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中国打仗靠战术,外国却靠正面硬刚?其实道理很简单
前言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战争中展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西方的差异。
为什么古代中国打仗靠战术,外国却靠正面硬刚?这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吗?
一、我国的胜利哲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军事思想和经验。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们,如孙子、诸葛亮、曹操等,都是以战术为主,以智取为上的高手。

他们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战斗力,而不是为了杀戮和毁灭。因此,他们主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
他们重视兵法的运用,注重情报的收集,善于利用地形、天时、人心等因素,制定灵活的作战计划,采取多种战法,以达到出奇制胜,攻敌不备,一击必中,一战而胜的效果。
他们也注意节约兵力,避免无谓的牺牲,尽量减少战争的消耗和损失,实现战争的最大效益。他们还重视战后的善后工作,如收复失地,安抚百姓,恢复生产,整顿军队,为长期的和平稳定打下基础。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们的胜利哲学,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化强调和谐、中庸、道德、仁爱、忍让、礼义等价值观,反对暴力、侵略、残忍、贪婪、狂妄等行为。
中国文化认为,战争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是为了维护正义和秩序,而不是为了满足私欲和野心。
中国文化主张,战争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敌人的生命和尊严,不要无端杀戮和虐待,不要破坏和浪费,不要忘记和平的理想和目标。
中国文化还主张,战争应该以智慧为先导,以变通为原则,以胜利为目的,而不是以武力为唯一的手段,以固执为准则,以荣誉为目标。
二、西方的胜利哲学
西方是一个历史相对较短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军事思想和经验。西方古代的军事家们,如亚历山大大帝、恺撒、拿破仑等,都是以正面硬刚为主,以勇敢为上的英雄。
他们重视武器的使用,注重训练的强度,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制定简单的作战计划,采取单一的战法,以达到压倒性的优势。
他们也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怕无谓的牺牲,尽量增加战争的消耗和损失,实现战争的最大威慑。
西方古代的军事家们的胜利哲学,是建立在西方传统的文化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平等、理性、科学、竞争、进步等价值观,反对束缚、压迫、愚昧、迷信、合作、保守等行为。

西方文化认为,战争是一种必要的手段,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理想,而不是为了顺应他人的意志和规则。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胜利哲学,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1.中西方的社会制度不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连续,政治统一,社会等级的国家。中国的政治文明是以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官僚制度,以及儒家思想为主要特征的。

中国的政治文明造就了中国人的服从性、忠诚性、敬畏性、谦虚性、和顺性等品质。
西方是一个历史相对较短,文化多元,政治分裂,社会平等的国家。西方的政治文明是以分权制衡,民主共和,法治原则,以及基督教思想为主要特征的。
西方的政治文明造就了西方人的自主性、创新性、挑战性、自信性、竞争性等品质。
2.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是一个多神论,无神论,或者说是无宗教的国家。中国的宗教文明是以儒家,道家,佛教,民间信仰等为主要内容的。
中国的宗教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平衡,修身,养性,以及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等思想。宗教文明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而西方是一个一神论,有神论,或者说是有宗教的国家。西方的宗教文明是以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为主要内容的。
西方的宗教文明强调人与神,人与教会,人与罪恶之间的关系,救赎,信仰,祈祷,以及上帝的存在,创世纪,末日审判,天堂地狱等思想。西方的宗教文明影响了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的战争风格的差异。
结语
中西方的战争风格的差异,是一个有趣而又深刻的话题,它反映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影响了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也启发了我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判断哪一种战争风格是好是坏,而应该尊重和理解每一种战争风格的背后的文化和思想,也应该从中吸取和借鉴每一种战争风格的优点和经验,也应该警惕和避免每一种战争风格的缺点和危害。
英国的国际贸易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形成了殖民地贸易模式
#历史开讲#17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的国际贸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安特卫普呢绒贸易模式,形成了殖民地贸易模式,又称“大西洋贸易模式”。横跨东亚、北美和印度的殖民贸易体系构成了英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到1733年,英国已经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18世纪,美洲的烟草和蔗糖在美洲殖民地的经济活动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了。烟草在欧洲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8:180001党怀英简介: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金朝文学领袖)
在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文学才能,给后代的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瑰宝,这些文人墨客的其中一个是党怀英,提起他的名字我们可能不太清楚,不过说起辛弃疾我们大部分人应该是知道的,而党怀英是当时与辛弃疾并称为“辛党”的人,一起了解一下吧!党怀英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20:180007明朝后宫有多残酷:宠妃因一句话被凌迟,皇帝又烧死皇后为她报仇
公元1542年一个冬夜,明朝嘉靖皇帝的后宫中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宫变:九五之尊的皇帝,竟然被几名宫女差点勒死。这场宫变被后世称为“壬寅宫变”,嘉靖虽然因为宫女胆怯,加上皇后施救及时保住性命,但是他也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恢复神志。等嘉靖清醒之后又得知一个噩耗:方皇后在处置作乱的宫女时,也将他最爱的妃子一并处置了。事后据嘉靖调查,这位宠妃之所以被处死,就是因为别人攀咬的一句话!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2:27:280001陆压道人怎么死的:陆压道人与天地同寿(没有死)
陆压道人是小说《封神演义》当中的人物,在正统的神话体系中并没有陆压道人的身影。因此,关于其封神之后的行踪,人们只能从《封神演义》中分析。而在封神系列小说中,并没有提到陆压道人的死亡过程。因此,人们推测陆压道人其实并没有死,并且其一生都是游离于三界之外的。这意味着其并不受普通的生死所限制,更像是一种永恒存在的神。一、陆压道人与天地同寿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2:14:450000为何扶不起的阿斗在诸葛亮去世后,能稳坐皇位40年?说出来别不信
公元184年发生了黄巾起义,刘备依靠商人的资助拉起一支队伍开始闯天下,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投靠他人、无数次全军覆没,刘备始终没有放弃,到48岁的时候,刘备还在感慨自己一事无成,终于在赤壁之战后,刘备的事业开始迅速发展,三分天下有其一。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34:3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