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了两千年的赵括 出道即碰战神白起 让秦军损失25万兵力
长平之战,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国力悬殊使得指挥官的能力难以扭转战局。在这场冲突中,赵括表现出色,虽然在一般人看来不如四大名将,但其军事素养在战国晚期仍然能排在第一梯队。

1、临时换将的考量
临时换将的决策并非简单的反间计。赵王急于求战,因为赵军缺粮,而廉颇则不愿轻易交战。长平距离邯郸虽然不远,但太行山脉隔绝了两地,加上长平并非赵国本土,粮草补给异常困难。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多年,拥有巴蜀、汉中等丰富资源,使得赵国难以承受长期的消耗。
2、赵括的表现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表现出色。他出城交战是基于上级的命令,五十万赵军被白起围困,秦王发动全国人民加入战争,将赵军四面八方包围。赵括在围困中坚持了四十多天,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组织了突围,最终在战斗中负伤。在他死后,这支被饥饿折磨的军队才选择投降。这样的将军,在战国时期并不多见。
3、战争影响
白起评价长平之战为“惨胜”,如果没有秦王全力围剿,五十万赵军未必能轻易获胜。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但秦国也因长平之战伤元气,需要几年时间进行休养。秦国若没有巴蜀和汉中的支持,也难以进行这场消耗战。

4、赵括的能力
赵括的能力被低估。他具备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军事素养,不是被大众认知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二傻子”。长平之战前,赵王曾考虑是派廉颇还是赵括,廉颇虽被换下,但赵括并非替补,而是为了执行上级的命令。赵括身上有许多光环,如名将之后,其父赵奢是战末少数几位能战胜秦军的将领。他深谙兵法,理论研究出色,备受赵王器重。
5、对赵括的误解
对赵括的误解主要源于他仅参与了长平之战,并在此战失利。若他在之前带领军队多年或参与其他大战,公众对他的认知可能会有所不同。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复杂,而不了解全貌的人可能只会根据胜负来评价他的能力。在战争中,信息往往不对称,指挥官难以辨别敌我,即便是老将也可能犯下类似错误。

长平之战是一场充满军事谜团的战争。赵括的表现虽然在胜负面前失色,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是不容忽视的。在解读历史时,需要超越简单的胜负观念,深入了解战争的内在机制,以更准确地评价参与者的能力和贡献。
嬴政统一六国后 还做了1个决策 让我国领先世界千余年至今受益
秦始皇——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篇章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完成大一统的君主,开创了皇帝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卓越历史地位使得明代思想家李贽赞誉他为“千古一帝”。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能够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杰出皇帝寥寥无几。他的统一大业以及“千古一帝”的荣誉,构成了后人无法动摇的历史基石。我要新鲜事2023-08-27 20:16:320000帖木儿金帐汗国屠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放火烧城)
帖木儿屠城金帐汗国事件发生在第二次蒙古西征结束之后。由于第二次西征的大获全胜,蒙古帝国的势力得以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张。几大汗国进行了势力划分,格局最初成形。帖木儿也因此有了自己的地盘,金帐汗国也应运而生,其君主便是别儿哥。别儿哥将金帐汗国的首都定在别儿哥萨莱城,并且发展其内部的经济,让许多贵族居于此地,城内十分繁华。一、帖木儿远征金帐汗国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0:43:350000胡宗南为什么叫西北王(长期镇守西北)
胡宗南长期镇守西北,坚定立场,被称为西北王。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反共立场而闻名。我们将探讨胡宗南的生平经历、军事生涯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一、早年经历我要新鲜事2024-02-03 21:09:070001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最高的朝代 秦朝和唐朝对女子宽容许多
此前讲过,中国古代时候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女子好似件物品一般,能够被随意的购买赠送,在大宋时期,士官之间相互赠送美妾被称为风流。女子的命运完全无法自己左右。不过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例外,在一些朝代当中,女子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最高的朝代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27:380003关羽兵败后,为何宁肯受辱被俘,也不自尽以保名节?
荆州的人口钱粮数据再加上战略地位,聚集了冷兵器时代战争最重要的的几个资源,注定了吴蜀不可能一直处于蜜月期,吴蜀为荆州产生摩擦,进而大战是必然。关羽水淹七军基本灭掉了曹操的大量部队,以至于樊城军队不够不敢应战,樊城破了曹操危矣,所以曹操派一流武将前往支援樊城,然后自己计划迁都。如果这次关羽赢了,那么曹操孙权肯定会联手抗刘,毕竟一家独大对其余两家都没好处。我要新鲜事2023-12-22 20:22:0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