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将军和两江总督谁说话分量重?比较而言,他似乎略胜一筹
清代的总督是封疆大吏,负责管理一省甚至几个省的军政事务。他们不仅拥有广泛的地域权力,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如果朝廷不对他们进行适度的限制,其权力就会像唐代的节度使一样过大,造成无法遏制的局面。
◑ 前言
要说政治平衡,清代的皇帝可谓驾轻就熟。无论是宗室王公,在京的各个部门,还是地方上的督抚提镇,无一例外地都被皇权牢牢掌控。
为了限制总督的权力,清代的诸帝们设计了巧妙的办法。首先,他们通过派遣巡抚来分散总督的权力。其次,他们派驻八旗驻防将军来监视总督的行动。比较而言,驻防将军可谓是皇权对总督的一张王牌。
然而,总督和将军之间的力量关系相对平衡,不会出现一方过于强大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目的。
那么,在官职地位相当的情况下,究竟是驻防将军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还是总督更胜一筹呢?我们可以以两江总督和江宁将军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 谁官大?谁官小
“两江”一词指的是江南和江西两个省份。在康熙初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和安徽两个省份,所以两江总督的辖区实际上包括江苏、安徽和江西这三个省份。在清代的九位总督中,两江总督不仅管辖省份最多,而且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直隶总督在疆土领域是最高的官职。但实际上,在许多时期,两江总督的地位比直隶总督还要高,基本上这两个总督处于第一梯队。
总督的起始品级是正二品。在雍正时期之前,各个省的总督通常会被加上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衔职。这里所说的“侍郎”并不一定指的是兵部侍郎,而是指一种官职。特殊情况下,一些资历威望很高的总督会被皇帝封为兵部尚书,比如康熙时期著名的大臣于成龙,他在任江都时就有兵部尚书的头衔。
在雍正时期之前,各个部门的尚书品级都是正二品,所以就算总督加了尚书的衔职,品级也不会改变,仍然属于二品级别。
江南的八旗驻防始于顺治二年十一月。当年,豫亲王多铎攻下南京,朝廷派遣两千满、蒙八旗驻防在明皇城附近。当时这支部队被称为“江南江宁左翼四旗”,由镇国公来统领。
不久之后,江宁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被称为“江宁总管”。顺治十七年,正式定名为“江宁将军”,官衔为秩正一品。江宁将军是武职最高品级,明显高于两江总督。而且在清初时,担任江宁将军的都是宗室王公和开国勋贵,他们的政治地位同样也优于江督。
雍正时期改革了官制,将尚书的品级从正二品提升为从一品,并下令两江总督均加兵部尚书的衔职。因此江督也就成为从一品的官员,与江宁将军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乾隆三十三年,由于各个省份驻防将军的事权问题,乾隆皇帝下令将江宁将军的品级降为从一品,与兼兵部尚书的总督平级。因此,从乾隆中期开始,两江总督与江宁将军地位相当。
◑ 谁的拳头大?谁的拳头小
在过去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国家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年复一年,驻防将军的作用逐渐减少。这里的驻防将军包括江宁将军和两江总督,他们分别负责文官和武官的事务。但是,就法律规定的范围而言,江宁将军的职权仅限于管理驻防八旗军队。考虑到安徽和江西没有八旗驻防单位,江宁将军的辖区仅限于江宁和镇江的两支八旗兵,总人数大约在6000人左右。
除了驻防八旗事务以外,江宁将军不能干涉地方民政事务。实际上,在和平时期,朝廷让他们驻扎在地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监视地方的绿营军队以及江南的百姓和士子。相比之下,两江总督负责的事务更加广泛,涉及军政、民政、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在两江三省,他们可谓绝对的领导。
不仅如此,就算只看属下的军队,江宁将军也并没有优势。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两江三省的绿营兵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大约有六万人左右。然而,安徽和江西的绿营规模较小,总共只有两万人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江苏地区。总督虽然名义上可以控制绿营军队,但并不代表可以直接调动他们,因为总督只能动用一支被称为“督标”的军队。
而就督标军队的数量来说,两江总督在全国总督中是最少的,只有中、左二营。然而,江督的这两支营都非常强大,每个营有两千多人。除了督标营以外,两江总督还直接领导着江宁城受营、扬州营、盐捕营、奇兵营、浦口营、溧阳营、青山营、瓜州营等军队。这些军队的总人数超过一万人。
换句话说,两江总督能够直接调动的绿营兵数量达到了一万四千多人,是江宁将军的两倍以上。至于绿营的战斗力如何,就很难做出准确评判了。因此,从权力的角度来看,两江总督远远领先于江宁将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 最后谁的职位能当到最高
在清代八旗系统中,文武官的身份划分并不那么明确,这与汉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按照惯例,汉人官员通常无法在文职和武职之间互相调动,但旗人则完全不一样。
举个例子,江宁将军属于武职,在这个职位上他们可以轻松地调任到各个省份担任总督,甚至可以进京担任朝廷中的重要大臣,比如部院大臣或者大学士。当然他们最常见的还是在武职系统中任职,而从省份驻防将军调到各旗都统的情况则更为普遍。
然而,就仕途来说,江宁将军的前景并不及两江总督。一旦江宁将军升迁调任,最好的情况是成为大学士或军机大臣,稍差一些的则是各部尚书。很显然,在这个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将军和都统都无法与大学士、军机大臣相比,甚至那些实际拥有权力的尚书都有些相形见绌。

晚清时期,随着各省总督的权力不断扩大以及八旗军队的腐败,驻防将军几乎成了摆设。当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汉人集团担任总督时,驻防将军已经完全沦为他们的附庸,对朝政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
康熙皇帝时期,错杀一人,导致清朝失去了称霸世界的机会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前期发展迅猛,但到了晚期却逐渐衰败。主要原因之一是清朝闭关锁国,与西方国家断绝了来往,导致了科技的滞后。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火器天才戴梓,若不是因为被错杀,清朝或许有机会实现世界的称霸。康熙帝时期失去的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24:340002为何说戊戌变法必然失败?变法领袖必备的3大要素 康有为全没有
(说历史的女人——第1348期)在中国古代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重大的改革或变法,但是无论变法时间之周期和变法之成效,在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都要排在最后一位。该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起,至1898年9月21日,前后共103天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2:43:480000卫青为什么被灭九族:卫家势力庞大(皇帝深感威胁)
卫青在23岁的时候由于生病而死亡,卫青的死亡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是卫青的家人被灭九族其实与卫青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卫青的家人已经布满了皇宫,都在皇宫里面工作,所以皇帝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才会对卫青的家人痛下杀手,整个家族都被灭九族。在卫青死了之后,家里的势力也慢慢被削弱。一、卫青有子女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02:570001中国60年代的绝密工程,由8342部队建造,能抵御百万吨级氢弹
孟可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在许多耳熟能详的热播影视剧中,我们都能听到他创作的音乐,而他曾经对媒体讲述过他家里的一件红色故事。孟可的三叔名叫孟洁,对孟可来说,他是一个仅存在于亲人口中的人物。按家人的说法,孟洁18岁参军,此后便没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孟洁24岁那年噩耗传来,他牺牲了。更令亲人们无法接受的是,关于孟洁因何牺牲、尸骨安葬在哪里,孟家竟一无所知。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06:110000江姐为国牺牲 唯一的儿子却定居美国 说五个字 字字戳
英雄有许多种,有些是在战场上英勇战死的,有些则是在后方默默奉献的,还有些则是勇敢抵抗敌人的酷刑,坚决斗争,绝不屈服的。江姐便是这样一位绝不屈服的英雄。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3:43: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