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只图偏安一隅 偷袭盟友夺荆州 晚年又惹出大乱子
孙刘联盟的发展空间在于消灭曹操之前,他们的唯一敌人是曹操。然而,曹操巧妙地利用了孙权失去进取心,只追求偏安一隅的心态,从而促成了魏吴联盟。尽管孙权表面上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实际上却已经被曹操牵着鼻子走了。江东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淮南,而荆州在盟友刘备的掌控之下,淮南却仍在敌人手中。然而,孙权却选择与盟友作战,而不是进攻敌人。正是在关羽被徐晃击败后,他失去了攻下樊城的机会。但是,仅隔一江之隔的襄阳却唾手可得。孙权错过了这个机会,然后消化了自己的成果。最终,刘备进军长安,关羽继续围攻樊城,而孙权则出兵攻打合肥,使曹操只能退守河北黄河防线。

曹操处于兵源枯竭的境地,张辽守卫合肥防线的兵力、兖州的城防兵以及徐州的后备部队,全部都被派往襄樊前线。曹操内部也发生了叛乱,宛城、许都、邺城和洛阳都发生了叛乱。当然,关羽军在被徐晃击败后已经没有机会快速吞并孙权的领土,但汉水以南仍完全受到汉军的控制。
襄阳城仍然被层层包围,徐晃的援军缺乏水战能力,曹操多次下令禁止徐晃渡过汉水。与此同时,孙权选择进攻淮南,以追求进取。凭借淮南水网的便利,江东水军可以向东攻取徐州,向西威胁豫州,向北进攻兖州。然而,他却选择偷袭荆州,保全长江防线,意图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
在乱世中,孙权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像一株墙头草一样随风摇曳。三国时期的主线依然是曹刘之间的斗争,孙权已经失去了与这两个势力相提并论的地位。要打破两弱一强的三足鼎立格局,这两个弱小势力必须联合起来先消灭强敌,然后再争夺天下。这正是孙权和吕蒙战略眼光不及周瑜和鲁肃的原因所在。

在濡须口之战中,东吴的参战人数约为5000人,而曹魏的曹仁军约有3万人。最终的战果是曹魏发现无法快速吞并孙权的领土。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面对曹仁、徐晃、满宠、于禁、庞德和吕常等曹魏阵营的5万兵马,孙刘联盟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挑战。曹操巧妙地利用了孙权的心态,使得他只追求偏安一隅,而不积极进取。这导致了魏吴联盟的形成,孙权被曹操所控制。孙权错失了攻下重要地点襄阳的机会,这使得曹操能够保持河北黄河防线,并且使得曹操的兵源得以恢复。此外,孙权选择进攻淮南地区,而不是与盟友刘备一起攻打曹操,这使得他在乱世中难以与曹刘两方相提并论。
同时,曹操在兵力和资源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他的兵源已经枯竭,被派往襄樊前线的兵力不足,内部还发生了叛乱。这给了孙刘联盟一些机会,但由于孙权的选择和策略的局限性,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来消灭曹操。

孙刘联盟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挑战,包括孙权的心态、战略选择以及曹操的反击和资源恢复能力等因素。在三国时期的乱世中,要打破三足鼎立的格局,孙刘联盟需要克服这些限制和挑战,积极联合起来,共同消灭强敌曹操,然后再争夺天下。
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 (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探索中国古代历史的深邃长河中,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世袭制朝代,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便是频繁的都城迁移。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商朝统治者的政治策略,也深刻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一、商朝迁都的历史背景我要新鲜事2024-02-24 14:52:370000人到中年 再看阮籍 理解了他 不得不低头
阮籍与嵇康,两位竹林七贤的生平抉择虽不同,但都反映了人生的曲折和挣扎。嵇康的英勇与牺牲彰显了正义和原则的坚守,而阮籍的忍让则展现了中年人生活的艰辛和抉择的复杂性。无论选择何种道路,人生都会有其困难和挑战,而每个人都在尽力在人生的迷雾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要新鲜事2023-09-03 21:10:580001为什么隋文帝能在很短时间内灭掉南陈 统一中国
隋朝能够迅速击败南陈既与隋朝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南陈内部因素密不可分。隋朝在内部实力壮大的同时,也解决了北方突厥问题,为灭掉南陈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南陈在自身实力不济、统治者懈怠的情况下迎来了覆灭。隋文帝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他的智略和决策能力,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我要新鲜事2023-06-29 00:12:250000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什么却没有外族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三国大乱局势与外族入侵的比较三国时期的乱世中,国内群雄并起,纵横沙场。与历史上类似的乱世时期相比,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外族入侵。在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西晋时期,由于国力衰弱,胡人起兵侵扰中原,导致中原大乱,形成了数十个外族政权。而在三国时期,虽然国内乱象丛生,但没有出现外敌入侵的情况,这一点着实令人感到疑惑。乌桓国的遭遇与白马义从的威名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7:59:370000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30万大军成功逃离纳粹德国虎口
了解点二战历史的人可能对诺曼底登陆战、太平洋战役等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吗?这是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撤退方是英、法联军,在纳粹德国控制的法国小城敦刻尔克撤而出,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员与部队,故而称之为史上最大的最成功的撤退行动之一。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时间:1940.5.26日-1940.6.4日撤退地点:法国敦刻尔克港口小城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5:34: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