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宁愿打空国库,冒着穷兵黩武的骂名,也要与匈奴死磕?
汉武帝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喜欢打仗,从他亲征到老死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每次打仗他都要面对一大堆征兵,征粮,准备后勤物资,运输的事情,这么忙碌一两年,再每天等战报提心吊胆一两年,然后复员,清点损失战利品,安抚家属,重新布置征粮征兵物资马政外交等等收尾又是一两年。他的一生就是在循环这些事情而且从未感觉枯燥乏味过,乾隆,万历,唐玄宗都是打鸡血十几年就懒惰了,只有汉武帝受得了这样辛劳一辈子。

汉朝在汉武帝后期没有大败过,只要内政不出问题理论上武帝能一直打下去,直到遇到大败。但实际是武帝后期内政出问题了,官员内斗严重,哪怕武帝不打仗,这个内斗一样会让民不聊生。后面罪己诏有用,最根本的原因是朝廷的政治方向改了,从政治斗争为核心变为以农耕为核心。方向不改,他下一万封罪己诏都没用,停外战也没用,百姓还是要继续起义造反,因为活不下去了,镇压起义照样需要军队去打仗,虽然在境内打钱财损耗会小点,但是人口消耗会加剧,不一定比外战强。

汉武帝打完匈奴,树立的汉这个名族的信仰,北方游牧名族谁敢无视大汉的声音。至于打到后面十室九空,与其怪汉武帝穷兵黩武,不如怪汉武帝活的太久,人老了以后中央出了问题,搞出来巫蛊之祸,导致内部在疯狂倾轧,资源在疯狂浪费。武帝唯一的问题在于他活的太久了,老年昏聩并与时代脱节以后,搞出来了巫蛊之祸,等一系列内耗的操作,而卫霍又死的太早,将领断代了,不然不会看到十室九空,而是一个更加强盛的汉朝。

汉武帝如果不打匈奴,统治地位就会不稳,看看刘邦和吕后他们是建国了,但是面对匈奴忍气吞声的样子,不能保家卫国的皇帝是没人想要的。如果汉武帝这一代再不打匈奴,他的下一代肯定会被失望的人民推翻的。
武帝晚年最的罪己诏,就已经定下了希望生息的基本路线。从霍光开始就一直都是这个思路,宣帝也并不喜欢动用武力,因为这个时期的匈奴内部已经开始矛盾重重,可以等匈奴自己崩溃,作战已经成为次要手段。汉武一朝的错误在于没界定好战略目标,“灭了匈奴”和“打服匈奴”成本、收益乃至性价比是不一样的,以至于成本失控,国库虚了。

西汉巅峰是汉宣帝时期,在霍光和汉宣帝的治下人口不仅回升还反超过去,并且由于汉武帝对外的扩张和对匈奴的打压,所以汉宣帝的外部环境显著有利于汉朝,在文景时期耀武扬威的匈奴,在汉宣帝时期则只需要看着匈奴因为生存环境恶劣而自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

汉武帝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打边患和匈奴?甚至打赢了还要追着打剿灭战?因为历史上匈奴被击败过,但是保存实力休养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肆虐。汉武帝如果不追着打,没有去除隐患就等于白打。汉武帝把匈奴打残之前,内陆经历了六百多年的被游牧部落“南下劫掠,屠戮殆尽”的日子。所以评价秦汉,从经济民生角度去看,属于出发点就错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压根儿就不是走的民生建设的路子,说白了就是在给后人铺路。都卡在了必须铺路的时候,秦是受够了六国混战上百年的硝烟,汉武帝是厌倦了只能靠长城观测来规避南下入侵的局面。
小乔怎么死的?小乔过渡思念周瑜致死
在古代的三国时期,女人基本都是作为男人战争胜利的的战利品而存在的。既然是男人战争的战利品,那也得是一个人人称赞羡慕的战利品。然而,在古代也是一个看脸的社会,长得漂亮的自然就会美名在外。大小二乔就是人长得太过美貌而被世人所知,即便她们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也会有很多名门大族的公子哥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190000中国古代四大名医是谁: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尊称药圣)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变化,我们的医疗条件也达到了很厉害的水平。不过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医学经验和记录等就没有作用了,相反的,古代的许多著作仍然是后学者研究医学的必备。而且古代的四大名医,是现如今也备受敬仰的人物。中国古代四大名医是谁扁鹊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9:10:4500002013年湖南农户连发怪事,家人吃饭都戴头盔,专家调查后揭开真相
2013年的春节,湖南隆回县木瓜山村。当全村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村子里一户姓廖的人家陷入了恐慌之中。廖家一共有三个孩子,平时只有两个老人经常在家。好不容易到了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阁楼上却接二连三地有东西掉下来。无奈之下,廖家人只好带起头盔吃年夜饭,这样的场景可算是乐坏了村子里的其他居民。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2:20:210001“靖康之耻”到底有多惨?徽钦二宗被囚,皇室女眷的下场更惨
说起中华民族所遭受过的屈辱,很多人脑海中第一印象就是近代史的种种如鸦片战争,如甲午中日条约,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然而早在公元1127年,宋朝却上演着一场比中国近代史更加屈辱,更加惨烈的灾难,靖康之难。后人也称之为靖康之耻。北宋的末日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2:18:030003周培公为什么被康熙贬(被满族的官员排斥)
周培公,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并不是陌生的。他虽然出身卑微,却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气,在康熙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他为何最终被康熙贬为盛京提督,甚至被满族的官员排斥?周培公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父母双亡使得他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命运。在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侵的战乱中,他失去了父母,成为了一个孤儿。然而,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乳母龚氏的照顾和教导,在她的呵护下,周培公艰难地长大成人。我要新鲜事2024-02-28 15:22: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