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受刑时为何一声不吭,清代作家感叹:真奇男子
清朝末年,由于清廷对外懦弱无能、对内严苛统治,导致民间起义运动频发,其中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声势最为浩大,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而石达开便是太平天国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石达开16岁便出山追随洪秀全,他在战场上作战勇猛,曾多次击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甚至逼得其差点跳水自尽,能将曾国藩逼迫到如此地步,可见石达开的军事才能并不低。
可惜,石达开也是个悲情人物,公元1863年,石达开抢渡大渡河失败,为了保全手下两千多名士卒,他选择只身前往清营投降,但清军违背诺言,在将石达开关进监牢后,夜袭石达开部,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其余人尽数被诛。
而石达开本人则被施以凌迟极刑,在受刑前,石达开仍慷慨陈词,痛斥清廷,令主审官都无言以对,在行刑时,石达开从始至终一声不吭,清代作家蜀海丛谈在《蜀海丛谈》中感叹说:“(石达开)真奇男子也。”
太平天国的“石敢当”
石达开出生在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但其父早逝,导致家境大不如前,家中生计全靠他母亲勉力维持,石达开少年时便开始做工贴补家用,他曾烧窑、开矿,还曾做过生意,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性格豪爽的石达开结交了不少江湖义士,这为他后来入伙洪秀全集团提供了良好基础。
公元1847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来到石达开的家乡贵县,以传教的名义暗中谋划起兵反清,当听说石达开的名声后,邀请他共图大计,石达开早就对腐朽不堪的清廷不满已久,于是欣然接受了洪秀全的邀请。
三年后,石达开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他被封为左军主将以及翼王,成为太平军的主要军事将领之一:以秀清为东王,军事皆取决,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洪大全天德王。
起义之初,洪秀全对石达开十分信任,将左军全权交给石达开指挥,而石达开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率领左军从广西一路打到金陵,为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扫平了障碍,之后石达开又奉命支援九江,打败由清廷大员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主将曾国藩赦差点因此投河而亡。
公元1856年,天京被围,石达开携大胜之威火速回援,不久就与杨秀清、秦日纲等人联手歼灭了清廷的江南大营,解除天京围困之危,可以说在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中,石达开屡次担当“救急英雄”的角色,令清军胆寒,被称为太平天国的“石敢当”。
出现分歧,逃出天京
洪秀全借助“天父”的虚假信仰维持自己在太平天国内部的统治权威,这种方式本就漏洞百出,精明之士愿意追随他完全是利益因素,因此当内部利益分配不均时,这种统治方式很快便会出现弊端。
公元1856年,杨秀清与洪秀全为了争权而爆发内讧,洪秀全发密诏令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回城诛杀杨秀清,而韦昌辉在攻占东王府后,不分青壮老幼尽数诛杀,许多无辜之人也不幸遭难,一时间,天京城内人心惶惶。
虽然洪秀全下令鞭挞韦昌辉、秦日纲两人以示惩戒,平息了杨秀清旧部的不安,但诡异的是,韦昌辉两人受罚之后,凡是和杨秀清牵扯上关系的人全部被搜捕诛杀,家眷也不得幸免:秀全妻赖氏曰:“除恶不尽,必留后祸。”因说秀全诡罪昌辉酷杀,予杖,慰谢东党,召之来观,可聚歼焉。秀全用其策,而突以甲围杀观者。东党殆尽,前后死者近三万人。
身在湖北的石达开回到天京听说此事后,出言讽刺了韦昌辉几句,没想到韦昌辉记恨起了石达开,想要将他一起铲除,所幸石达开机警,提前感到不对劲便连夜逃出了天京,韦昌辉闻讯大怒,派人围攻石达开的翼王府,将其家眷尽数诛杀。

石达开在太平军中威望很高,太平天国早期很多胜仗都是由石达开指挥的,此番“天京事变”过后,天京城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石达开,于是石达开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平息众怒,不久之后,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皆被处死。
慷慨赴死,一声不吭
洪秀全虽然做出了妥协之举,但他对石达开的信任也跌至冰点,于是他将石达开“供奉”在天京城中,收回其手中的兵权。此时,石达开的谋士张遂趁机劝说石达开外出单干,领兵入川蜀,效仿刘备成就一番伟业:王得军心,何郁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图,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业?
石达开深以为然,便领兵离开天京开始远征四川,不过石达开此后一直在浙、闽等地流动,在清军的多次围剿之下,直到1863年才正式领军入川,而石达开也在入川的大渡河之战中迎来了自己的穷途末日。
石达开之败也是天意弄人,他领兵到达大渡河时正巧遇到连天大雨,水位暴涨,水流汹涌,而清军不带在对岸重兵布防,还从其余几个方向对石达开形成合围之势,在这种条件下,石达开只能冒险强行渡河。

结果却是渡河精锐损失殆尽,石达开只好转寻他路,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为了保住手下两千多将士的性命,石达开最终决定投降清军,可惜石达开还是高估了清军的信誉,他本人被骗关入监牢,数千将士被清军突袭屠戮,只剩百余老幼存活。
公元1368年,32岁的石达开公开受审,面对主审官的诘问,石达开不卑不亢,大声陈述清廷的腐败无能,令主审官羞愧难当。石达开所犯乃谋逆大罪,清廷最终将其凌迟处死,在行刑之际,石达开面不改色,全程默不作声,旁观者无不为之叹服。
结语
石达开少年得志,数次拯救太平天国于危难之中,可惜洪秀全称帝之后,逐渐远离了群众实际,被权力带来的奢靡生活所腐蚀,丧失了当初起兵抗清时的英明睿智,不管怎样,石达开算是用自己的悲壮保全了太平天国最后的颜面。
为什么亚洲国家没有四处殖民地(历史因素导致)
亚洲国家的殖民历史相对较少,与欧洲国家在其他大陆进行大规模殖民活动形成鲜明对比。亚洲国家没有殖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地缘政治、文化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亚洲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观。1、历史因素的深刻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1-21 21:03:1200001952年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视察发现浮雕不对劲:快去叫陈赓
“这块浮雕好像不太对啊,快去叫陈庚来,这件事情他比较清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我国国内局势的日渐稳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不少老同志对此都非常关心。陈毅元帅提出要去看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工作进程。可是,正当陈毅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人民纪念碑的浮雕时,他的眉头却突然紧皱了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3:05:420000魏延为什么踢翻七星灯:意外导致七星灯打翻(非阴谋)
魏延并不是故意踢翻七星灯使得诸葛亮减寿的,其其实是在意外情况下不小心将其星灯打翻的。魏延踢翻七星灯的当天晚上,司马懿已经发起了进攻,情况十分危急,而诸葛亮并没有下达任何指示。于是魏延匆匆忙忙闯入诸葛亮的营帐中,因而才在慌乱中不小心将用于续命的七星灯打翻。事件的真相是意外踢翻,而不是某些阴谋论者认为的故意踢翻。一、魏延不敢踢翻七星灯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35:380000张议潮为什么被忘记了(历史资料的缺乏)
张议潮之所以在正史中被忽略,有历史记载的片面性、历史观念的变迁,也有史料缺失的原因。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因各种原因而被遗忘的英雄人物,张议潮便是其中之一。唐朝末年,这位著名将领因战功卓著而声名显赫,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名字却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了历史的遗憾。一、张议潮的历史地位我要新鲜事2024-02-23 15:50:550000刘伯温为什么不得善终:刘伯温太聪慧(引得朱元璋猜忌)
刘伯温的不得善终主要是因为自己对朱元璋特别忠心,另外也是因为刘伯温的嫉妒心比较强。虽然后期告老还乡,并且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刘伯温还是对于朝廷之事有遗憾。据传说,刘伯温最终是死于他杀,但是在史书里记载,刘伯温是因为生病而亡。刘伯温一直在朱元璋的身边担任谋士,并且立下了很多功劳。一、朱元璋与刘伯温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07:3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