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 兵痞朱德成为元帅 蒋介石认可:真正的“帅”只有他
1955年,我军的第一次授衔典礼上,十位元帅获得了荣誉,成为国之重器备受尊敬的军事领袖。蒋中正在看到授衔名单后,表达了对朱德的特殊崇敬,称朱德为“真正的元帅”,甚至主席也将其尊称为“红军之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元帅,朱德在十大元帅中独具引人注目之处。

一、立志从军,南昌起义,开创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早年间,朱德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早早地投身于革命事业。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从此怀揣从军报国的理想。1911年,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并积极参与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苏联十月革命后,朱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前往苏联学习军事知识。1926年,朱德回国,先后在四川领导革命工作,组建军官教育团培训军事干部。
1927年,蒋中正悍然发动政变,大肆屠杀敌对人士。在危急时刻,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正式踏上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1927年9月,红军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陷入困境,而三河坝战役则成为八一起义军实现战略转变的关键点,由城市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当时鲜有人能预见到,朱德率领着仅有的3000红军,竟敢与3万大军对战,为主力军断后。在大多数人认为胜利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朱德冷静分析形势,发起突袭,击溃了敌军,稳住了局势,连续击败敌人的围追堵截。1928年,朱德与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至湘南的宜章县,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二、井冈山会师,为革命留下火种
朱德将湘南起义的工农军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共800余人。红军在湘南反扑时,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和陈毅于1928年4月上旬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井冈山成为红军新的根据地,而朱德也将湘南起义部队会师,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在井冈山时,朱德发明了游击战的经典“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朱德的这一成功探索,为后来游击战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井冈山的军民传颂着“井冈山来了一个会打仗的军长,用的是那个十六字诀,一定能打胜仗”的说法。在发掘人才方面,朱德也展现了慧眼识珠。受挫的林彪在关键时刻表现沉着冷静,引起了朱德的注意,使其成为营长,为林彪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三、四渡赤水,奠定军中地位
1930年,朱德被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朱德在这危急关头,坚决主张摆脱敌军主力,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权。遵义会议后,朱德被任命为军事指挥者,继续领导红军战斗。
1935年,红军一举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了“遵义会议”。朱德在遵义会议上被任命为军事指挥者,协助教员,提出成立前敌司令部,担任司令员。他还提议让教员担任前敌政治委员。这是教员第一次直接参与军事行动的领导。
1935年3月11日,中央成立了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教员成为主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朱德在四次渡河行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地领导红军渡过赤水河,完成了战略性的战略转移。在整个四次渡河行动中,朱德的领导地位举足轻重,为红军取得辉煌战绩奠定了基础。
四、抗战全面爆发,百团大战开启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朱德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率领八路军参加对日作战。在抗战中,他与彭德怀共同部署平型关战役,随后配合忻口会战,实施诱敌深入,开展游击战争。最终,他与彭德怀和左权一起组织并指挥“百团大战”,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试图点燃新的内战烽火,朱德挺身而出,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他的高瞻远瞩下,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中国革命形势逆转。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朱德协助教员,指挥东北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打败了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迫使蒋中正的嫡系部队陷入覆灭的境地。

五、华北解放,元帅军校荣誉
在1948年的三大战役中,朱德协助教员,指挥华北野战军,打破了战争初期的被动态势,占领了重要城市石家庄。华北战场的最后阶段,朱德改变了战术,将游击战变为了运动战,灵活机动地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他的领导下,华北解放区逐渐成为一片连片的解放区域。
1955年,朱德因无数战功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十大元帅中的第一人。在授衔典礼上,教员亲自为朱德授予了这一最高荣誉。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朱德在逝世时竟只穿着一身旧衣服。这一点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朱德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在这件旧衣服中得以充分展示。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对中国解放事业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我军的第一元帅。
朱德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南昌起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奋斗,还在组织建设、战略决策等方面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朱德的一生,如同中国革命历程的一部分,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他的无私奉献和崇高品质,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拼搏。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 毛主席评价很到位(3个欠缺)
诸葛亮之所以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评论是因有三点欠缺。在三国演义之中,若说能够让人记住的人物,诸葛亮肯定排名第一是非常机智的一个人。刘备得了诸葛亮那么久之后,可是为什么全民能统一三国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都在纠结的一个问题,毛主席曾指出诸葛亮自身有着三点缺陷,可能是没办法统一三国的原因。太过于理想的战略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12:560001吴文英简介: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中有很高的地位)
吴文英是古代一个著名的诗词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是南宋词坛中的大家,有“词中李商隐”的称号,并且在诗坛流派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据了解他流传下来的词有340首之多,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吴文英吧!吴文英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2:11:050000我国古代药王是谁,孙思邈著作《千金要方》(传说他活了165岁)
中国古代医学在大多数时期都是处在世界前列的,这得益于中国涌现的一大批优秀的医学家,像著名的医生有扁鹊、华佗等,这些人都是古代著名的医药学者,那你知道我国古代药王是谁?它是唐代的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古代药圣孙思邈:许多人将药圣和药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指的是不同的人,其中药圣指的是明代的李时珍,而药王则是指唐代的孙思邈。孙思邈是隋唐时期的人,他是与医圣张仲景齐名的医药学家,有着“药王”的称号。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4:58:440001靖康之耻为什么没人勤王:梁山好汉自身难保(无力救援)
在靖康之耻期间,能够帮助到朝廷的梁山好汉已经被灭亡。梁山好汉只剩下几个残余势力,凭他们自身难保的状态是没有办法救援朝廷的,因此宋朝只能因为靖康之难更新换代。靖康之耻发生在1127年,而民间的武装势力梁山好汉于1125年就被朝廷诛杀。哪怕他们有救援朝廷的心思,也没有能力再帮助朝廷从靖康之耻中挺过来。一、宋朝自食恶果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32:220007缅甸野人山死了多少人:出山后仅剩两千人(死亡5万人)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还是要得益于古代人们的征兵作战,不知道付出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才有了如今的和平年代,下面小编要说的是缅甸野人山,据说在古代人们的在战争时期还曾经穿越过这座荒凉的野人山。缅甸野人山死了多少人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揭秘。缅甸野人山死了多少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23: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