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赏给日本一块木头,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天皇也不能动它
古人用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焚香主要是用在祭祀方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熟知多种香草,比如熏草、古兰、郁金等,而在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了更多种类的香料,熏香也逐渐走入贵族的日常生活中。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盛行熏香之风,爱香人士以收集奇香为乐,甚至以此互相攀比,曹操就曾颁布过禁香令,以示俭朴,在临终前还留下遗言,将香分给自己的诸位夫人,不必浪费在祭祀上面,由此可见香的珍贵。
隋炀帝对香的使用更加奢侈,在《杜阳杂编》一书中描述了隋炀帝在除夕夜时焚香的盛况:
隋炀帝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每一山焚沉香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
用珍贵的沉香搭建数十座“火山”,在焚烧过程中又不断加入甲煎,散发出的香气在几十里外都闻见。隋炀帝将名贵的沉香当柴烧,可谓极尽奢华,令后人叹为观止,当然,隋炀帝赏赐给日本人的也不是普通的木头,而是一块沉香木,这块香木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
隋朝时期,日本学习中华文化
日本接触到中华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说秦始皇曾派方士徐福入海寻药访仙,而徐福就曾到达过日本的福冈。汉朝光武帝时期,倭奴(古时对日本的别称)国曾遣使来汉朝见,光武帝赏赐给倭奴国王一块金印,上书“汉倭奴国王”五字,现今这块金印藏于福冈市美术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多派遣使者向中国皇帝朝贡以寻求庇护,到了隋朝,日本朝贡的目的由原本的寻求庇护转变为从中国学习、移植各种先进制度,而这种变化与日本国内发生的权力变动有着密切关系。
公元592年,倭国(大和国)新兴贵族苏我马子暗杀了崇峻天皇并拥立外甥女御食炊屋姬继位,是为推古女皇。推古女皇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圣德太子)并让其摄政,掌管国家大权,圣德太子掌权后,面对当时国内的各种矛盾和动荡,下定决心改革。
此时隋朝已经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在隋文帝励精图治下,隋朝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周边小国相继向隋朝朝贡,成为强大隋朝的藩属国。
为了吸收、移植隋朝先进的制度,圣德太子重新开始向中国朝贡,并向隋朝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和僧人。据《隋书·倭国传》记载: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
当然,此倭王是否为圣德太子在历史上存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遣隋使回国不久后,圣德太子就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局势。
遣隋使的傲慢
此时,日本国内的佛教已经开始盛行,各地都开始建造寺庙,为了更好地学习佛教经典,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人名)出使隋朝学习佛法。

《隋书·倭国传》中同样记载了这一事件:
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 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
不过这一次出使,遣隋使却一改以往的“卑躬屈膝”,在递交的国书中大言不惭地说: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当然,你可能会好奇日本哪里来的底气向隋朝如此叫嚣,居然称呼自己为日出之国,而隋朝是日落之国。其实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隋朝与日本之间本就隔着海,中间还有一个实力并不弱小的高句丽,隋朝想要大动干戈也确实麻烦。
不过,这表明圣德太子奉行更加平等的外交政策,而非以往的惯例向中原王朝朝贡,隋炀帝见到国书上的内容自然不高兴,但想到日本只是一个蛮荒落后的小国,不值当生气,于是只是告诫负责外交的官员:
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后来,隋炀帝在接见藩属国外臣时,仍将日本同百济、赤土等国的使者放在一起,可见对隋炀帝并没有将日本视作一个可以平等对待的国家。
兰奢待的贵重
虽然日本递交的国书太过无理,但隋炀帝也不可能因此怪罪这个蛮夷小国,于是赏赐给日本一根 “破木头”,这块木头看似普通,实际上却是价值不菲的沉香木,这块沉香木后来被命名为“兰奢待”,被日本视为国宝流传至今,号称“天下第一名香”。

兰奢待被带回日本起就一直被日本皇室珍藏,为圣武太上皇最心爱的宝物之一,在圣武太上皇病逝后,光明太后为悼念丈夫,在东大寺一角建造了一个小院,专门用来存放圣武太上皇留下来的遗物,兰奢待就是其中之一。
光明太后将兰奢待交到东大寺保存时,一共有13千克,不过由于天皇经常拿其赏赐给功臣,如今的兰奢待只有11.6千克。而截取兰奢待的人物无一不是日本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比如足利义政、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等。
至于这块沉香木为何叫做“兰奢待”已经无据可考,后人只能猜测这三个字的含义,最令人信服的一个猜测是,兰奢待的繁体字“蘭奢待”中藏有东大寺三个字,系该寺院的僧人所取。
不管兰奢待的名字有怎样的意义,其蕴含着的深厚历史价值不可泯灭。不过与古代天皇能够将其赏赐给臣子不同的是,如今这块被日本当做国宝收藏在东大寺的沉香木,即使是天皇也无法再动它。

结语
或许在穷奢极欲的隋炀帝眼中,这块沉香木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破木头,他每天使用的香料不知比其贵重多少,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块“普通木头”却在千年后的异国他乡大放异彩呢?
可惜的是,日本的香道文化来自于中国,并流行至今,而中国的香文化却逐渐式微。
罗成损寿五件事 因做多了缺德事平白折损50年寿命
罗成是隋唐演义中的小说人物,传说其是白虎星下凡,文武双全,是瓦岗五虎之一。罗成跟随李世民南北征战,立下的战功无数。如此一个英雄人物徐茂公给他算命时说他能活73岁,等到后来再算命时竟然折损了50年寿命,这是因为什么呢?罗成损寿五件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40:0200002015年,公公患肝癌,儿媳割下69%肝脏移植给公公,让老人多活3年
2007年,北京301医院。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王亮一家陷入了困境,医院的病床前躺的是王亮的父亲王振龙。几个月前,老人被突然查出来身患肝癌,其实说是老人也不合适,因为那一年王振龙仅仅51岁。病床前的一家人都眉头紧锁,因为他们都在发愁一件事,那就是肝移植的肝脏来源。以王振龙的病症,最适合的就是换肝手术,这个手术价格昂贵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肝脏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9:21:390000舒姓起源和来历:周武王分封群舒国(公族后裔以国为姓)
舒姓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源自姬姓,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将一些江淮地区的小国分封为“群舒国”,灭亡后公族后裔就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己姓,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莒国,当时位于寿舒,而后来莒国被灭,这一带的国民也就以故国为姓。舒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姬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14:370002希特勒为什么恨犹太人?手掌财富却不帮他度难关(恨之入骨)
希特勒对犹太人展开的屠杀我们都应该记忆犹新吧,当时二战时期整个犹太民族差不多被希特勒一个人给屠杀殆尽,之前小编也是有讲过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的原因,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恨犹太人呢?是什么原因让他对整个犹太民族产生如此大的意见,甚至不惜将其“灭族”呢?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这其中的原因。希特勒恨犹太人的6大原因1、奶奶受到欺凌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9:060000秦朝皇帝的饮食生活 超过想象的豪华(秦朝饮食)
秦始皇的饮食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的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传奇。作为一国之君,秦始皇的生活品质自然是极尽奢华。饮食,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人好奇。秦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饮食方面,秦朝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种类都相当丰富。当时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周、汉、春秋战国等多个时期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秦菜。主食肉类我要新鲜事2024-01-05 20:38: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