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死后可以建牌坊吗?一品是标配,二品以下的难说了
安徽徽州,曾经是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地方之一,经济和文化水平一度傲视全国。对于那些曾经造访过徽州的朋友们来说,单单一提起徽州的牌坊,他们便会回忆起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个村庄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牌坊。
那么清朝几品官员死后才能建造牌坊呢?
是否需要请旨皇帝
牌坊,不仅是民间的通俗说法,同时也是官方所认可的两类牌坊:功德牌坊和贞节牌坊。而在建筑风格上,牌坊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样式和材质各异。就像许多地方的宗族祠堂一样,牌坊常常作为附属建筑,屹立于宗祠的正门之外,以彰显族谱的庄严和尊贵。而在清代,读书人若是获得功名,也可以为自己建造一座牌坊,以彰显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这里所说的功名,并不仅仅限于进士、举人,即便是秀才、贡生、监生、俊秀(捐纳)等,只要获得了相应的成就,同样有权在故乡建立一座牌坊,以彰显个人的荣耀和尊崇。此外,只要富豪大户愿意出资兴建,官府也不会有所阻拦。就以清代为例,建造牌坊并不需要得到皇帝或官府的特别批准,完全是民间自愿的行为。
牌坊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情感。它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对个人和家族的致敬,是对功绩和品德的肯定。牌坊的存在,更像是对过去的一次呼应,让人们得以品味历史的厚重与盛世的荣光。
牌坊可建,但字不能乱写
牌坊,真不愧是一种建筑艺术的杰作,而其上刻着的文字,更是无比珍贵。回首明清时期的牌坊,我们发现它们按照文字等级的不同,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是御制牌坊,堪称高山仰止之作。这类牌坊极其稀少,因为它们代表着皇帝直接下旨颁发的奖励,是对功勋卓著的大臣的崇高嘉奖。建造费用全由国库提供,雄厚至极。
其次是恩荣牌坊,同样引人注目。这些牌坊颁赐给的是较高级别的官员,皇帝下旨后由地方官府承担建造经费。可以说,恩荣牌坊既象征了皇帝的恩泽,又体现了官员的荣耀。
再次是圣旨牌坊,虽然等级降低,却隐含着不俗的威严。这类牌坊由地方官员上报,经皇帝批准后,由地方财政出资兴建。通常授予中低级别的有功官员,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他们为国勤勉耕耘的奉献精神。
最后是赐赠牌坊,它们或许没有正式公文,但代表了皇帝的口头承诺。地方官府承担建造费用,这类牌坊主要用以嘉许对地方作出贡献的士绅,或是赞扬坚守贞节的寡妇。牌坊上刻有“旌表”二字,流淌着对其无私奉献的赞美之情。
清代遗留下来的牌坊数量之多着实让人震撼。以徽州地区为例,现存的牌坊竟达136座,其规模之庞大可见一斑。然而,总的来说,这些保存下来的牌坊多属于第三和第四类,即圣旨和赐赠牌坊,御制和恩荣牌坊占比甚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逆推到清末,徽州地区的牌坊数量将成千上万。
如果将视野扩大至全国范围,毋庸置疑地,牌坊的数目将无法估量。当你在城镇、农村漫步,也许只需行进数里,就能遇见一座牌坊。这无疑证明,明清时期的牌坊并非高不可攀的建筑,而是人人皆宜的。
那么几品官员才能建牌坊?
在前面已经提到,有很多人符合建造牌坊的资格,他们不仅限于当官的,还包括士绅、商人和百姓。但真正高级的牌坊大多是三品以上的大员,确切来说是一品大员。在清代,官员去世后,根据他们的品级有不同的待遇,文献中就有“祭葬立碑”这样的规定。

关于祭葬的规定比较复杂,我们只能简单地提一下。按照典章规定,一、二品官员去世时,朝廷不仅会授予葬银(祭费25两,葬费500两),还会派官员代表朝廷致祭。而三品以下官员去世,只会有葬银而没有祭文。
这里所说的“立碑”,并不是指墓碑,而是指牌坊。立碑的标准非常高,朝廷有一套制度,一品官员去世后通常会立碑,立碑费用为350两银子。这意味着一品大员去世后,立碑是作为基本仪式的一部分来进行的,不需要单独请示皇帝,礼部会依照章程办理。
而对于二品以下官员来说,立碑就有一定的门槛了。标准是朝廷是否授予谥号,如果有谥号,那么立碑的待遇也会一并享受。正如文献中所记录:“二品、三品官员如果获得特旨授予谥号,也可以享受立碑的待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官员品级并不高,但却是因为公务殉职的情况,根据惯例,也可以赐予谥号并立碑。在清代,官员去世后通常会追赠更高级别的品衔,例如侍郎就会被追赠为尚书。因此,在立碑的过程中,会根据追赠的品衔来书写。
现存的许多牌坊上都写着某个部尚书的称号,但实际上,他们在世时并没有真正担任过尚书,最高级别只是侍郎。然而,由于今人对此不是很深入了解,所以误以为他们是真正的尚书。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至于获得公、侯、伯等高级爵位的人,死后待遇也按照一品官员的标准进行,他们也可以享受立碑的待遇。
而且,朝廷规定,高级别的爵位以及一品官员去世后建造的牌坊,都属于“御制”碑。由于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多,所以现存的此类牌坊数量较少。到了晚清时期,朝廷的制度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只要愿意花钱,无论是牌坊还是顶戴花翎都能买到。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贡监生、秀才的牌坊,但这些牌坊的价值远远低于一、二品大员的牌坊。
心机最深的司马孚,得了便宜还卖乖(表面死忠背地搞鬼)
司马孚作为司马家族中司马懿的弟弟,在历史中的身份地位是受到质疑的。司马家族的野心是人尽皆知的,从司马懿的布局,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再到司马炎建立晋朝,可谓是一路高歌,不过司马孚的存在一直都备受争议,临死之前还在说自己是魏臣,然而实际作为却与司马家谋权息息相关。心机最深的司马孚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6:59:4600016盘点民国四大美男,四人中最帅的是他名声却遗臭万年
小编今天分享的是关于盘点民国四大美男,四人中最帅的是他名声却遗臭万年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民国时期,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当时军阀混乱,社会动荡,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正是英雄辈出之时,当时涌现出很多思想家、文化节、政治家、革命家,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其中有四人长得最帅,被誉为民国四大美男。一、张学良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2:11:450000从兴起到灭亡,欺负北宋王朝的辽国去哪了?如今是这个少数民族
历史上有许多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但最终都随着时间而消逝。他们或者被其他民族同化,或者被其他民族征服。但也有一些民族,即使遭遇了灾难和困境,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要新鲜事2023-11-01 18:53:400000明朝16位皇帝能力排名:朱元璋第一,明孝宗朱佑樘第三
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明朝历史评价很高,它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享国276年共传了16位皇帝。虽然明朝十六帝个个是奇葩,但能力一点不差,其中朱元璋、朱棣等,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属于最强的一批。以下是明朝16位皇帝能力排名,其中朱元璋排第一,明孝宗朱佑樘高居第三,一起去了解看看。No.1朱元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8:22:060001太监净身过程图解,太监净身视频曝光(看着蛋疼)
太监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极端产物,相比大家也都应该知道太监为什么要净身了,如果不将那个家伙割掉的话,整个后宫估计都会大乱,皇帝哪还有心思管理国家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太监净身过程图解,网上还有电视剧中太监净身视频,光是看着就蛋疼。太监净身视频古代太监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39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