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杀了典韦曹昂曹操为什么还重用他(稳固人心)
曹操为了稳固人心、长远目标等。在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张绣于宛城的历史背景下,一个看似荒谬的情节发生了:张绣竟然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得力将领典韦。然而,曹操却并没有因此而将张绣斩首,反而还重用了他。

一、回溯张绣的过往
张绣原本是凉州军阀张济的侄子,他在长安的政治风波中接管了叔父的军队。然而,由于内部权力斗争和粮草匮乏,张绣最终被迫离开长安,投靠了刘表,成为刘表的盟友。在乱世中,为了生存,张绣只能依附于一个更强大的势力。
曹操发动南征,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选择投降,主要是出于生存考虑。曹操手握朝廷之权,成为名正言顺的势力。而曹操相对于北方的袁绍来说,更容易对张绣表示重视。曹操在中原拥有相当规模的势力,这对于张绣来说,是一个更为有利的选择。在乱世之中,政治正确和地缘政治因素都让张绣选择了曹操。
然而,曹操在张绣投降后的行为却令人费解。他先是收买了张绣身边的猛将胡车儿,然后强行纳为妾的行为更是激怒了张绣,导致了张绣的反叛。贾诩明确指出曹操的行为,特别是对胡车儿的亲近,让张绣感到了曹操可能对他采取吕布的手段,这直接导致了张绣的叛乱。
在这次叛乱中,张绣竟然杀了曹操的亲人和得力将领,其中包括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典韦。这种行为理论上应该是火上浇油,让曹操对张绣产生极大的敌意。然而,曹操却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在贾诩的劝说下再次接纳张绣。

二、张绣杀了典韦曹昂曹操为什么还重用他
这种情节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和胸襟的人物。
1.‘曹操需要在乱世中稳固自己的统治,而不是在个人恩怨上浪费精力。对张绣的宽容,能够赢得张绣的信任,从而在南方稳固统治。曹操深谙稳固人心的重要性,他明白,对待投降者的宽大,有助于争取更多的支持。
2.曹操的长远目标是统一天下,需要各方势力的支持。对张绣的宽容,展示了曹操的宽广博大,为他在政治上争取更多的盟友,包括南方的势力。曹操的政治智慧在于看到了更广阔的局势,而非局限于个人恩怨。
3.曹操的宽容也是在显示他对贾诩的信任。贾诩作为曹操的谋士,他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采纳,而曹操选择接纳张绣,也是对贾诩的一种支持和信任。曹操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统治者的大局观和政治智慧。

因此,尽管张绣杀了曹操的亲人和得力将领,曹操仍然选择宽容和接纳。这不仅是出于对张绣的政治考量,更是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个统治者的智慧和胸怀。在乱世之中,稳固人心,才是曹操真正的长远目标。
真实的董卓到底有多残暴(行事粗野恩将仇报)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董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血腥,对汉朝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被后人称为“魔鬼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出生在凉州地区,那里是羌族聚居地,历史上频繁发生叛乱。年轻时,董卓与羌族交往密切,以仗义疏财的形象受到羌人尊敬,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成为军事领袖。我要新鲜事2024-04-02 17:25:4900051979年,邓公视察黄山偶遇港星拍戏,与其合影的背后有何深意?
“我那时候真的好笨,一点都不会说话,不会应付大场面。”时隔多年,香港著名演员鲍起静再次回忆起与邓小平偶遇时的场景,她还是会自责自己当年不够聪明,不会说话。她表示自己和方平当时看到邓小平的时候,方寸大乱,万万没想到会在黄山遇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与他们沟通交流之后,还答应与他们合影留念。事后,方平和鲍起静才知道,他们是唯一与邓小平合过影的香港演员。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0:20:550003大唐最后一位和亲公主连嫁五任可汗目睹回鹘灭亡前惨烈
大唐最后一位和亲公主太和公主,历经五次婚姻嫁给回纥的可汗,亲眼目睹了回纥汗国的繁荣和衰落。这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特殊事件,大唐第一次以真公主和亲回纥,得到了回纥汗国的武装支持。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40:530001唐朝75岁将军守土有功,拒绝封赏只要6个美人,4年后发现真高明
公元773年冬月,唐代宗的朝堂之上。端坐在上方的君王,一遍遍地向群臣强调着一位将军立下的汗马功劳,言辞间是止不住的喜悦之态。说至慷慨激昂之处,唐代宗甚至不顾君主威严,催促有关部门加快办事流程,他要让台下那位所立将军尽早成为尚书令。面对君王如此高的嘉奖,台下当事人郭子仪将军的脸上却不见半分得意。恰恰与之相反,在明白唐代宗旨意不容拒绝的情况下,郭子仪仍执着上疏,恳请皇帝收回成命。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0:15:100000楼兰古国是一夜消失的吗:不是(因战争环境等因素消亡)
关于神秘的楼兰古国,它的遗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人们不仅开始好奇这个国家原本的样子,而楼兰本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后来随着探险家的考察研究才向世人揭开了这个神秘的楼兰古国的面纱,让人好奇它是怎样消失的,又真的是一夜之间消失的吗?楼兰古国是一夜消失的吗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1:34: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