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在岭南50万人是虚报吗(是的)
秦军在岭南的50万人数是虚报的。在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遣大军南下征服岭南地区。与岭南的越人相比,秦军在正规军作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包括攻占番禺和桂林。然而,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征战,而是治安战。秦军深入岭南,后勤支持依赖于秦朝的供给,通过脆弱的交通线输送给岭南的秦军。越人则通过袭扰秦军的交通线,让秦军在疲于奔命之际陷入困境,而秦军的三光政策和对越人的镇压激发了越人的誓死抵抗,导致第一次南征以失败告终。

随后,秦始皇再次发动南征,任命任嚣为总司令,赵佗为副将。这一次,秦军再次轻松地攻占了番禺、桂林和北向户(今越南中部)。与上一次不同的是,秦军没有采取三光政策,而是选择了坐下来谈判。随着汉朝瓦解了南越国政权,对越人的统治采取了怀柔政策,实施了广施恩信的措施。越人,尤其是平原和谷地地区的相对文明越人逐渐融入了中原的统治。
虚报军队人数在古代史书中并非个例,岭南50万人的确存在夸张成分,即便放到明清时期,一支军队拥有50万人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土木堡之变中有一些野史模糊地称皇帝带着50万大军,但从实际编制考察可以发现,北京城拥有30万正规军已经是极限,秦朝一次性派遣50万军队到岭南在人口和生产力条件下难以想象,尤其是在几千年前。

秦始皇派遣50万大军南下攻岭南,并非为了开疆拓土,而是为了消灭楚国残余。秦始皇不可能毫无原因地派遣50万大军南下攻打岭南,事实上是为了追击楚国残部。岭南在东周春秋时期是由楚国打下的,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进入中原王朝,与古希腊的建国时期相当。这也说明了现今网络上流传的(东)周朝地图存在错误。
50万军队的规模在古代并非小数目,每天行军所需的粮食就需要庞大的农业系统支持。在1404年,跛子帖木儿率领20万精锐东征,病死后再也无法组织起20万军队。而2200年前的秦帝国同时向南方派遣50万大军和向北方派遣30万大军,南北两支外派的军队加起来达到80万,以秦朝的生产力来看,根本无法支撑这一规模。

50万秦军的规模看似庞大,但其中可能包括了民夫、迁居人口和后勤人员等,实际上纯粹的作战部队可能只有二三十万左右。秦军一统天下后,核心部队分为关中军团、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和岭南军团四大军团,其中前两者是秦军的老底子精锐。骊山军团由于战绩不俗,在巨鹿之战前几乎控制了天下形势,加上名将章邯的领导,表现不亚于长城军团,甚至更为悍勇。至于岭南军团,由于人员组成复杂,战力良莠不齐,部分可能并非土生土长的秦国人,因此对秦国缺乏归属感,容易产生割据自立的情况。
怒发冲冠的主人公是谁:蔺相如(赵国大臣)
怒发冲冠的主人公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大臣,战国时期,秦王听说赵王手中有一块和氏璧,想用秦国的城池与赵王交换。赵王同意后,就派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往秦国,但是秦王收下和氏璧后并未说明十五座城池,于是蔺相如谎称和氏璧上有裂痕想指给秦王看。拿回宝玉的蔺相如头发直竖,十分愤怒,欲和宝玉一起撞柱,无奈之下,秦王只好将蔺相如和和氏璧完好的送回到赵国。一、蔺相如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05:510001中国古代十大名弓,黄帝轩辕弓竟只排在第四
在古代是冷兵器的交锋,于是便有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而远程武器中,自然要数弓最常用了。那么历史上传下来的这十大名弓又是哪些呢,而传说中黄帝的轩辕弓一直都是最厉害的,可是在这十大名弓中居然只在第四名?10、龙舌弓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8:08:200001司马光究竟是奸臣还是贤臣?
讲司马光之前,让我把时间往后推几百年,也就是元朝。元朝末期,黄河泛滥,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一定要修,另一种认为不能修。那这件事跟司马光有啥关系,还真有。至于什么关系,先搁下来,说回司马光。我要新鲜事2023-08-15 19:52:030000历史上赵高是如何死的?这个奸臣背后有哪些故事
我们对赵高的应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了解。赵高是秦朝宗室的一位远亲,也是秦朝的一位权臣,他的战功非常的显赫。秦始皇重用赵高,宠爱赵高。但是赵高对秦始皇没有一点忠心。赵高却年纪轻轻就去世,赵高是如何死的?现如今都没有准确的一种说法。一、赵高挟天子而令诸侯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17:030000为何古人认为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五服究竟代表什么
五服作为古代社会亲疏关系的标准,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五服内的人被视为亲戚,五服外的人则不再被认为是亲戚。五服的概念贯穿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亲疏关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五服追溯自己的根源,这也是每个人难以忘却的根本。古人将亲疏关系划分为五服,成为衡量亲疏远近的标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3:5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