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子推的故事,纪念介子推是清明节的起源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名臣,关于介子推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是值得被后世不断传颂的。不过最后介子推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也令晋文公重耳感到非常的愧疚,因此常常悼念他,而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源,也是与介子推有关的。
一、介子推简介

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骊姬之乱发生时,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介子推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二、有关介子推的故事
1、割股奉君

早年重耳出亡时,介子推跟随左右,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

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2、功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

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3、抱树而死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

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古人投河自尽前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把鞋子放在岸边 有什么讲究
这象征着他们想要摆脱生命中的污垢和苦难,追求灵魂的净化和解脱,也是为了祭奠逝去的生命。沉浸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明孕育出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贯穿了漫长的岁月。其中一个奇特的传统规矩是,古代跳河自杀的人会把鞋脱下放在河岸边。一、投河自尽多数原因和事例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7:30:490001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哪个朝代:周朝(存在791年)
周朝凭借其791年的超长寿命成为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周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最后一个国君后正式建立的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周朝按照周天子对于诸侯的控制程度可以划分为西周和东周,两者的划分的历史事件是周平王东迁作为一个实力节点。西周时期周天子对于折后都是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一、周朝的分封制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56:170001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没有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最后一个皇帝就是溥仪。溥仪的身份还是很出名的,毕竟是最后一个皇帝,但是却没有享受皇帝的滋味,不过很多人非常关心最后一个皇帝有后代吗?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9:50:120000有点任性的皇帝,瞒着大臣迁了都,偏偏任性造就了一代明君
大家都知道,皇帝这个职位可是要求非常高的,一般的人要做皇帝是比登天还难,做皇帝的人一定要有帝王之才。也就是说,皇帝必然是集智慧、谋略、冷静为一体的,每天都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奏折堆成小山一样,随便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着国家命运。所以如果不冷静,皇帝早就hold不住了,冷静地对待自己下达的每一个命令是历代皇帝共同遵守的准则。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46:050000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了?只是民间传说(龙并不真实存在)
《史记》当中曾经记录过夏朝人吃龙的故事。《史记》记载,夏朝时期有人将龙养在家中,并且还吃过龙肉。由于在古代的许多艺术品和文物之上都有龙的形象的刻画,因此,后代有不少人真的认为龙确实存在。但其实由于年代太过于久远,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证据能够说明龙的真实性,因此夏朝人吃龙的故事也只能当做故事来看,不能将其当做史实。一、原型来自传说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20: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