名利并不动心,坚决辞去所有封赏,独自北上。

曹操大怒,立即派兵追击。关羽途中遇到了追兵五千,骑马突出重围。穿过泸水后,又遭遇了曹将吕曜的埋伏。吕曜率领五万兵马,驻扎在当阳长阪,意图生擒关羽。然而,关羽率先冲锋陷阵,连战数日,最终将吕曜在马下斩杀,士兵们见到这一幕都欢呼雀跃。
正是经历了五关斩六将的艰辛,关羽终于抵达了刘备身边,并将刘氏家眷安全送到了他的身边。刘备激动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与关羽紧紧握手,俯身拜倒在地,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诸葛亮、张飞等人也纷纷举杯庆贺关羽的英勇行为。刘备用几句慰问的话语表达对关羽的赞赏,称赞他是“义薄云天”的好汉。关羽回答道:“主公遇到困难,臣子必定全力相助,这正是做为臣子的责任。”众人无不被关羽高尚的品德所折服。
与此同时,曹操的部下也私下里对关羽的义举表示佩服,纷纷感叹道:“关云长果真是忠义之士啊!”整个朝廷上下对忠义之士深表推崇。许多士兵更是感慨万分,他们希望自己能有关公一半的义气。他们深情地说:“若人生只如初见,又何必因秋风而悲伤呢?”回想起桃园结义的那段岁月,如今忠义两相辅的关系,众人不禁感叹万分,他们被关羽的精神所打动,真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义士啊!
结语
尽管关羽早已北上投奔刘备,但他仍然被人们广泛称为“汉寿亭侯”,这个称号成为了关羽的代名词。然而,对于这个称号的读音存在一些争议。有人称“汉寿”是一个地名,关羽的食邑就在这里;也有人称“寿亭”是一个地名,由朝廷封授给关羽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民间的传说夸大了一些,并没有进行深入考证。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用“汉寿”来解读这个称号更为确凿。如果参考同时代其他诸侯国的爵位,很多都是类似“某地亭侯”的称号,所以关羽很可能就是“汉寿亭侯”。所谓的“寿亭”之说只是后来的人捏造出来,目的是为了突显关公的义举。这样的争议,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关公忠义精神的向往,也是对他价值的一种显现。
然而,我们怀念关羽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虚名之上。他高风亮节,忠心报国,才是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关公视金银权位如同粪土,一心只想在众人面前尽自己的职责。他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完美地诠释了他一生的态度。后世的人们更应该铭记义重如山的价值观,自问:我愿意为正义付出多大的代价?善恶终有报应,只有义薄云天的人,才能无憾于今生。
充姓起源和来历:著名齐王姜子牙的子孙(充闾为始祖)
充姓属于非常稀少的中华姓氏,但是历史非常悠久,并且起源大部分都来自祖先的官职名,比如在西汉时期的官吏“充依”的子孙就以祖先官职为姓。当然充姓最正宗的得姓始祖还是齐国贵族充闾,而他就是著名的姜太公的子孙。充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官职名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50:360000李渊退位前说的一句话 最后全都应验(夺得皇位)
李渊和儿子李世民说你现在这样对我以后你的子孙也会这样对你。唐太宗李世民用计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逼退了自己的父亲以后才坐上皇位,也正是由于这其中种种的缘由,导致后人说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据说他的父亲李渊在逼退位之前怒垮了14个字,当时的李世民对这14个字是嗤之以鼻,完全没有当回一回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个字在16年之后竟然一一应念了。最大功臣我要新鲜事2023-10-08 20:49:540000历史上谁灭了司马家族 司马家族是怎么上位和灭亡的
在历史上司马家族并不怎么被人们喜欢,因为司马家的上位是直接窃取的曹操家族的成果,篡位称帝建立的晋朝。不过天理昭昭,死马家族最终也得到了被灭族的命运,那么在历史上是谁灭了司马家族呢。历史上谁灭了司马家族司马家族一共经历了西晋和东晋两段历史,直到东晋末年刘裕篡位称帝后晋朝宣布灭亡,而在刘裕即位后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至此司马家族算是真正的灭亡了。中国历史上被杀皇帝数最多的就是司马家。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10:080000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他忍辱负重终于十年后振兴越国
解答:卧薪尝胆的主人公就是勾践,为了振兴越国,他每日都睡在草席上,还在房中挂了一颗苦胆,早晨起来就尝一尝,后来经过十年的奋斗,完成了梦想,所以卧薪尝胆经常用来比喻一个人苦尽甘来,下面就跟着探秘志一起来看看吧!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08:5800002000年,江西小伙遵遗嘱将父制成“木乃伊”,供奉家中无人敢拜访
二〇〇〇年,江西一个农村小伙的父亲去世了。和别人不同,他并没有选择将父亲火化安葬。而是遵循父亲缸藏的遗愿,将遗体速成金身供奉在家里,从此无人敢来拜访。这个小伙名叫林上水,他的父亲为什么提出这样“奇怪”的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03: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