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赏给日本一块木头,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天皇也不能动它
古人用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焚香主要是用在祭祀方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熟知多种香草,比如熏草、古兰、郁金等,而在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了更多种类的香料,熏香也逐渐走入贵族的日常生活中。

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盛行熏香之风,爱香人士以收集奇香为乐,甚至以此互相攀比,曹操就曾颁布过禁香令,以示俭朴,在临终前还留下遗言,将香分给自己的诸位夫人,不必浪费在祭祀上面,由此可见香的珍贵。
隋炀帝对香的使用更加奢侈,在《杜阳杂编》一书中描述了隋炀帝在除夕夜时焚香的盛况:
隋炀帝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每一山焚沉香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
用珍贵的沉香搭建数十座“火山”,在焚烧过程中又不断加入甲煎,散发出的香气在几十里外都闻见。隋炀帝将名贵的沉香当柴烧,可谓极尽奢华,令后人叹为观止,当然,隋炀帝赏赐给日本人的也不是普通的木头,而是一块沉香木,这块香木至今仍被日本视为国宝。
隋朝时期,日本学习中华文化
日本接触到中华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说秦始皇曾派方士徐福入海寻药访仙,而徐福就曾到达过日本的福冈。汉朝光武帝时期,倭奴(古时对日本的别称)国曾遣使来汉朝见,光武帝赏赐给倭奴国王一块金印,上书“汉倭奴国王”五字,现今这块金印藏于福冈市美术馆。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多派遣使者向中国皇帝朝贡以寻求庇护,到了隋朝,日本朝贡的目的由原本的寻求庇护转变为从中国学习、移植各种先进制度,而这种变化与日本国内发生的权力变动有着密切关系。
公元592年,倭国(大和国)新兴贵族苏我马子暗杀了崇峻天皇并拥立外甥女御食炊屋姬继位,是为推古女皇。推古女皇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圣德太子)并让其摄政,掌管国家大权,圣德太子掌权后,面对当时国内的各种矛盾和动荡,下定决心改革。
此时隋朝已经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在隋文帝励精图治下,隋朝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周边小国相继向隋朝朝贡,成为强大隋朝的藩属国。
为了吸收、移植隋朝先进的制度,圣德太子重新开始向中国朝贡,并向隋朝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和僧人。据《隋书·倭国传》记载:
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
当然,此倭王是否为圣德太子在历史上存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遣隋使回国不久后,圣德太子就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局势。
遣隋使的傲慢
此时,日本国内的佛教已经开始盛行,各地都开始建造寺庙,为了更好地学习佛教经典,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人名)出使隋朝学习佛法。

《隋书·倭国传》中同样记载了这一事件:
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 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
不过这一次出使,遣隋使却一改以往的“卑躬屈膝”,在递交的国书中大言不惭地说: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当然,你可能会好奇日本哪里来的底气向隋朝如此叫嚣,居然称呼自己为日出之国,而隋朝是日落之国。其实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隋朝与日本之间本就隔着海,中间还有一个实力并不弱小的高句丽,隋朝想要大动干戈也确实麻烦。
不过,这表明圣德太子奉行更加平等的外交政策,而非以往的惯例向中原王朝朝贡,隋炀帝见到国书上的内容自然不高兴,但想到日本只是一个蛮荒落后的小国,不值当生气,于是只是告诫负责外交的官员:
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后来,隋炀帝在接见藩属国外臣时,仍将日本同百济、赤土等国的使者放在一起,可见对隋炀帝并没有将日本视作一个可以平等对待的国家。
兰奢待的贵重
虽然日本递交的国书太过无理,但隋炀帝也不可能因此怪罪这个蛮夷小国,于是赏赐给日本一根 “破木头”,这块木头看似普通,实际上却是价值不菲的沉香木,这块沉香木后来被命名为“兰奢待”,被日本视为国宝流传至今,号称“天下第一名香”。

兰奢待被带回日本起就一直被日本皇室珍藏,为圣武太上皇最心爱的宝物之一,在圣武太上皇病逝后,光明太后为悼念丈夫,在东大寺一角建造了一个小院,专门用来存放圣武太上皇留下来的遗物,兰奢待就是其中之一。
光明太后将兰奢待交到东大寺保存时,一共有13千克,不过由于天皇经常拿其赏赐给功臣,如今的兰奢待只有11.6千克。而截取兰奢待的人物无一不是日本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比如足利义政、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等。
至于这块沉香木为何叫做“兰奢待”已经无据可考,后人只能猜测这三个字的含义,最令人信服的一个猜测是,兰奢待的繁体字“蘭奢待”中藏有东大寺三个字,系该寺院的僧人所取。
不管兰奢待的名字有怎样的意义,其蕴含着的深厚历史价值不可泯灭。不过与古代天皇能够将其赏赐给臣子不同的是,如今这块被日本当做国宝收藏在东大寺的沉香木,即使是天皇也无法再动它。

结语
或许在穷奢极欲的隋炀帝眼中,这块沉香木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破木头,他每天使用的香料不知比其贵重多少,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块“普通木头”却在千年后的异国他乡大放异彩呢?
可惜的是,日本的香道文化来自于中国,并流行至今,而中国的香文化却逐渐式微。
锦衣卫是太监吗:锦衣卫不是太监(皇帝的侍卫亲军)
锦衣卫这个机构是明朝特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设立。锦衣卫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当中都出现过,这个机构给人的感觉一向是神秘又恐怖的,很多人将锦衣卫和东西厂难以区分,认为锦衣卫也是太监,那么锦衣卫是由太监组成的吗?锦衣卫是太监吗锦衣卫其实并不是由太监组成的,东厂和西厂才是由太监组成的。至于锦衣卫为什么不是由太监组成的,这就和锦衣卫的职责有关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05:190000炎帝属于神仙范畴吗 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炎帝不是神仙,属于历史上的一个人物。炎帝一族最早都住在中国的陕西,最后迁居到山东。属于九黎族大首领,主要活动的地方也是在今天山东,以及河南一带。传说中炎帝族与其他民族在争夺流域以及土地时发生了很大的战争,最终炎帝族失败了。一、炎帝和黄帝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11:040000法正这个人物有多厉害 看看曹操如何评价(三国法正)
曹操把没得到法正看做是一生的遗憾。在易中天品读三国的时候,说出了一句让很多人为之震惊的话就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是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之,不过智者不寿年纪轻轻已经死亡,但是为了衬托出来郭家有多么厉害。而在之后网络上还出现了这么一个说法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反正这个人到底有多么厉害,凭什么他能够左右三国的存在与否。三国法正我要新鲜事2023-10-12 19:48:390001关羽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因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害
大家都知道关羽墓地有三座,一座在洛阳,一座在当阳,还有一座在山西。许多人都很好奇关羽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关羽的死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因为他遭遇到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在被擒获之后与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关羽的死因详解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34:490000秦国夫人是谁的夫人?为什么被唐玄宗封为秦国夫人
秦国夫人是柳澄的夫人,同时她也是著名贵妃杨玉环的八姐,因此后来沾了杨贵妃的光才被唐玄宗封为秦国夫人,而杨玉环的其他几个姐姐也是一样,受到了封赏,其中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则被封为虢国夫人,她们都可以随意的进出宫廷。秦国夫人是谁的夫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26:5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