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但不能把锅都给他背了
西汉初期,实行陵邑制可以很好抑制土地兼并,大概就是皇帝上位后开始修建陵墓后会强制迁移天下各地的富户到皇陵附近,人为的制造一个城市而且效果很不错这些城市还在。能守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元帝上位后被废除了。不能把锅都给元帝都背了,陵邑制固然有效,但武帝时期(尤其是后十年)大规模对外作战,兴建宫室,巨额赏赐,几乎掏空了整个国家财政。

超限度地敛聚资本破坏了经济结构,从最底层打散了汉朝赖以生存的自耕农体系,户口减半意味着朝廷能控制的人口大量减少,变成了没有户籍的流民,而这些流民为了生存就会依附于其他势力,加速了地方豪强的膨胀,这不是一个陵邑制就能解决了的。西汉的农业税可是按人头可没有摊丁入亩,当农民活不下去卖土地给地主的时候,就开始恶性循环了,先卖土地接着就是卖身为长工或者奴隶,地方豪强借此壮大在获得更多的土地和流民来种地。
昭宣时期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安置流民,打击豪强的举措,比如宣帝的麒麟阁就是希望扶持日益甚微的军功贵族来制衡豪强,但豪强的经济已根深蒂固,打击了一批还会有另外一批冒出来。元帝确实被汉儒给忽悠瘸了,更是要重视豪强利益,他加速了西汉的衰落,但不至于锅都给他一个人背完了。西汉税收大头是人头税,另一个是上百年的发展关中利益集团已经盘根错节,宣帝时期杜陵提高了关东迁徙标准,而加迁徙丞相列侯两千石,这表明了朝廷矛头开始从关东转向关中,关中内部矛盾成为头等大事,所幸霍光这时还是和宣帝站在一起的,与外朝和地方形成制衡。

可到了元帝这功勋集团衰落,关中儒家经学入仕,形成一个强大的门徒群体,成帝时外戚王家崛起,与儒家一同摆脱皇权束缚,成帝想恢复陵邑制,建昌陵邑,想打击关中贵族,朝中掌握兵权的陈汤站出来支持成帝也没落得个好结果,最后成帝下诏认错这事儿才过去。所以,元帝取消陵邑制可以说是顺水推舟,成帝是真没办法了。
真正在皇帝手里的陵邑都很难维持下去,有些陵邑已经“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就是没钱了,也收不上来钱。说白了,皇帝不是不想推行陵邑制,是推行不下去了,阳谋是要建立在实力上的,在皇权被挑战的情形下,这套制度当然也就玩不转。陵邑制是个阳谋,是要有实力执行的,问题就是这时的西汉皇帝没这个实力。

西汉并不是建立了军机处后的大清,皇帝没支持自己的势力和傀儡没任何区别,是要讲制衡的,西汉王朝基本就是各方势力博弈的过程,强如武帝要等到改革内外朝之后才真正掌握权利,宣帝也要等到霍光去世安插自己人进入关键位置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元帝选择关中汉儒作为自己的势力,可汉儒没站在皇帝身边。
成帝做了十三年皇帝以为自己稳了想恢复陵邑制,可成帝不强势吗,他把御史和公主也加入迁徙群体里,结果是单一个外戚王家他都搞定不了,西汉末期汉儒和外戚合流更是造成王莽篡汉,却让关东豪强摘了果子。这本就是个过程,皇帝在强势也只是让矛盾提前爆发了而已,所以为什么要说这和元帝关系不大,因为社会发展到这,老刘家的霸王道不好使了,随后500多年门阀世家当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尊二祖三清是谁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人物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儿女的心中一直有着一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形象,这些形象主要是将人们心中的夙愿、理想、一些不能完成的事情或者一些无法解释的怪象寄托其中,以此填补人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我们从小就听说的的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这些形象其中的一尊二祖三清是谁谁。一、一尊的历史说法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53:250000漫说宋词2:柳永爱得有多苦?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说历史的女人——第1359期)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欢迎走进今天的《漫说宋词》,今天华之为大家分享的是:伊人是谁?来看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两句词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是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全词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2:51:410000倭寇横行的明朝,为何到了清朝却像消失一样?明朝:有秘密武器?
在明朝时期,整个国家笼罩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战火不曾熄灭。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随着清朝的来临,倭寇之乱似乎神秘地消失了,仿佛蒸发般无影无踪。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曾经威胁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到底去了哪里?他们是否融入了清朝的统治,或者是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历史的谜团,探索倭寇命运的转折点。大明倭寇之乱我要新鲜事2023-11-16 19:24:500000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这可是古代著名的一场争斗,那么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呢?项羽破釜沉舟,以少打多,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而且让秦军再也振作不起来。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在现在使用的频率也并不低,基本都是豁出去的也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一、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0:45:150002苏联当年陈兵百万为何不敢南下打中国(友好互助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时刻,特别是在1968年,中国新疆与苏联接壤的边境线上,曾发生一场陈兵百万的苏联军队集结的壮丽景象。然而,虽然苏联如虎添翼,但却在南下打中国的问题上犹豫不前。这一段历史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复杂性。背后涉及同盟友好、物资补给、国际压力、核威慑等多重因素。一、中苏友好历程我要新鲜事2024-01-14 22:00: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