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 为何朱元璋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
站在朱棣的角度,他心中应该充满了疑惑。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兄弟中谁的能力能够超过他?然而,朱元璋却选择了隔代传位,扶持15岁的孙子朱允炆继位。对于骄傲的朱棣而言,这是何等的难以接受。

一、太子朱标的辉煌
太子朱标在13岁时被立为太子,到了23岁时已经能够协助朱元璋处理国家政务,甚至下令说:“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这意味着,除了军国大事外,几乎所有事务都由太子朱标负责。朱元璋对太子的满意可见一斑。
如果太子朱标仍然在世,那么朱棣或许会默默忍受。但是,一旦太子朱标突然去世,朱元璋为何不能从其他儿子中选出一个有才能的继承人呢?为何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呢?朱棣对此感到不满。
二、朱棣的卓越才能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的众多儿子中,朱棣的能力最为出众。历史记载显示,朱棣与朱元璋的性格最为相似,同时朱元璋对他这位四子也非常器重。
朱棣于公元1360年出生,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决的紧要关头。朱棣的出生时,朱元璋几乎没有时间关注他。然而,朱元璋将朱棣封为燕王,并将北平划归为其封地,表明了他对朱棣的喜爱。北平不仅是元大都,也是北方最重要的军事要塞。

三、燕王的成长与朝廷教育
朱棣在10岁时被封为燕王,在等待就藩的日子里,他接受了严格的教育。朱元璋让他居住在凤阳老家,体验民间疾苦。朱棣后来回忆道:“朕少时尝居凤阳,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朱元璋还亲自解决了朱棣的个人问题,亲自与徐达谈判,要求将徐达的长女许配给朱棣。
公元1390年,30岁的燕王朱棣征讨蒙元丞相平章乃儿不花。他在这次战役中取得胜利,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未来的北伐任务可以交给朱棣。在朱元璋的计划中,朱棣是保卫太子朱标的坚实屏障。
四、削藩之举与朱棣的反击
无论朱棣有多出色,朱元璋仍然在朱允炆15岁时,将其封为皇太孙,并在死后直接传位给他。朱允炆登基后,他实施了削藩政策,但手段过于急迫,导致藩王们感到不安,甚至一些人准备“狗急跳墙”。
朱允炆在位的第一年就大刀阔斧地削掉了5位藩王。在准备对实力最强的燕藩下手时,他却踢到了铁板。公元1399年八月,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战争,取得胜利,称帝,而朱允炆则葬身火海(或逃亡)。

五、为何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
1、朱元璋一贯主张立嫡立长的原则。如果他自己都不遵守这一规矩,后代君主又如何会认真遵循呢?虽然选择一个有才能的王子继承皇位对治理大明有利,但这也有可能对日后的皇位传承造成不利影响。
2、朱棣在朝中并没有太多的支持者。太子朱标去世前,朝中大多数势力都是他的支持者。朱标去世后,这些支持者并不会立即支持朱棣成为太子。相比之下,朱允炆更容易被文臣们接受,他成为新君是大势所趋。
3、朱棣的军事能力突出。尽管在战乱时期,这是一个优势,但大明刚刚经历了战乱,需要休养生息。如果朱棣继续北伐,对大明的发展将十分不利。
或许在朱元璋的眼中,朱棣作为藩王,守好北方的屏障就足够了。治理大明的责任还是交给孙子朱允炆,而在他去世后,朱允炆却迅速削藩,朱棣则敢以弱胜强。朱元璋的各种布局最终都成为泡影。
诗仙诗圣诗鬼诗豪诗魔是谁,白居易为什么叫诗魔
诗仙是李白,诗圣是杜甫,那么诗魔是谁,白居易被称为诗魔,形容他写诗写到走火入魔,如痴如狂。白居易身为诗魔,但诗句却通俗易懂,而不是“鬼话连篇”,在唐朝上从皇帝下至孩童都知道白居易的诗,成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一、诗魔是白居易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9:27:170003黄盖简介:东汉末年的名将(足智多谋,善于照顾下属)
对与黄盖这个人我们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就算不知道他,也知道著名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在赤壁之战中具有很大的贡献,不过现如今提起赤壁之战大多数人都会先想起诸葛亮和周瑜一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黄盖了解不多。黄盖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9:41:5300001999年抢劫银行208万,22年后被捕已成亿万富翁,他的资产属于谁
1999年12月4日晚19点,郑州市合作银行莞城支行中药城批发市场分理处,几名柜员正在清理白天所存蓄的款项,一名保安站在门口警惕地四处巡视。不久之后,几名男子拿着枪械闯了进来,保安小全心中警铃大作,迅速地将其拦下,却没有想到此时兴头正盛的歹徒直接拿起手枪朝他射击。而小全也在“碰碰碰”的射击声下,倒在了血泊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1:35:260001上班是谁发明的:秦始皇(在建立朝廷后有了上朝制度)
每一天,孩子早上要上学,而成年人早上就需要上班,因为上班才能挣钱,上班也是大家与社会外界产生交集的一种方式,不过有一些人开始好奇,上班这件事到底是谁发明的呢?又是怎么形成后来的样子的呢?跟探秘志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上班是谁发明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14:32000098年朱镕基视察粮仓,看到满满的粮食,却大怒道:连我都敢骗
1998年9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地方干部“调粮补仓”欺上瞒下的节目,引起了全国关注。次年2月份,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上说道:“前不久,我去往安徽一粮库调查,没去前粮库是空的,不过等我到了后发现,他们将其他粮站的粮食都运过来,摆得十分整齐。这些人连我都敢骗,实在是胆大包天!”那么,“调粮补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朱镕基会对此事耿耿于怀以致大发雷霆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37:5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