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 安静地睡觉不好吗 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古代社会孕育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和制度,即打更。打更是指在夜间通过敲锣或喊话来报告时间并提醒居民注意安全的行为,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被称为更夫。打更是一种夜间报时制度,将整个夜晚划分为五个时段,被称为五更,每个时段大约为两个小时。打更旨在提供社会服务和维护治安,既可以协助居民了解时间,又能够帮助居民防范火灾和盗贼。

一、第一更,警惕火灾
第一更发生在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也称为戌时一更。此时天色已暗,但夜晚尚未完全来临,居民中有些人仍然活跃,有的在工作或娱乐。这个时间段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
在古代,建筑多采用木头或草料,易燃。居民晚上需要用火照明或取暖,如蜡烛、油灯、火盆等。若不谨慎使用火源或熄灭火苗,可能引发火灾,导致巨大损失甚至伤亡。
因此,在第一更时,打更人除了报告时间,还需提醒居民注意防火。他们会通过敲锣或喊话,警示居民:“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传达着天气干燥易燃,务必注意使用火源并及时熄灭。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提醒居民火灾的危险,也让他们知道有打更人在巡逻,可以寻求帮助。
第一更的打更,旨在对居民进行警示和保护。体现了古代人对于火灾的担忧和防范,也表达了他们对生命和财产的珍视。
二、第二更,预防盗窃
第二更发生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也称为亥时二更。夜已深,大部分居民已入眠,但仍有些人未睡,有的是工作或学习,有的是娱乐或聚会。此时容易发生盗窃或纷争。
古代夜晚治安不稳定,不法之徒常在夜间活动,趁黑进入居民住所或商铺,实施盗窃或伤害行为。若居民未及时关闭门窗或安装防盗设备,可能会受到不法侵害。
在第二更时,打更人会除了报告时间,还提醒居民注意防盗。他们通过敲锣或喊话,告诫居民:“关门关窗,防盗防贼。”这句话呼吁将门窗关好,防止盗贼入侵,确保个人和财物的安全。
这样的做法不仅提醒居民防范盗窃的危险,也让他们知道打更人在巡逻,可以得到协助。
第二更的打更,旨在对居民进行催促和劝导。体现了古代人对盗窃的厌恶和警惕,也表达了他们对安宁和秩序的渴望。

三、第三更,注意安全
第三更发生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也称为子时三更。夜已深,几乎所有居民都已入眠,但仍有些人未入睡,有的因疾病或急事,有的是行凶或逃窜。这段时间易发生意外或灾难。
在古代,夜晚环境不安全,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在夜间出现,如瘟疫、野兽、水灾、火灾等。
在第三更时,打更人会报告时间,还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他们通过敲锣或喊话,宣告:“平安无事。”这句话传达了目前没有发生危险或灾难,表示一切平安无事。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安抚居民的心理,也能警示不法之徒,让他们知道打更人在巡逻,有人可以制止他们。
第三更的打更,旨在对居民进行安慰和警告。体现了古代人对于意外和灾难的恐惧和应对,也表达了他们对于正义和法治的坚持。
四、第四更,保持清醒
第四更发生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也称为丑时四更。夜已接近尾声,天空开始显露曙光。居民仍在梦中,等待新的一天的来临。这段时间容易发生梦境或幻觉。
在古代,夜晚气氛不祥和,各种迷信和传说可能在夜间产生,如鬼魂、妖怪、妖术、邪教等。若居民缺乏清醒的意识或理智的判断,可能受到这些迷信和传说的干扰,导致精神上的困扰或伤害。
在第四更时,打更人会报告时间,同时提醒居民保持清醒。他们通过敲锣或喊话,告诫:“天将明矣。”这句话传达了天快要亮了,提醒居民不要被黑暗和虚幻所迷惑,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注意迷信和传说的危险,也让他们知道打更人在巡逻,有人可以帮助他们。
第四更的打更,旨在对居民进行唤醒和启发。体现了古代人对于迷信和传说的厌恶和抵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真实和理性的追求。

五、百姓新日,更夫圆满
第五更发生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也称为寅时五更。此时夜已经彻底结束,天空已完全亮起。居民们开始陆续起床,迎接新的一天。这段时间容易发生欢乐或感动。
在古代,夜晚生活并不舒适,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寒冷、饥饿、疲劳、孤独等。若居民能坚持乐观的态度,度过夜晚,他们可能会感到欢乐或感动,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或感激。
在第五更时,打更人会报告时间,同时祝福居民有个美好的一天。他们通过敲锣或喊话,祝愿:“百姓新日,更夫圆满。”这句话传达了新的一天开始了,祝福百姓们生活幸福,打更人的任务也完成了。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祝福居民度过美好的一天,也表达了打更人的满足和自豪。
第五更的打更,旨在对居民进行祝愿和感谢。体现了古代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也表达了对打更人的尊重和赞扬。
打更作为一项古老而神秘的职业和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悠久而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夜间报时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服务和治安维护的手段。打更人通过五个时段的巡逻,为居民提供了警示、保护、催促、安慰、唤醒和祝愿的服务,反映了古代人对于时间、安全、清醒、正义和生活的关切和智慧。这一传统制度的存在,为古代社会的安宁与秩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看过《唐伯虎点秋香》的应该都对星爷演的唐伯虎印象深刻,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在书画艺术方面成就颇深,除了唐寅以外,还有其他三位同一时代的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们都生活在苏州,是苏州有名的中国古代四大才子。中国古代四大才子:唐寅、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0:04:0300001953年,领导发现一名清洁工身份不简单,毛主席:没想到你还活着
1952年,河南省政府的招待厅来了一个男清洁工,因为受过伤,干不了重活儿,时常被一些女同事嘲笑。后来,清洁工的身份无意之间被招待所领导识破,没想到他竟然是位大英雄。1957年,清洁工跟随着彭德怀将军一起前往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主席见到他以后,非常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没想到你还活着,你是志愿军的骄傲。”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26:270006讷亲是甄嬛的什么人:甄嬛的亲戚(两人属同一宗室)
在电视剧《如懿传》当中,甄嬛也就是电视剧中的太后,经常与乾隆皇帝提到讷亲的名字。这个讷亲,全名叫做钮祜禄讷亲,是当时的太后也就是钮祜禄甄嬛的亲戚,两人属于同一宗室。钮祜禄讷亲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在电视剧当中,他对于太后掌管前朝的局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讷亲和太后在前朝的势力也是乾隆皇帝十分忌惮的。一、讷亲掌管重要权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27:320003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 究竟是什么(身份的象征)
清朝皇帝所打赏的金瓜子就是金裸子,在清朝是一些重臣的专用物,代表了身份象征。在很多的轻工具之中经常就能够发现很多的皇族人,经常拿一些金瓜子去赏赐别人,就例如《甄嬛传》里面的眉姐姐就曾抓一把金瓜子上给苏培盛。可苏培盛却说是如此贵重的东西,有了很大的反应,这也让人特别的好奇,为何金瓜子能令人如此的高兴。金瓜子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9:44:460002永嘉之乱为何杀刘备的后人:因为其后人都在洛阳(误杀)
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战役,在古代的三国时期尤其的多,当时各地基本上都出现了许多的英豪,而刘备也是这些英豪的其中一个,并且还成功摘下硕果,确立了政权,不过刘备的后人却没有刘备那么厉害,甚至在永嘉之乱中被全部杀死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被杀呢?永嘉之乱为什么杀刘备的后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1:42: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