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妓李师师怎么死的?宋徽宗对她垂涎三尺(结局悲惨)
李师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名妓,容貌过人才艺也是无人能及成为了一些达官贵人的争夺的对象,就连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对其也是垂涎三尺,将其引入后宫之中,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那么李师师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来看看她的具体资料。
一代名妓李师师

李师师怎么死的?李师师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汴京城里有一位色艺双绝的名妓,叫李师师,因其风流潇洒,慷慨大度,人称“飞将军”。据说,她风姿绰约,清丽不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专门交结名人雅士。著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都与之有来往,并互相以诗词相赠。宋徽宗赵佶为之倾倒,想把她据为己有,多次请她入宫为妃,均遭其拒绝。

不得已,赵佶以禁卫军建造宿舍为名,从宫苑侧门到镇安坊李家修起了一道三里多长的夹墙,使之成为一个安全保密的通道,供他与李师师幽会。相传梁山好汉宋江打算归顺朝廷时,想利用李师师与皇帝的关系,偷偷入汴京拜访过李师师。宣和七年末,宋徽宗见金兵南下之势不可阻挡,便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即宋钦宗,自己慌忙南逃。

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 自此,李师师失去了靠山。为了免祸,她将徽宗赏她的钱财悉数献给官府,资助河北军饷,并自乞为女道士。

靖康元年,宋钦宗下令籍没李师师家。不久,汴京沦陷,北宋灭亡。李师师不但家产殆尽,本人也下落不明了。后代一些笔记野史,小说评话都记载了李师师的生平事迹和风流韵事,但对其晚境的记述,却众说纷纭,颇多异议。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簪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为妾,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那么到底李师师怎么死的?李师师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点击下一页进行查看。
一说,自杀身亡

《李师师外传》称,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妃、宗室、朝官等三千多人被押解北去。金兵主帅点名索取李师师,声称金国主也闻知李师师的名声,一定要活着得到她。奸相张邦昌卖国求荣,为了讨好金兵,多方探寻李师师的踪迹,终于将她献于金营。李师师大义凛然,怒斥张邦昌,并脱下金簪刺喉自杀,未死,又折金簪吞下,才气绝身亡。李师师不甘凌辱,以身殉节为后人所称道。后世的通俗小说也都沿袭这一说法。但一些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说没有什么事实为依据,小说的作者主要是借李师师之死来抒发亡国的感慨,因而对此说持有异议。
一说,流落民间

《墨庄漫录》称, 李师师被籍没家产以后, 衣食无着,孤身一人流落江浙一带,当地的士大夫对她早已倾慕已久,还想一睹芳容,邀她歌唱,但此时的李师师正成国破家亡之人,历经坎坷与辛酸,早已憔悴不堪,花容不再了。《宣和遗事》则说,李师师南下,流落到湖湘间(今湘南一带),后嫁作商人妇,过起了寂寞无闻的日子。宋刘子翠也赞同此说,有《汴京纪事诗》一首:“辇毂繁华事可纷,师师垂老过湖湘,镂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述其晚境凄凉。《青泥莲花证》称其流落于湖湘。《水浒后传》称其流落于临安(今杭州)。一句话,这些说法都称她被废为庶人后,匿于民间,流落于江浙、湖湘一带。
一说,被虏北上

有人说,她在汴京失陷后,被金兵俘虏北上,一路上受尽折磨,苦不堪言。花容失色,憔悴苍老,求死不得。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老军士为妻,最后凄凉悲惨地死去。 分析上述三种说法,第二种说法似较为可信。因为李师师在汴京失陷前已被籍没家产,赶出家门,当了女道士。 往日的荣华不再,只能苟且偷生。在万念俱灭,无亲无友之际,隐姓埋名,流落于南方民间,是很有可能的。而金兵是据当时北宋的降臣提供的名单索取皇后妃嫔的,李师师不应在名单之内,因而说她被虏北上,于情于理都使人难以相信。 当然,李师师的身世并不记于史籍之中,其人又富有传奇色彩,关于她的传闻难免有讹传和臆测之处,因而,她的晚境究竟如何,恐怕无人解释了。
邴姓起源和来历:晋国大夫邴豫受封于邴邑(以邑为姓)
邴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晋国大夫邴豫,他被赐封于邴邑,所以子孙也就以邑为姓,后来取代偏旁改为丙姓。二是源自齐国大夫邴鸀,他也是受封于泰山的一个邴邑,于是子孙改为邴姓。三是源自汉朝名将李陵的后裔,魏帝赐邴姓给他而传承为邴姓氏族。邴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邴豫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21:320000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李白哪首诗?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是唐朝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也是古代求职第一倒霉人,他最开始的时候游历四方,也曾想要报效国家,还曾进入唐朝皇帝眼中,但是皇帝却并不看重他其他方面的才能,反而十分欣赏他的诗,让他在自己身边写诗,而李白也写出了许多名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出自李白哪首诗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3:27:280000正史吕布为什么杀董卓(出于政治和个人的多重考虑)
在三国乱世的历史长河中,吕布杀董卓的事件是一个转折点,它不仅标志着董卓专权的结束,也预示着后续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的开始。然而,对于吕布杀董卓的动机,除了《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加工,正史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和个人的多重考虑。这些考量复杂交织,构成了吕布决定反叛董卓的重要背景。1、政治考虑:董卓势力的动荡我要新鲜事2024-03-07 14:43:000000冯什么什么老,关于冯唐易老这个历史典故的介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成语都有不同的意思,今天为大家介绍冯唐易老的典故。冯什么什么老就是冯唐易老,这是一个汉语成语,一般用来感慨人生。在《滕王阁序》中都有用冯唐易老,来慨叹生不逢时。冯唐易老典故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45:050000鲁仲连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国最后一个舌辩之士誉为真国士
战国时期各家学说大放异彩,各种辩士怀抱着伟大的抱负游历于各国之间。虽然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淹没了一切,却也难掩这些人曾释放过的光芒。在这些人之中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个辩士,被人誉为真国士。鲁仲连是个什么样的人鲁仲连是个雄辩家,务实不空谈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47: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