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廖化真的无能吗,其实并没有那么废(武艺超强)
中国人流传下来一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几乎个个都识,用以形容人才凋零,用平庸之辈来作主将的困境,情况有点逼不得已又无奈。这一句说话千百年来被盖棺论定,将廖化说成了平庸之辈,任用他当先锋是没办法的办法。
三国廖化的真实历史

其实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形容,不准确在于这里表明廖化不是大将。情况是这个样子吗?看过陈寿的《三国志》,甚至罗贯中虚实三七比的《三国演义》,廖化的确不像俗语中形容的那么废,而且武艺高强,也曾千里走单骑,差点活捉司马懿,是一位叱吒战场的三国英雄。
他以事实证明,自己不是后世认为的平庸之辈。
回想当年廖化亮相时,遇上关羽千里之行,二嫂嫂被山寨大王杜远抢了。廖化也是山寨大王,见杜远抢来的是大汉皇叔刘备的夫人,执意要将其送回,杜远不从,二人口角继而动武,廖化一刀杀了杜远,将二夫人送还关公。
因为廖化与关羽有这一段渊源,刘备赤壁大战取得荆州后,议取西蜀,此时廖化趁机来投,当了关羽的主簿,辅佐关羽镇守荆州。主簿是文官,说明廖化除武艺高强,文才谋略也在一般人之上。
刘备命令关羽率部领兵袭取樊城,关羽起初差傅士仁、糜芳为先锋,但两人饮酒失职,关羽将他们免职,转命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征讨曹军。廖化在当时位在关平、周仓之上,说明廖化在武功上确非庸碌之辈。

关公败走麦城,被吴兵包围得水洩不通。急需搬兵求救,公问曰: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挺身而出:某愿往。廖化能成功突破吴军重重包围,再次说明武艺确非常人可比。
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决祁山,廖化以副将的身份参战,遇曹真的副将秦良,秦良死战,被廖化一刀斩于马下。姜维与邓艾对决祁山,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廖化一次将邓艾的先锋郑伦斩于马下。
人们都知道三国中有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原来廖化也曾做过类似的事,而且比关羽走的更为艰难。据说廖化在关羽兵败麦城后,假装投降了孙权,时时刻刻寻找逃走机会。终于想出难以令人想像的主意:诈死,而且成功了。他带着母亲,千里从吴国跑到了蜀国找刘备。
廖化最露脸的一次战斗是在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对阵司马懿的战役中。诸葛亮用诱敌之计引得司马懿上当,却说司马懿被张翼、廖化一阵杀败,匹马单枪,望密林间而走。在战斗中,廖化一马当先,不顾一切地要活捉司马懿。要不是廖化一刀砍在了树上,说不定三国历史要让他这个平庸之辈改写了。

廖化不但在征伐中屡立奇功,在政治谋略上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姜维为大将,廖化为先锋第七次兵伐中原,连番用计杀得魏将邓艾丢盔卸甲,正要建成大功之际,刘禅却中了邓艾的反间计命令姜维退兵,原来是邓艾派党均到成都买通奸臣黄皓,散步流言。廖化见失去伐魏最佳时机,劝姜维别强行北伐,姜维最终自伐中原,留廖化守汉中,结果姜维没立下功绩。
廖化一生,先后跟着关羽、诸葛亮、姜维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勇敢果断著称。在当时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之誉。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张为张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国后期人才缺乏不假,可能由于小说将蜀国的五虎将形容到他们像可天上飞一样,才显出廖化这个大将平庸。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励志故事
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励志故事,完全可以改编成励志电影,比如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那么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呢?很多人看到韦编三绝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谈什么主人公了,但实际上韦编三绝的主人公就是每一个国人都知道的千古名人,那就是孔子,塑造了无数经典,至今受到膜拜的人。一、韦编三绝的意思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0:02:030002觉华岛战役:究竟谁该为这场惨剧负责?
首先先说一下我对袁崇焕这个人物的想法。首先这绝不是一个无能的人,能在天启崇祯年间的辽东混过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有两把刷子并不代表就能力挽狂澜。所以说我认为袁崇焕这个人就是:有点才能,胆子比较大,但是没有能力在辽东力挽狂澜,最终被大明皇帝朱由检先生当成背锅侠给处理掉了。我要新鲜事2023-10-21 19:57:000000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
解答:历史上是没有苏阳县这个地名的,只在影视剧《李卫当官》中出现过,原型可能是现在的沭阳县,因为两者的读音相同,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取自沭河之阳的含义。但也有人认为根据水灾发生的地理位置,判断可能是浙江余姚县。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在影视剧《李卫当官》中,康熙皇帝将其派遣到苏阳县历练,也是他第一个当官去处,可以看出的是几大特点是:1.苏阳县是当地一个经济贫困的小县城。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39:270003宋应星是民族脊梁,《天工开物》为何被吹嘘成了古代科学神书?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是非常有骨气的人,在清朝统治下的时间就十来年,在南明退出江西以前,就已经隐居深山了。而且当年清朝对于南方偏远一点的没认真管理,宋应星弟兄当年就是支持南明抗清的人物,哥哥也被清军杀死,自己隐居深山十余年不出。我要新鲜事2023-12-26 20:03:070000朱元璋问侄子想做啥官,侄子:我不要官,几年后他被老朱下令鞭死
公元1363年4月,大汉皇帝陈友谅趁朱元璋出击安丰之际,率兵直奔朱元璋大本营洪都,意图以此一举击溃整个朱元璋政权。但是,令陈友谅没想到的是,自己的60万大军,面对着仅有4万守军的洪都城竟然久攻不下。而这,便是中国历史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洪都保卫战。那位坚守了洪都城85天的传奇将领则是朱元璋的侄子,元末明初的“天下第五名将”——朱文正。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3:05: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