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子推的故事,纪念介子推是清明节的起源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名臣,关于介子推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是值得被后世不断传颂的。不过最后介子推的结局却十分的悲惨,也令晋文公重耳感到非常的愧疚,因此常常悼念他,而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来源,也是与介子推有关的。
一、介子推简介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459.jpg)
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作为不慕虚名,不计报酬的晋国国君晋文公的忠厚臣僚,骊姬之乱发生时,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522.jpg)
介子推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间社会广为传颂。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禄”、“功成身退”。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
二、有关介子推的故事
1、割股奉君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553.jpg)
早年重耳出亡时,介子推跟随左右,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584.jpg)
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2、功不言禄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615.jpg)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662.jpg)
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3、抱树而死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694.jpg)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
![](https://i.51774.com/images/article/2023/03/12/193724725.jpg)
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古代去一趟青楼 大概要花多少人民币(青楼花费)
古代青楼起步都得花上万元。在古代社会,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是非常少,而青楼可以说是民间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娱乐场所。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青楼是不同于一般的风月场所,它是古代上流社会达尔官富人们娱乐休闲、吟诗作赋甚至是谈生意的地方,类似于如今的高端会所和俱乐部。青楼女子与妓院的女子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1.青楼消费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55:440000红楼梦贾雨村人物分析,他的所有恩人都被他害惨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他的名字代表了“假语村言”。贾雨村在文中是个完完全全的小人,即便他确实很有才华,但是那些一个个对他有恩的贵人,最后却都是被他给害惨了。贾雨村这个人物的存在,在全书中,又代表了什么呢?贾雨村人物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9:38:180000纣王自焚而死 武王向尸体射三箭 用黄钺斩其首 为何要这么操作
因为他视自己的行动为执行天命,同时也是古代战争仪式的一部分。根据《史记》的记载,在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即牧野之战。这场战斗发生在古代中国,周军在这场战斗中以近三万兵力击败了七十万的商军。战斗的结果是商军溃败,反攻周都的朝歌,但在朝歌,商纣王得知军队战败后,登上鹿台,并将宝玉穿在身上,最终投火自焚而死。一、武王向尸体射三箭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18:510000朱元璋最能打的儿子是谁?朱棣?其实是这个被朱棣绑架的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长子朱标,而最像他的则是燕王朱棣。很多人说燕王朱棣是朱元璋儿子中最能打的一个,所以才会靖难成功,最后坐上皇位。实际上,朱元璋有个比朱棣还能打的儿子。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朱棣才能够打败南军,逼死建文帝。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56:070000为何日本未引进科举制度呢(文化差异)
尽管日本在历史上受到唐朝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政治体制到艺术、文字乃至宗教方面均有所吸收和借鉴,但科举制度——这一中国古代重要的选拔人才方式却未在日本生根发芽。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文化差异、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1、文化差异与价值观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1-31 21:55:4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