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为什么没有救李白(政治嗅觉导致避嫌)
高适与李白的友谊,始于两位才子在梁、宋一带相遇,而在长安相识后,二人成为知己好友。然而,高适在李白陷入安史之乱的困境时,并未伸出援助之手,导致两人的友谊最终走向破裂。这一事件的背后涉及到高适的政治嗅觉和家族历史的影响。

高适出身于落魄将门,他的祖父是渤海蓨县人高偘,曾在唐高宗时期为名将,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然而,高适的父亲早逝,家道中落。虽然他有门荫特权,但高适决心不依赖这一特权,选择通过走军旅之路谋取功名。他多次赴长安赶考,但屡次不第,最终在边疆投身军旅。
与此同时,李白的境遇截然不同。出身大户商贾的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得到唐玄宗的厚待,入朝为翰林。然而,李白并不懂政治,对安史之乱的政治风险缺乏认识,最终卷入了永王李璘的叛乱,被指控叛乱罪名而入狱。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已经成为淮南节度使,受命讨伐叛乱平定动乱。这时,李白身陷囹圄,向高适求救,但高适并未伸出援手。高适的政治嗅觉使他明白卷入李白的救援可能会带来政治风险,于是避嫌而未救。这一决策使得两位昔日把臂同游的知己最终疏远,友谊破裂。
高适选择走上边疆征战之路,最终成为了淮南节度使,但他在战争中对于政治的嗅觉和权谋的理解让他在安史之乱中保持相对安全。相反,李白由于政治上的懵懂,陷入了叛乱的漩涡。两人在政治风险和历史巨变中的选择与经历,成为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诗坛,高适、李白和杜甫三人相遇,成为盛唐诗坛上最璀璨的群英之一。杜甫曾在《遣怀》中回忆与高适、李白的交往,描述了他们在梁、宋一带的美妙时光,一起作诗、吟诗、打猎、访古,共同度过的时光。然而,短暂的共度时光后,三人各奔东西,高适选择投笔从戎,成为边疆将领。
在天宝末期,高适与哥舒翰结识,开始了一段新的征途。哥舒翰的推荐使得高适成为掌书记,随后参与了收复九曲的战役。高适的《九曲词三首》为哥舒翰的功绩庆贺,表达了对胜利的欢庆之情。然而,这段时间也是盛唐最后的辉煌,天宝十三载(754)六月,杨国忠率军二征南诏,但以惨败告终。这场惨败中,高适仍为之歌功颂德,将李宓等将领塑造成英勇的形象,使自己和边塞诗陷入尴尬之境。

高适和李白,两位性情相投的才子,因为政治风险和历史巨变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他们的友谊在政治漩涡中破裂,但各自在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高适的军旅生涯和政治嗅觉,与李白文学的辉煌和政治的懵懂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勾勒出盛唐时期诗与历史的多重面貌。
1949年毛岸英收到湖南来的家书,回信后感叹:我得忍受这种骂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毛岸英便收到了一封由表舅向三立寄来的家书,其中提到:希望岸英能向主席说说情,给杨开智谋得一个厅长方面的职位。信中提到的杨开智是毛岸英的亲舅舅,二人关系一向要好,在困难时期,杨开智对自己的几个外甥曾多次出手相助。但即使如此,对于舅舅的请求,毛岸英也没有任何纠结,他当即便给出了答复。信中毛岸英言辞犀利、情感恳切地拒绝了舅舅杨开智。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02:300000秦始皇:天下皆朕、皇权独尊,“朕”字到底啥来历?专家:拆开看
我要新鲜事2023-08-16 19:52:510000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简介:美国第11任总统(离职去世)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生于1795年,终于1849年,享年54岁,是美国历任总统中第11任总统,就职了四年的时间。波尔克出生于较为富庶的家庭,他的父亲有一家很大的种植园音,从小能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可惜的是,小时候的波尔克体质非常差,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的身体条件。但是在其不断的坚持下,20岁的波尔克成功进入大学,并且成绩优异。一、波尔克沉迷于扩张领土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08:590000曹丕和曹髦的关系:曹丕是曹髦的爷爷(爷孙关系)
在历史中曹丕是曹髦的爷爷,这两个人的性格拥有着很多的区别,曹丕是乱世中的英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当时沿着曹操的路线坚持走下去带领着魏国称霸了北方,但是当曹髦登上皇位的时候魏国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曹髦想要快速地恢复魏国的实力已经没有了办法,很多历史的研究学家都认为曹髦有曹丕的风范,不幸的是曹髦英年早逝了。一、曹髦的报国雄心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16:500000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终身未婚 为国家谋求利益(婚姻外交)
伊丽莎白一世被称为是“童贞女王”,她终身未嫁,于1603年在王宫去世,享年69岁。伊丽莎白一世年轻的时候长得也很好看,身份也高贵,可以说想和她在一起的人是非常多的,那么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终身未婚?伊丽莎白一世终身不婚的原因有哪些?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终身未婚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20: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