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 曾多次吊打秦国 为何会全面衰败
我要新鲜事2023-12-15 20:14:010阅
战国时期的魏国在初期能够崛起,其核心原因在于魏文侯任用了李悝,并开启了战国时代的第一次变法。魏国成为了首个试图进入封建制度的国家。然而,魏武侯继位后逐渐废止了李悝的变法政策,直到魏惠王时期完全废除了李悝变法的全部内容,将魏国从封建制度倒退回奴隶制度。这种制度的倒退使得魏国失去了崛起和统一的实力。

楚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吴起的变法同样被新的君主全部废除。只有秦国是个例外,秦惠文王虽然杀掉了商鞅,却全面保留了变法的全部内容。经过秦孝公和秦惠文王两代人的坚持,商鞅的变法成为了秦国不可动摇的国策。秦国逐渐进化为一个封建帝国,通过巩固和积累,凭借自身的封建制度对奴隶制度全面碾压,最终统一了华夏。虽然地理位置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制度优势的完全碾压面前,地理因素已经不足为奇了。

马陵之战中,魏国损失了十万名士兵,而这些士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古代,十万士兵出征,后方需要三四十万民夫来运送粮食。长平之战中,赵国号称有四十五万人,但真正参与战斗的前线士兵不过十万人。按照孙子兵法的记载,十万人的军队出征千里,需要七十万家庭的支持,每家庭约有五口人,也就是说,战国时代的一个国家攻打另一个国家,需要至少350万人口来支持十万人的作战。

魏国损失的十万士兵几乎等于魏国的机动主力部队全部被消灭,这场战斗在各国世家中几乎都有记载。马陵之战之前,魏国是战国时期的霸主,但这场战斗之后,魏国直接从第一名降至第四名。马陵之战后,齐国、楚国、秦国和赵国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继续攻打魏国,魏国彻底衰落,无法再恢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1943年,她出现在日本据点,因其太美,令日军队长放弃邪念,握手时知其是女特工却忍住没揭穿
(说历史的女人——第1758期)本文所述事件发生于1943年9月——10月中间。在荆沙三角地带资福寺据点,当时,该据点是中日两军的交界地点。附近驻防的中国军队有三种,第一种是国民党军,第二种是新四军,第三种属于地方武装。而驻防的日军有约两百名的警备队。双方多次抢夺,几度易手。也正是因此,导致躲在据点炮楼里的日军,不敢轻易外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6:42:00000176年毛主席发表2篇诗词,周恩来听后会心一笑,邓小平却陷入沉思
1965年夏,邓颖超陪同毛主席接待完外宾后,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个问题:“主席最近有没有新写的诗词?很久没有读到主席的新作品了!”作为古今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毛主席的诗作,在文人间一直备受好评。说来也巧,那年正逢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听了邓颖超的请求后,毛主席略一思索,便将5月写于井冈山上的新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词合并,送给邓颖超“请教”。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3:41:580001清朝两个低配巡抚 加上了一个“前缀” 级别直降从二品
清代的巡抚职位在官制中属于正二品大员,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清朝的巡抚并非全部都是正二品,有些巡抚的品级可能是从一品,还有一部分是从二品。巡抚职位的规定在清代官制中颇为复杂。巡抚原本是被定位为从二品,但若同时兼任兵部侍郎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就能晋升为真正的二品官员。然而,这种官位的地位并不完全正统,吏部文选司称之为“从二品加正二品衔”,在各部侍郎之下地位稍低。我要新鲜事2023-11-16 20:39:590005朱元璋舍不得杀的兄弟 在朝却不参政(皇室御厨)
朱元璋的御厨徐祖兴是他舍不得杀的一个兄弟。朱元璋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众多异姓兄弟的协助,只是对于这些开国功臣,朱元璋却表里不一,当初打仗时能够与他们称兄道弟,如今建立大明王朝却开始有君臣之分,甚至为了让朱家子孙能够作为大明江山,不惜除掉功臣,大开杀戒,唯独有一位老臣得以幸免。徐祖兴我要新鲜事2023-08-09 21:37:590000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奥斯曼解体原因是什么(1922年灭亡)
奥斯曼帝国在人们的印象里,都是极大地推行扩张策略,甚至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恐怕没人会料到原先傲慢的奥斯曼帝国最终解体为40国。除了对于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较为震惊外,大家对于奥斯曼帝国有没有攻打中国有好奇心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奥斯曼帝国解体40国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9:5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