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征漠北有多大收获(建立了奴儿干都司)
朱棣五征漠北肯定不是没有意义的,至少还建立了奴儿干都司,但是五征漠北也绝对是好大喜功的。五征漠北的战斗,至少有两次半可以说是毫无战果,剩下两次半也很难说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五征漠北,第四次第五次连蒙古人都找不到,而且因为地源位置的问题,对鞑靼的打击远大于瓦剌,简直就是给瓦剌部送嫁衣。我的观点是与其费时费力的跨漠远征,还不如向漠南地区屯田驻兵修要塞城堡,争取把河套地区集宁地区辽河套地区全部实控化,在明长城北边在堆一条500里纵深的防线,把蒙古人彻底从肥美的漠南草原挤出去,要为军事能力平庸的后代做好准备,不是哪个皇帝都有上阵作战的能力的。
朱棣五征漠北有明确目的,是想彻底剿灭鞑靼部后,再重设漠南卫所以此来彻底稳固边疆,可结果五次远征没能达到既定目标只是重创了鞑靼,结果后世之君如宣德没有趁热打铁,反而彻底放弃了对漠南的经营放任瓦刺做大,虽然确实再次削弱了鞑靼的力量。例如正统年间对鞑靼的几次北伐都以大胜而终,但使瓦刺尾大不掉局面逐步失去控制,最后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朱棣打压住了鞑靼的嚣张气焰,在瓦刺和明军的双重打击下,鞑靼几乎就要灭亡,可谁料想仁宣直接放任漠南,放任瓦刺做大,又给了鞑靼喘息之机,更是在土木之变葬送一大批人,这下子除了经济制裁和扶弱抑强相互制衡,就没有办法再对草原有更大的控制力。
在朱瞻基时,有机会收复蒙古的,但没把握住。朱棣把鞑靼打残了,在朱瞻基时,鞑靼又被瓦剌打击,从漠北赶到漠南,阿鲁台犹如丧家之犬,这个时候通过恩威最容易控制鞑靼,并扶植一大批死忠分子,然后再利用死忠分子去征服瓦剌。朱瞻基时的蒙古形势和康熙时期很像,康熙时喀尔喀蒙古被噶尔丹打败,赶到漠南,康熙抓住机会收服喀尔喀。

朱元璋和朱棣两代最有为的君主,一个在位三十一年,一个二十二年,虽然不算短,但因为“后继无人”而显得太短了。这样一对比,康雍乾三代的统治竟然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清承明制,将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然后这三位明君就能长期执掌并主导国家命运,所以清朝统一战争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也是出奇的长且有效益,不可谓不是天命庇佑。
明朝这个朝代的国运本就是利军事而不利经济的,无论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像汉唐一样富裕,就算富裕了也不可能长久,因为大明的国运就是如此,只有像朱棣一样把重点放在发展军事方面才能实现相对太平,而仁宣之治就是逆大势而为,表面上看起来实现了短暂的富裕,但留给后世的是无穷的祸患。

朱棣五次千里出师御驾亲征蒙古,总得来看,在当时确实有效的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对中原地区乃至于内地纵深地带的侵扰破坏,保障了大明边境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迫使蒙古贵族势力,在一定时期内服从大明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不敢轻易犯边,这对于进一步巩固明朝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以及保障明朝、蒙古两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朱棣采取的策略基本上是“以夷制夷”,拉一方打一方,所以收效也是短期的,这也是永乐乃至洪熙、宣德之后边患此起彼伏,威胁忽高忽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从小混混到三品将军却死得最惨
其实在武则天称帝前就开始养男宠了,而这第一个男宠就是薛怀义。薛怀义其人本来只是个市井混混,却因为身材好等各种原因,被看上,最终不仅成为了武则天的男宠,还混到了一个三品大将军的职位,不过薛怀义的结局嘛,却也不怎么样。薛怀义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16:520000白手起家的恺撒大帝,凯撒无帝君之名却有帝君之实
我们习惯性的叫恺撒大帝,但实际在历史上,恺撒并没有称帝,却依旧在历史上被歌颂成帝王,无帝君之名却得帝君之实的伟大人物。恺撒的一生并没有亚历山大、汉尼拔、皮洛士那么顺利,可以说恺撒几乎是白手起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建立了自己及其嫡系的权威。白手起家的恺撒大帝我要新鲜事2023-03-12 20:59:350000蒙姓起源和来历:颛顼后裔老童封于蒙双城(以城为姓)
蒙姓是一个古老的中华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颛顼的后裔老童被赐封于蒙山到双八之间的地区,于是子孙就以蒙或者双为姓。其次就是源自巫姓氏族,清朝的巫罗俊后裔因犯避祸而改蒙姓,再就是有小部分蒙姓族人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蒙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颛顼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18:550001清朝包衣是什么意思,实质是满清贵族的奴仆(世代相传)
看过《雍正王朝中》的都知道,在剧中年羹尧是四爷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包衣,并因此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和重用,而年羹尧也以自己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为荣,那包衣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吗?下面为你具体介绍。清朝的包衣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1:23:450000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士绅办理团练对当地社会有哪些影响?
在咸同时期大规模的社会动乱背景下,贵州团练的规模也显著扩大。咸丰以前因贵州社会较为稳定,团练规模大多较小。道光末年,独山知州韩超制定《弭盗七则》规定:“城与百家以上大场寨人户众多,可合三十家为一团或四十家为一团,尽力不准逾五十家之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12: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