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两朝互称兄弟之国是真的吗还是假的(真的)
从宋朝孱弱的军事能力和屡次对辽作战失利来看,澶渊之盟是宋朝迫切需要的,连年对辽作战,大量消耗了北宋初期的国力和经济,赵匡胤时期训练的精兵禁军,也在无能的赵光义两次北伐辽国的战役里损失殆尽。加上北宋没有了燕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辽国的骑兵部队可以轻易的就进入华北平原地区,不用多久就可以直接打到开封城下。

而北宋丢了燕云之地和河套地区两个大的产马区,没有足够的战马组成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所以只能用步兵的血肉之躯去阻挡辽国的铁蹄,自然是胜少负多,而辽国受困于人口和国力的不足,也难以一口气拿下统一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北宋。连年和宋军作战也极大的消耗了辽国的国力,双方都已经感觉到仗已经打不下去了,所以澶渊之盟对于宋辽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相较于金国对于南宋羞辱般的和议,澶渊之盟还算是比较平等的谈判条约。辽国国君主动放下姿态,称宋朝皇帝为兄长,自己是弟弟,自此辽国每年从宋朝那里得到岁币和丝绸得以发展经济,而北宋只花了相当于几个县一年的税赋的金钱,就换了百年和平不算亏。这些给辽国的岁币通过宋辽的边境贸易很快就都赚回来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澶渊之盟辽国不再侵犯大宋边境,宋朝才能集中精力数十年里专心对付西夏李元昊,澶渊之盟绝对是对宋朝有力的不算是耻辱的合约。
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就是中原王朝再也无法像汉唐那样横扫游牧民族了,而且宋朝也是汉人王朝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有统一全国的政权,并且宋朝和辽国这样游牧民族国家称兄道弟,这在宋之前也没有一个中原王朝这样做过。在当时儒家文化的世大夫眼里却是够耻辱的,但也要看到汉朝和唐朝时期的匈奴和突厥都只是部落而已,但到了辽国和金国开始,游牧民族照搬汉人模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开始成为一个国家,就比以往的部落要先进的多。
辽国、金国、西夏和蒙古的实力也比匈奴和突厥要高出不少,毕竟由政府运作了,生产各方面效率肯定提高了不少。辽国在萧太后的带领下想过灭掉宋朝,但是当时在前线寇准逼着宋真宗亲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各地勤王大军到来,宋朝军队的数量超过了辽军不说,大部分宋朝禁军实力已经在战争中得到了锤炼,底蕴犹在。

而且辽军大将病死,更是打击士气,所以辽军被迫放弃了统一,但是依然得到了大量的金钱,之前战争拿下的土地也没有被宋军收复,整个长城大半落到辽军手里,中原王朝从此面对辽军劫掠之前,要付出原来6倍以上的损失,才能驱逐打草谷的辽军骑兵,而且后来辽国还不断威胁,最后赔款直接翻倍,如果不是金国强势崛起,辽国甚至能把宋朝拖死。

宋朝自身就是个自诞生起,就有先天缺陷不足的政权,重文轻武的政策,从宋朝建立到灭亡的三百多年一直是主流思想,这也导致宋朝军事能力比起汉唐差了不止一大截。加上宋朝的募兵制实行的很烂,专门招募受灾的流民当兵防止发生暴乱。还有就是招募地方上的地痞、无业者、充军囚犯这些人参军入伍,想想这种兵员和辽国、金国、西夏以及蒙古的铁骑遇上怎么能打赢呢,所以宋朝的灭亡,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挖坑最后把自己给活埋了。
明朝的社会毒瘤 宗室子弟 作恶多端 为害一方 成为公害
明朝历经百余年,从始至终都存在着三大社会毒瘤:宦官、外戚和宗室。这些问题源自于特权和权力的滥用,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1.宦官问题一直困扰着明朝这些权臣借助皇帝的信任,掌握了巨大的权力,甚至干涉国家政务,干扰官员选拔。王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宦官身份获取了巨大财富,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严重扭曲了国家的政治生态。2.外戚干政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明朝的稳定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34:190002文徵明简介:明代画家、文学家、书法家(明四家之一)
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还收藏了许多书画作品,是当时有名的鉴藏家,不仅如此,文徵明还是著名的画家唐寅唐伯虎的多年好友,那么文徵明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文徵明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7:33:050000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 霍去病为啥宁愿臭掉都不吃
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12:560000崔琰为什么坚持立曹丕为太子(崔琰推崇儒家思想)
崔琰,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文才和高洁的品格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曹操未决定太子人选时,崔琰坚持立曹丕为太子的态度,不仅是个人对曹丕的认可,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坚守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量。一、崔琰的政治智慧与人品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8:02:520005云南为何称三迤,山东为何称三齐?说出来别不信
一、云南-三迤(yí)大地云南元谋人是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最早古猿人之一,使得云南成为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在禹贡九州中,云南部分地区属于梁州。华夏与云南最早的交往发生在战国晚期,楚国派大将庄蹻率军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庄蹻先沿长江西进,进入巴蜀之后再一路向南,一直打到了滇地,后来秦国占领了巴郡和黔中郡,切断了庄蹻返回楚国的路,庄蹻便在滇地建国称王。我要新鲜事2023-09-21 18:42:5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