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何传位给其弟
赵匡胤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一开始确实是把赵光义作为接班人的,从所任职务和地位满朝皆知,妥妥的二把手、法定接班人。但后面赵匡胤看到自己孩子也大了,想扭转局面,几次试探赵光义,比如动议迁都去除其基本盘等,都被赵光义给挡了回去,已经做大,赵匡胤如果再活几年,可能可以逐渐想办法解决,但他还是来不及做这件事就死了。至于后面的三个接班人接连出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赵光义比他哥更黑更狠。
兄终及弟这是赵匡胤基于五代的乱局有意选的政策,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但是兄终及弟这个弟,可不是赵光义为止,而是经过赵光义赵光美,最后再回到赵德昭手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顺序,所以宋朝建国赵光义就是储君。赵匡胤等天下平定了,开始栽培赵德昭和赵光美,这都是原本的顺序。赵光义的继位没太大的问题,他的问题是因为自私破坏了这个既定的传位顺序,逼死自己的弟弟和侄子。

赵光义可能也算个明主,大臣可能也觉得没有动摇他的必要,皇家自己的事情跟外人何干,朱棣那么明显的篡位后人也没觉得有那么不妥,毕竟不是外人篡位,其实无所谓。所以很难讲赵匡胤就是要传位给赵光义。传位给谁明显就是皇帝的主观意愿,讨论的是应该传给谁,而并不能确定赵匡胤想传给谁。对于赵匡胤怎么死的,除了找到尸体验尸之外别无他法。
古代谋害的方法有很多,未必直接捅杀。只是提出疑问,没有说一定是赵光义谋朝篡位。像赵匡胤这种军人出身的,身体比一般人硬朗多了,而且他生活还很健康,不像很多皇帝沉迷酒色,并且在他死之前没有任何病状的记载,一般来说病死的皇帝在死之前一段时间身体就会不适,就比如柴荣,柴荣在死之前身体就有病需要医治修养。

五代十国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深,五代武将权力恶性膨胀,皇权一旦稍有动荡,就有可能亡国。不光赵匡胤,甚至赵匡胤的老板后周实际上也是这么上位的(所以别再说宋朝得国不正换成后周不被篡位就能怎么怎么样)。宋初五代遗风尚存,政权交接时整个国家都是刀尖之上。这样的话,赵德昭虽然不能说小了,但也终归没有久经官场的中年人来得稳,包括提前立储也是这方面原因。即使这样后面高粱河战败的时候试图拥立赵德昭“黄袍加身”,这才让赵光义下的杀心。

赵光义的黑点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毕竟赵匡胤是身经百战的,他比不得,但是要说太次也没有,毕竟他的对手都那么强大,要是真太次估计就真够呛了。他主要是高粱河和雍熙北伐两次败得太惨太有名,可别的方面倒还不错,帝王私德方面不要考虑了,上下五千年也没几个好的。尤其文治方面,经济文化都发展得很好,科举糊名让科举相对公平了,影响到如今,总的来说他是完成了继往开来的守业任务的。

真正解决皇位继承人制度是宋太宗的办法,培养一个对皇位根本不可能有威胁的官僚体系,一个基于科举选拔(而非门阀世族)的官僚机构。这个体系还要消除军阀或军事强人的威胁,强干弱枝、中央集权。由此宋明两朝在皇位继承方面保持了中国历代王朝罕见的稳定性,但是军事能力在第三位皇帝开始就呈现出急剧下降、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会受到官僚体系的束缚(宋神宗)。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朝代,元朝(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游记》应该很多人略有耳闻,讲述的就是马可波罗本人在中国待了17年的所见所闻,马可波罗则是一位意大利的商人和旅行家,因从下对东方就很感兴趣所以来到了中国。而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朝代是元朝时期,正是他的这次旅行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今天小编就再大家回顾一下吧。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朝代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0:07:010000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毒害民众/制约科学发展)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太阳是中心,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它运转。不过在过去,地心说传承了几百年,当时的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宇宙中的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那么,地心说是谁提出的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地心说是谁提出的,欧多克斯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9:380000苹果原不叫苹果 古人取个名字被日本人沿用至今 (林檎)
苹果的名字不叫苹果,原本有很多的称呼,例如林檎、文林果、频婆果等,而林檎这个名字自古人取过之后,至今被日本人沿用。苹果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而且种植面积是非常的大,有着较为酒的历史,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是温带水果之王,但在古代的时候苹果却不称作苹果。林檎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03:100000古代时期的战争 是不是真有几十万人(古代战争)
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8:57:520000战火硝烟:清军收复四川,吴三桂叛军走向毁灭
各位大人,此为明清战争专题。关注书瑶,我们一起谈古论今。一、清军南下四川康熙十八年(1679年)六月,清廷命令陕西的抚远大将军图海进攻四川。清军分成四路进攻:一路是图海率领佛尼勒等将军,进入旧关;二路是平逆将军毕力克图和凉州提督孙思克自略阳南下,进入西河;三路是奋威将军王进宝率领费雅达等将军,自宝鸡经栈道南下。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8:42: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