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不孝乃无稽之谈(是曹操挂上的罪名)
孔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是认识的吧?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经久不衰,如今已是成为用来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礼仪。还有人说孔融不孝,你认为可能吗?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最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的他,怎么可能背负不孝之名呢?下面就和度哥小编来一起看看其中的原由吧!
建安七子之首—孔融

孔融(公元153年-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建安七子之首,从小就天赋异禀,勤奋好学,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文学素养非常的高,喜欢评论倒是的政治现状,直言不讳的性格也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发生在他4岁的时候,孔融不孝也是曹操给他强加上去的罪名而已。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发生在他仅只有4岁的时候,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看了这个故事,发现他不亏是建安七子之首,从小就谦让的礼仪。这么聪明这么谦让的他怎么又会被挂上不孝的罪名呢?我们在继续往下看。
孔融不孝

孔融不孝,一般看到这样的说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众所周知,四岁的时候便会孔融让梨,尊老爱幼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为什么说孔融不孝呢?其实孔融不孝的言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孔融的一些言语,孔融曾经就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说过一些看法,而主要思想是说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并且孝道也不需要太过。因为这句话,孔融不孝的言论被提了出来。但也有人说这并不是孔融不孝,而是孔融对愚孝的孝道的一种质疑。
被曹操挂上不孝的罪名

而孔融是否真的不孝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孔融确实因为不孝的名声而被曹操杀了的。当然曹操杀孔融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孝,而是因为孔融自视清高的本性三番两次得罪了曹操,并且在政治上经常阻碍曹操。

但是曹操杀孔融所用的名头是孔融不孝,可以说即使孔融不是真的不孝,他的言论也让当时的民众认为他不孝,曹操才会用这个理由来堵悠悠众口,让他杀孔融的行为不被众人反对。

十三岁时丧父,当时孔融悲痛过度,还得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十六岁时因为家里收留哥哥的好友而被捕,被捕时孔融,孔融的哥哥还有孔融的母亲都争相去顶罪。一门人都争着赴死。如此之人如果真要背负一个不孝的名声的话真是天理难容。无论是真还是假,对于孔融来说也是一大遗憾。

孔融在被曹操捕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岁一个九岁依然在悠闲地下着棋,当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还不逃跑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能教育处如此成熟聪慧深明义理的孔融怎么会是一个不孝之辈呢?
“天上人间”覆灭记:公然吸毒卖淫横行衡阳,2009年警方连根拔起
2011年4月19日,在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正义对邪恶的审判正在进行着。在庄严的国徽映照下,将近200名武警和警察,全神戒备着,他们手中或腰间都带着枪,全副武装。而站在被告席上的被告人,竟然多达34人,都与一个叫“天上人间”的会所有关,而原告是衡阳市人民检察院,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起公诉案件。公诉人手中拿着一摞厚厚的起诉书,这摞起诉书长达4万字,公诉人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宣读完毕。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9:01:380000蚂蚁庄园题目蜀道难作者是谁,唐代诗人李白代表作(被称为诗仙)
唐诗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着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词,流传下来唐诗总共有2万多首,即使我们学富五车也可能每一首诗都知道,前几日天,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除了一道题问的是蜀道难作者是谁?答对即可获得180g小鸡饲料的奖励,许多人一时想不起来,下面就为你解答。《蜀道难》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5:11:570000传国玉玺下落千年之谜,稀世宝玉和氏璧被焚烧了
历史上的传国玉玺是秦朝以后帝王正统的象征,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传国玉玺下落不知所踪,明清时候的玉玺更是赝品。真正的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制作的,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上面还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被奉为天下所共传之宝,是历代野心家必争之物。和氏璧传国玉玺下落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2:52:090007福康公主真实历史是怎么死的?长期被家暴欺凌精神恍惚而死
《清平乐》的热播让人们对历史人物又多了一些了解,剧中福康公主徽柔和梁怀吉的爱情故事也让人意难平,电视剧的结局徽柔疯癫,但是真实历史上的徽柔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徽柔在真实历史上的结局可谓是无比凄惨。福康公主真实历史是怎么死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29:020000三国时期的血腥记忆:徐州大屠杀与曹仁屠城事件解析
自古以来,行兵打仗,屠城、杀俘绝对是一个禁忌。然而,在三国时期,雄踞北方的曹氏家族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据传闻,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将袁绍的七八万降卒全部坑杀,虽然这一说法缺乏确凿证据,但关于曹氏家族屠城的事件却有记载,并且对曹氏集团造成了巨大影响。一、徐州大屠杀我要新鲜事2024-06-06 16:58:590003